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444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胎面的车辆充气轮胎,具有至少一个块状结构的、在圆周方向上环绕的胎肩侧胎纹肋(1),在轴向方向上形成为切口状的横向沟纹(3)在胎纹肋中走向,横向沟纹分别由三个沟纹区段(3a,3b,3c)组合成:中间沟纹区段(3a);在胎面内侧走向的沟纹区段(3b),该沟纹区段在胎纹肋(1)的内部终止;以及在胎面外侧走向的沟纹区段(3c),该沟纹区段在底部支撑面外部终止。横向沟纹(3)总体上大体上直线延伸,中间沟纹区段(3a)在横向沟纹(3)的轴向延伸尺寸的至少60%上走向,具有在其延伸部上大体上恒定的5mm至7mm的深度(T)并且具有在该横截面中大体上在径向方向上走向的、具有0.4mm至1.2mm的相互间距的两个沟纹侧面(5,6),以相对于径向方向30°至50°的角度(β)走向的倒棱(6a)邻接靠近肋外表面的沟纹侧面(6),中间沟纹区段(3a)在其存在于肋外表面处的边沿的延续部分中过渡到在胎面外侧走向的沟纹区段(3c)中,该沟纹区段具有末端区段(3’c),末端区段具有U形横截面和1.0mm至1.5mm的深度(t2)。

Pneumatic tire for vehicl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ehicle tire tread, tire shoulder side tread rib has at least one block structure, surround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1), in the axial direction to form transverse groove shaped incision (3) to tread rib and transverse grooves respectively by three grooves section (3a, 3b, 3C) combined into middle groove section (3a); grooves in the tread section to the medial (3b), the groove section at the tread rib (1) of the internal termination; and to the outside of the grooves in the tread section (3C), the end section at the bottom of a groove external support surface. The transverse grooves (3) on the whole general linear extension, middle groove section (3a) in the transverse groove (3) to at least 60% of the size of the axial extension, has in its extension on a substantially constant 5mm to the depth of the 7mm (T) two and has a distance between side grooves in the cross section in the general trend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with 0.4mm and 1.2mm's (5, 6),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30 degrees to 50 degrees angle (beta) to the edge (6a) adjacent to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groove near the side rib (6), the middle groove section (3a) in the deposit in the transition to the grooves in the tread section to lateral extension of the edge rib at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3C), the groove section with the end portion (3 'C), the end section having U cross section and 1.0mm to 1.5mm depth (T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胎面的车辆充气轮胎,该车辆充气轮胎具有至少一个块状结构的、在圆周方向上环绕的胎肩侧胎纹肋,在轴向方向上形成为切口状的横向沟纹在该胎纹肋中走向,这些横向沟纹分别由三个沟纹区段组合成:一个中间沟纹区段;一个在胎面内侧走向的沟纹区段,该沟纹区段在该圆周区域的内部终止;以及一个在胎面外侧走向的沟纹区段,该沟纹区段在该底部支撑面外部终止。
