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KMW专利>正文

耐蚀性得到改善的压铸用铝合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609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7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获得优秀的耐蚀性的压铸用铝合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合金包括镁(Mg)6‑8.5重量%、硅(Si)4‑6重量%、铁(Fe)0.4‑0.8重量%、锰(Mn)0.2‑0.5重量%、铜(Cu)0.01‑0.1重量%、钛(Ti)0.05‑0.15重量%及剩余量的铝(Al)而构成,可用作为要求轻量化和高耐蚀性的电子或通信用部件制作的压铸用材料。

Aluminum alloy for die casting with improved corrosion resistan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obtain excell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for die casting Aluminum Alloy, magnesium alloy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mprises (Mg) 6 8.5 wt%, Si (Si) 4 6 wt%, Fe (Fe) 0.4 0.8 wt%, Mn (Mn) 0.2 0.5 wt%, copper (Cu) 0.01 0.1 wt%, Ti (Ti) 0.05 0.15 wt% and the residual amount of aluminum (Al) which can be used as material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or lightweight and high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parts made of die c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耐蚀性得到改善的压铸用铝合金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蚀性得到改善的压铸用铝合金,具体地,涉及一种将特定组合的多样的合金元素混合于铝,从而以适合于压铸的方式构成的耐蚀性优秀的铝合金。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铝因轻、容易铸造、可与其他金属很好地形成合金、常温及高温加工容易、电及热传导性好,从而广泛用于所有产业。尤其是,近来为了汽车及电子产品等的燃油经济性提升及重量减低等,广泛使用在铝中混合其他金属的铝合金。通常用铝合金制造产品的方法为通过冲压成型形成外壳并在外壳表面阳极氧化涂层,根据此方法可获得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受损并具有美丽的颜色表面的外壳,但因为有无法通过冲压加工成型的形状,从而具有外壳的设计有限的问题。因此,作为用铝合金制造产品的方法,更多地采用压铸(diecasting)方法,压铸是向根据所需铸造形状,进行精确地机械加工的模具注入熔融金属,由此获得与模具完全相同的铸件的精密铸造法。根据上述压铸方法,因所生产的产品的尺寸正确,几乎不需要精加工,并且机械性能优秀,可大量生产,生产费用低廉,从而具有高的量产性,正广泛用于汽车部件、电器、光学仪器、测量仪等各种领域。目前广泛使用的压铸用铝合金为铸造性优秀的ALDC3牌号、ALDC10牌号、ALDC12牌号等Al-Si系合金和ALDC5牌号或ALDC6牌号等Al-Mg系合金。但是上述铝压铸材料因耐蚀性低劣,在扩大应用范围方面存在限制。为改善上述低劣的耐蚀性,虽然有利用物理性蒸镀法而在合金表面形成保护涂层的方法,但该方法需要真空设备等昂贵的附加设备,而且也难以重新利用。另外,作为另一种方法有将具有抗腐蚀性的元素的离子注入合金表面的离子注入法、在合金表面照射激光以在表面层形成亚稳定状态的激光退火法等,但因电子在离子注入深度上存在限制,因此存在若使用过程中离子注入层受损,则抗腐蚀性急剧下降的问题,而后者因在处理过程中产品的大小发生变化,从而具有需要另外的机械加工的缺点。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新的压铸用铝合金,从而能够容易地以轻且耐久性优秀的铝合金来成型各种形状的产品,同时即使不经过产品表面的后续处理工艺,也具有比以往技术更优秀的耐蚀性。据此,为了在纯铝中按照一定量来混合Si、Fe、Cu、Mn、Mg、Cr、Ni、Zn、Ti、Pb、Be、Co、Sn等多种合金元素,从而通过各成分特性,在维持铝合金的物性的同时,寻求轻且耐蚀性得到改善的方法,经本专利技术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发现了即使不经过如同以往的阳极氧化(anodizing)等另外表面处理过程,也具有相比于以往压铸铝合金而言耐蚀性得到改善,并可大幅减少成型件的重量的合金的组合及最佳组合比,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铸用铝合金,其使镁、硅、铁、锰、铜及钛与铝进行合成,从而无需另外的表面处理工艺也能够使耐蚀性得到改善。而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同时要求产品的轻量化和高耐蚀性的电子或通信用仪器的压铸用铝合金。技术方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样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铸用铝合金,其包括镁(Mg)6-8.5重量%、硅(Si)4-6重量%、铁(Fe)0.4-0.8重量%、锰(Mn)0.2-0.5重量%、铜(Cu)0.01-0.1重量%、钛(Ti)0.05-0.15重量%及剩余量的铝(Al)。