A piston ring is provided to adequately suppress gas flow and oil consumption by preventing flutter of a top ring. The piston ring has an annular body portion (2), main body (2) has opposite side (2a) and side (2b) relative to each other; and the inner peripheral surface (2C) and the outer peripheral surface (2D), among them, the main body (2), on the side of the (2b) and the outer peripheral surface (2D) corner formed by a notch (31) (21). The notch portion (21) has a first face (21a) facing the outer circumferential (2D) side and a second face (21b) facing the side (2b). From the side (21a) and lateral (2b) formation angle (theta 1) is an obtuse angle, by second (21b) and the outer peripheral surface (2D) corner formation (32) in the main body part (2) of the width direction is located on the side (2b) and lateral (2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活塞环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等使用的活塞环,尤其是涉及配置在顶环与油环之间的活塞环。
技术介绍
汽车等的内燃机使用的活塞环设置于例如活塞外周面的环槽,具有抑制液压缸内壁的油从曲轴室侧进入燃烧室侧的情况(油上升)和窜气从燃料室侧进入曲轴室侧的情况的功能。作为具有这样的功能的活塞环,存在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活塞环。该以往的活塞环也称为第二道环,具有设置于外周面中的上侧面侧的锥形部和与活塞的轴向平行的平坦部。并且,由锥形部与平坦部形成的角部及由平坦部与下侧面形成的角部分别成为带有圆角的形状。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93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上述那样的第二道环在活塞的压缩行程中,随着环的惯性力而从环槽的下表面向上表面移动。通过该第二道环的移动,由顶环、第二道环、活塞及液压缸内壁形成的空间(第二槽脊)的压力下降,顶环与环槽的下表面紧贴。由此,发挥油上升及窜气量的抑制作用。然而,伴随着近年来的发动机的高性能化,取代以往的铸铁制的第二道环而使用钢制的第二道环。钢制的第二道环如果因薄幅化而其惯性重量下降,则在压缩行程时,无法进行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塞环,具备环状的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彼此相对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及彼此相对的内周面及外周面,其中,在所述主体部,在由所述下侧面与所述外周面形成的第一角部设置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具有朝向所述外周面侧的第一面和朝向所述下侧面的第二面,由所述第一面与所述下侧面形成的角度θ1为钝角,由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外周面形成的第二角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下侧面与所述上侧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29 JP 2015-0150661.一种活塞环,具备环状的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彼此相对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及彼此相对的内周面及外周面,其中,在所述主体部,在由所述下侧面与所述外周面形成的第一角部设置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具有朝向所述外周面侧的第一面和朝向所述下侧面的第二面,由所述第一面与所述下侧面形成的角度θ1为钝角,由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外周面形成的第二角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下侧面与所述上侧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环,其中,所述活塞环为第二道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