技术介绍
由DE102012109712A1已知一种此类的车辆充气轮胎。在安装在车辆上的轮胎中被指派给外部胎肩的圆周区域是圆周肋,该圆周肋通过在圆周方向上环绕的圆周凹槽与其他胎纹单元分离。在该圆周区域中形成多个彼此至少大体上平行走向的横向沟纹,这些横向沟纹分别由三个彼此成角度地走向的沟纹区段组合成,其中,这两个外部沟纹区段至少大体上在轴向方向上走向并且连接它们的沟纹区段以钝角向这两个外部沟纹区段走向。该中间的沟纹区段被两个反向地走向的斜面限制,在这两个外部的沟纹区段中,这些沟纹侧面之一朝向胎面表面分别设置有一个倒棱。通过这三个沟纹区段,在该胎面区域中应存在更大的凹体积,并且由此确保在该区域中的良好的排水能力。虽然存在更大的凹体积,通过以此方式实施的、具有多个彼此成角度安排的沟纹区段的横向沟纹无法以期望的程度改善排水能力。此外,更大的凹体积对胎肩侧的圆周肋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这对在潮湿和干燥路面上的制动性能产生不利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目的在于,以如下方式构型车辆充气轮胎胎面的胎肩侧圆周区域中的横向沟纹,使得比迄今为止更好地解决在一方面改善干燥和潮湿路面上的制动性能与另一方面向轮胎外侧的排水之间的目标冲突。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这些横向沟纹总体上大体直线地延伸,其中,该中间沟纹区段在这些横向沟纹的轴向延伸尺寸的至少60%上走向,具有朝向胎面外侧的沟纹区段的方向减小的深度并且具有在该横截面中大体上在径向方向上走向的、具有0.4mm至1.2mm的相互间距的两个沟纹侧面,其中,以相对于径向方向30°至50°的角度β走向的倒棱邻接靠近该肋外表面的沟纹侧面,其中,该中间沟纹区段在其存在于肋外表面处的边沿的延续部分中过渡到在胎面外侧走向的沟纹区段中,该沟纹区段具有末端区段,该末端区段具有U形横截面和1.0mm至1.5mm的深度。这些横向沟纹的直线走向对于良好的排水能力而言是特别有利的,其中,在中间沟纹区段中的这些倒棱一方面稳定胎面并且另一方面加宽横向沟纹,这对于在胎面外侧的方向上的排水同样有利。在该胎面外侧的末端区段中,提供一种较平坦的水储存器,该水储存器额外地有利于向外排水。正如提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构型的横向沟纹稳定形成有横向沟纹的胎面区域,由此确保在干燥以及在潮湿路面上的良好的制动性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倒棱在径向方向上达到0.5mm至1.5mm的深度。倒棱的稳定作用尤其在新轮胎中是重要的,使得仅在表面形成倒棱就足够了。对于涡流较少的排水有利的是,该倒棱在胎面外侧、优选地也在胎面内侧的沟纹区段中在其径向延伸尺寸相对于该胎面表面连续减小的情况下停止。此外,优选的是该横向沟纹的构型,其中,在中间沟纹区段中该横向沟纹的最大深度为4mm至7mm。在此,该中间沟纹区段在向胎面内侧的沟纹区段的过渡区域处具有其最大深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俯视图中,该胎面外侧的沟纹区段的闭合末端实施为修圆的、尤其沿半圆形修圆的。该措施降低了在该区域中的缺口应力,并且由此防止了裂口的出现。优选地,该胎面外侧的沟纹区段的末端区段具有该横向沟纹的轴向延伸尺寸的10%至15%的轴向延伸尺寸。该措施有利于有效排出在这些末端区段中收集的水。优选地,这些横向沟纹至少形成在安装在车辆上的轮胎中位于外部胎肩处的胎纹肋中。附图说明现在,借助于所示出实施例的示意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优点及细节进行详细说明。附图示出图1示出了车辆充气轮胎的胎面的圆周区域的视图,图2示出了沿图1的线II-II的截面图示,图3示出了沿图1的线III-III的截面图示,以及图4示出了沿图1的线IV-IV的截面图示。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用于乘用车、货车和类似车辆的呈径向结构形式的车辆充气轮胎胎面的在胎肩处走向的结构化胎纹肋1的一个圆周区段。胎纹肋1通过在圆周方向上环绕的圆周沟纹2由胎面的邻接胎面中部的胎纹单元(例如在圆周方向上环绕的胎纹块列或其他胎纹肋)分离开。胎纹肋1的块状结构通过在胎纹肋1中走向的、切口状形成的横向沟纹3而产生。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横向沟纹3直线地或大体上直线地以10mm至17mm的相对小的相互间距几乎精确地在胎面横向方向上走向,其中,横向沟纹3还可以以相对于精确的胎面横向方向至多30°的锐角走向。