另外,上述压铸用铝合金还可包括0.001-0.01重量%的且从由铍(Be)及钴(Co)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以上者。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上述压铸用铝合金制造的滤频器(外壳)。而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蚀性得到改善的通信仪器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铸块制造步骤,上述铸块由镁(Mg)6-8.5重量%、硅(Si)4-6重量%、铁(Fe)0.4-0.8重量%、锰(Mn)0.2-0.5重量%、铜(Cu)0.01-0.1重量%、钛(Ti)0.05-0.15重量%及剩余量的铝(Al)构成;熔解步骤,将上述铸块熔解成熔融金属;及压铸步骤,利用压铸模具将上述熔融金属制作成成型件。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压铸用铝合金由镁(Mg)6-8.5重量%、硅(Si)4-6重量%、铁(Fe)0.4-0.8重量%、锰(Mn)0.2-0.5重量%、铜(Cu)0.01-0.1重量%、钛(Ti)0.05-0.15重量%及剩余量的铝(Al)构成,从而在维持与以往类似的物性的同时,因相对低的比重,相比于以往产品,较轻且即使不经另外的表面处理工艺也具有优秀的耐蚀性,从而可用作以低的费用要求轻量化及高耐蚀性的飞机、铁路车辆、汽车、电子或通信仪器用部件的制作的压铸用材料。附图概述图1A为对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试片,在盐水喷雾试验条件下,分别经过120小时、264小时、576小时及774小时之后,在未经任何表面处理的状态下,测量表面状态变化的照片。图1B为对作为以往的压铸用铝合金的ALDC3牌号产品,在盐水喷雾试验条件下,分别经过120小时、264小时、576小时及774小时之后,在未经任何表面处理的状态下,测量表面状态变化的照片。图1C为对作为以往的压铸用铝合金的ALDC12牌号产品,在盐水喷雾试验条件下,分别经过120小时、264小时、576小时及774小时之后,在未经任何表面处理的状态下,测量表面状态变化的照片。图2为考察本专利技术的压铸用铝合金对气体的耐蚀性的试验结果示意图。(上端左侧:试片照片、上端右侧:腐蚀试验腔(Weiss,WK11-340-40)照片、下端:试验结果照片)。图3为表示制造本专利技术的压铸用铝合金并对其进行利用从而制造成型件的全部过程的顺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压铸用铝合金包括镁(Mg)6-8.5重量%、硅(Si)4-6重量%、铁(Fe)0.4-0.8重量%、锰(Mn)0.2-0.5重量%、铜(Cu)0.01-0.1重量%、钛(Ti)0.05-0.15重量%及剩余量的铝(Al)。上述合金可包含极微量的附带的杂质,可存在附带杂质可以是B、Cr、Sn、Sr、Pb、Zn、Ni、Cd、Ag、Zr、Ca、其他过渡金属元素、其他稀土类元素等,但非限于此。附带的杂质根据每次的铸造都有所不同,但杂质的存在不对本专利技术产生影响,优选地,杂质的总量可小于0.01重量%。本专利技术的压铸用铝合金包含6-8.5重量%的镁(Mg)。镁成分不仅提高拉伸强度,且因比Si轻而具有有利于产品的轻量化的优点。若镁的含量少于6重量%,则无法获得拉伸强度增加效果,而若镁的含量超过8.5重量%,则耐蚀性降低,而且因熔融金属粘附性的增加而降低流动性,成为降低作业性的原因。尤其是,本专利技术的铝合金较之以往的Al-Si系合金的情况下,包含明显多量的镁,而且,较之Al-Mg系合金也包含更多量的镁,而上述本专利技术的镁含量为在不降低耐蚀性和作业性的同时,达到产品的轻量化目的的组合,从而具有技术上的意义。因这种特征,可用于同时要求轻量化和高耐蚀性的电子仪器或通信仪器的部件中,尤其有利于便携式产品。硅成分具有通过增加铝合金的流动性提高成型性,提高硬度的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压铸用铝合金中,优选地,上述Si的含量以全部合金总重量为基准在4-6重量%的范围进行添加。若Si的成分少于4重量%,则添加效果微乎其微,而与此相反地,若超过6重量%,则会使热膨胀系数及延伸率降低,有可能在表面产生斑痕。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压铸用铝合金包含0.4-0.8重量%的铁(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耐蚀性得到改善的压铸用铝合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蚀性得到改善的压铸用铝合金,其中,包括:镁(Mg)6‑8.5重量%、硅(Si)4‑6重量%、铁(Fe)0.4‑0.8重量%、锰(Mn)0.2‑0.5重量%、铜(Cu)0.01‑0.1重量%、钛(Ti)0.05‑0.15重量%及剩余量的铝(Al)。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29 KR 10-2014-01482241.一种耐蚀性得到改善的压铸用铝合金,其中,包括:镁(Mg)6-8.5重量%、硅(Si)4-6重量%、铁(Fe)0.4-0.8重量%、锰(Mn)0.2-0.5重量%、铜(Cu)0.01-0.1重量%、钛(Ti)0.05-0.15重量%及剩余量的铝(A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蚀性得到改善的压铸用铝合金,其中,还包括0.001-0.01重量%的且从由铍(Be)及钴(Co)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以上者。3.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润龙俞昌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KMW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