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四重极化分集天线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KMW专利>正文

四重极化分集天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4477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5
本公开揭示了四重极化分集(quadri‑polarization diversity)天线系统。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天线系统包括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包括:第一双重极化天线单元的列,其排列在天线面板第一平面(first plane);以及第二双重极化线单元的列,其排列在所述天线面板第二平面(second plane),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形成钝角。所述第一双重极化天线单元的列用于形成具有+/‑45°极化(polarizations)的第一波束,所述第二双重极化天线单元的列用于形成具有0°/90°极化的第二波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重极化分集天线系统,通过调整波束间的极化以使空间上邻近的波束具有不同的双重极化(dual-polarization)特性,从而提高无线信道的正交性,进而能够增大系统的信道容量。


技术介绍

1、此部分记载的内容只是单纯地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的背景信息,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2、天线的极化是指相对于地球表面的电波的磁场(e-平面)方向,其至少部分基于天线元件的物理结构及方向而决定。例如,简单的直线型天线元件当垂直安装时具有一个极化,水平安装时具有另一极化。电波的磁场与电场呈直角,但是习惯上将天线元件的极化理解为是指电场的方向。

3、移动通信中,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天线通常设计为双重极化天线(dual-polarized antenna),以减少基于多重路径的衰减(fading)影响,并执行极化分集(diversity)功能。但是,在使用多重波束的massive mimo系统中由于相邻的波束间干涉导致无线信道的相关系数变高,由此很难有效地使用空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提高天线的增益,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通过各自具有不同极化的波束适用于分离空间(或者扇形片)的天线阵列、排列有天线阵列的天线面板的构成及利用其的波束空间复用。

3、(二)技术方案

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天线系统包括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包括:第一双重极化天线单元的列,其排列于天线面板的第一平面(first plane);以及第二双重极化天线单元,其排列于所述天线面板的第二平面(second plane),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形成钝角。所述第一双重极化天线单元的列用于形成具有+/-45°极化的第一波束,所述第二双重极化天线单元的列用于形成具有0°/90°极化的第二波束。

5、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在空间上朝不同方向形成,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形成的方向可以为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所面向的空间方向。

6、所述第一双重极化天线单元与所述第二双重极化天线单元具有不同的双重极化(dual-polarization)特性。所述第一双重极化天线单元具有相互垂直交叉的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所述第二双重极化天线单元具有相互垂直交叉的第三天线元件和第四天线元件。

7、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可沿着所述天线面板的垂直方向区分而成。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面板还可具有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平面和所述第四平面相对于所述天线面板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沿着所述天线面板的水平方向区分而成,且相互形成钝角,所述第三平面排列有第三双重极化天线单元的列,所述第四平面排列有第四双重极化天线单元的列。所述第三双重极化天线单元的列可用于形成具有0°/90°极化的第三波束,所述第四双重极化天线单元的列可用于形成具有+/-45°极化的第四波束。所述第三波束和所述第四波束可朝向由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无法覆盖的空间形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包括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包括:第一双重极化天线单元的列,其排列在天线面板第一平面;以及第二双重极化线单元的列,其排列在所述天线面板第二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在空间上朝不同方向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形成的方向分别为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所面向的空间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沿着所述天线面板的垂直方向区分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所述天线面板还具有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平面和所述第四平面相对于所述天线面板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沿着所述天线面板的水平方向区分而成,且相互形成钝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所述第三双重极化天线单元的列用于形成具有0°/90°极化的第三波束,所述第四双重极化天线单元的列用于形成具有+/-45°极化的第四波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双重极化天线单元与所述第二双重极化天线单元具有不同的双重极化特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双重极化天线单元具有相互垂直交叉的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所述第二双重极化天线单元具有相互垂直交叉的第三天线元件和第四天线元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在各列中,所述第一天线元件之间导电连接并形成第一子层,所述第二天线元件之间导电连接并形成第二子层,所述第三天线元件之间导电连接并形成第三子层,所述第四天线元件之间导电连接并形成第四子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位于不同列的第一子层以相同长度的RF路径导电连接至第一RF链路,位于不同列的第二子层以相同长度的RF路径导电连接至第二RF链路,位于不同列的第三子层以相同长度的RF路径导电连接至第三RF链路,位于不同列的第四子层以相同长度的RF路径导电连接至第四RF链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位于不同列的第一子层以不同长度的RF路径导电连接至第一RF链路,位于不同列的第二子层以不同长度的RF路径导电连接至第二RF链路,位于不同列的第三子层以不同长度的RF路径导电连接至第三RF链路,位于不同列的第四子层以不同长度的RF路径导电连接至第四RF链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由于所述不同长度的RF路径,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相较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所面向的空间方向进一步转向。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包括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包括:第一双重极化天线单元的列,其排列在天线面板第一平面;以及第二双重极化线单元的列,其排列在所述天线面板第二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在空间上朝不同方向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形成的方向分别为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所面向的空间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沿着所述天线面板的垂直方向区分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所述天线面板还具有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平面和所述第四平面相对于所述天线面板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沿着所述天线面板的水平方向区分而成,且相互形成钝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所述第三双重极化天线单元的列用于形成具有0°/90°极化的第三波束,所述第四双重极化天线单元的列用于形成具有+/-45°极化的第四波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双重极化天线单元与所述第二双重极化天线单元具有不同的双重极化特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分集天线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双重极化天线单元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盛焕崔午硕郑宪靖徐庸源赵教镇赵秀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KMW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