横向沟纹3由在其延伸尺寸的至少60%上走向的中间沟纹区段3a、胎面内侧的沟纹区段3b以及胎面外侧的沟纹区段3c组成。胎面内侧的沟纹区段3b以尤其10mm至20mm的间距a在圆周沟纹2之前终止,胎面外侧的沟纹区段3c位于胎面的接触地面的部分之外,用虚线表示其位于胎纹肋1中的侧向边缘。该胎面的接触地面的部分符合根据E.T.R.T.O.标准(在内部压强为2.5巴70%加载能力时的负载,2.5巴的85%内部气压)静止地测定的足迹(Footprint)。在沟纹区段3a中,每个横向沟纹3具有在图3中示出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具有两个在径向方向上走向的沟纹侧面5、6、修圆的沟纹底4以及倒棱6a(在沟纹侧面6与胎纹肋1的外表面之间的狭窄的斜面)。横向沟纹3在沟纹侧面5、6之间具有0.4mm至1.2mm的宽度b1并且在向胎面外侧的沟纹区段3b过渡时其最低的位置处具有4mm至7mm的深度t1。倒棱6a以相对于径向方向在30°与50°之间的角度α走向并且达到0.5mm至1.5mm的深度t1。在中间的沟纹区段3a的延伸部上,倒棱6a因此构成增大横向沟纹3的宽度的斜面。该宽度在沟纹区段3a的延伸部上是恒定的,倒棱6a的坡度或走向在沟纹区段3a的延伸部上也是恒定或大体上恒定的,即,t1和角度α几乎不改变或者不改变。在胎面内侧的沟纹区段3b中,沟纹侧面5和与其对置的沟纹侧面6以及倒棱6a以如下方式延续:横向沟纹3的深度T连续变小,使得在沟纹区段3b的闭合末端处不存在显著的深度或存在非常小的深度。在此,倒棱6a在保持其在胎面表面处直线地走向的边缘的情况下并且在其径向方向上的宽度连续减小的情况下在胎面内侧的沟纹区段3b的末端的区域中停止。沟纹侧面5和6跟随停止的倒棱6a,使得沟纹区段3b略微弧形地走向。在胎面外侧的沟纹区段3c的方向中,沟纹侧面5和6的径向延伸尺寸减小至为1.0mm至1.5mm的深度t2。倒棱6a在其宽度和其径向延伸尺寸连续减小的情况下在胎面表面处停止,其中,中间沟纹区段3a的位于胎面表面处的横向沟纹边缘在保持其相互间距的情况下在胎面外侧的沟纹区段3c中延续。在从中间沟纹区段3a到胎面外侧的沟纹区段3c的过渡处,倒棱6a的径向内部边缘与沟纹底4之间的距离保持为0.1mm至1mm。胎面外侧的沟纹区段3c的末端区段3’c具有在图3中示出的平坦的U形横截面,该横截面具有延伸至所提及的为1.0mm至1.5mm的深度t2的两个沟纹侧面5和6(这些沟纹侧面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充气轮胎

【技术保护点】
具有胎面的车辆充气轮胎,该车辆充气轮胎具有至少一个块状结构的、在圆周方向上环绕的胎肩侧胎纹肋(1),在轴向方向上形成为切口状的横向沟纹(3)在该胎纹肋中走向,这些横向沟纹分别由三个沟纹区段(3a,3b,3c)组合成:一个中间沟纹区段(3a);一个在胎面内侧走向的沟纹区段(3b),该沟纹区段在该胎纹肋(1)的内部终止;以及一个在胎面外侧走向的沟纹区段(3c),该沟纹区段在该底部支撑面外部终止,其特征在于,这些横向沟纹(3)总体上大体上直线地延伸,其中,该中间沟纹区段(3a)在这些横向沟纹(3)的轴向延伸尺寸的至少60%上走向,具有朝向胎面外侧的沟纹区段(3c)的方向减小的深度(T)并且具有在该横截面中大体上在径向方向上走向的、具有0.4mm至1.2mm的相互间距的两个沟纹侧面(5,6),其中,以相对于径向方向30°至50°的角度(β)走向的倒棱(6a)邻接靠近该肋外表面的沟纹侧面(6),其中,该中间沟纹区段(3a)在其存在于肋外表面处的边沿的延续部分中过渡到该在胎面外侧走向的沟纹区段(3c)中,该在胎面外侧走向的沟纹区段具有末端区段(3c),该末端区段具有U形横截面和1.0mm至1.5mm的深度(t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13 DE 102015202614.01.具有胎面的车辆充气轮胎,该车辆充气轮胎具有至少一个块状结构的、在圆周方向上环绕的胎肩侧胎纹肋(1),在轴向方向上形成为切口状的横向沟纹(3)在该胎纹肋中走向,这些横向沟纹分别由三个沟纹区段(3a,3b,3c)组合成:一个中间沟纹区段(3a);一个在胎面内侧走向的沟纹区段(3b),该沟纹区段在该胎纹肋(1)的内部终止;以及一个在胎面外侧走向的沟纹区段(3c),该沟纹区段在该底部支撑面外部终止,其特征在于,这些横向沟纹(3)总体上大体上直线地延伸,其中,该中间沟纹区段(3a)在这些横向沟纹(3)的轴向延伸尺寸的至少60%上走向,具有朝向胎面外侧的沟纹区段(3c)的方向减小的深度(T)并且具有在该横截面中大体上在径向方向上走向的、具有0.4mm至1.2mm的相互间距的两个沟纹侧面(5,6),其中,以相对于径向方向30°至50°的角度(β)走向的倒棱(6a)邻接靠近该肋外表面的沟纹侧面(6),其中,该中间沟纹区段(3a)在其存在于肋外表面处的边沿的延续部分中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乌尔里希·贝尔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