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机械用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569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港口机械用轮胎,该轮胎胎面由左右两部分的花纹胎面组成,其中一侧花纹胎面的陆比大于或等于另一侧花纹胎面的陆比;所述两部分的花纹胎面的花纹沟深设置有沟深差;轮胎断面轮廓采用非对称设计,解决在特殊环境下使用轮胎产生的异常磨耗现象。

Tyre for port machiner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ire for port machinery, the tire tread pattern by about two parts, one side of the tread pattern of land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tread pattern than land tread groove pattern; the two part of the deep ditch deep set; tire section contour the asymmetric design, solve the abnormal wear phenomenon using tires in special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港口机械用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用轮胎,特别是指一种港口机械用轮胎。
技术介绍
港口机械作业环境特殊,轮胎作业强度高,负荷大,工作时间长,因此要求港口胎的胎面既要有极佳耐磨性能,还要有良好的散热性能,现有的港口机械用轮胎普遍采用的胎面花纹形式有两种,分别为全花纹或光面胎,全花纹轮胎在保证轮胎的散热性的同时不能保证轮胎的耐磨性能,光面胎则与此相反。此外港口胎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普遍出现异常磨耗现象,如图1为现行港口机械车辆轮胎的安装布局示意图,前车身的两轮位均安装一副前轮A,后车身轮位安装后轮B,因其车身载重量大,后轮B转弯频繁、转弯角度大、原地转,在转弯时前轮A无法较大幅度转弯导致前轮A被拖曳前行,且现行的轮胎的轮廓均关于赤道平面对称,则转弯侧的胎面接地压力大于另一侧胎面压力,胎面两侧的形变不一致从而产生异常磨耗,图1所示的a区域为异常偏磨耗区域。现行的作法是在花纹磨损到50%时,利用左右轮胎交换使用来解决异常磨耗这一问题,但是交换后使用的轮胎单边胎面受力过大,加快单边胎面磨损,容易出现脱层、鼓包等现象,造成机械暂停工作,影响工作效率。授权公告号CN202046163文件中公开一种轮胎其特点是胎面一半为花纹块的形式,而另一半为光面胎的轮胎花纹形式来防止轮胎的早期损坏,然而,半光面胎在轮胎使用的早期胎面单边胎面为全胶厚,散热效果并不佳,此外,轮胎的轮廓关于赤道平面对称,在特殊的作业环境下胎面两侧的形变不一致,因此这种轮胎在防止异常磨耗上效果不够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港口机械用轮胎,可兼顾轮胎散热性的同时改善异常磨耗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港口机械用轮胎,其中:该轮胎胎面由左右两部分的花纹胎面组成,其中一侧花纹胎面的陆比大于或等于另一侧花纹胎面的陆比;所述两部分的花纹胎面的花纹沟深设置有沟深差;轮胎断面轮廓采用非对称设计。所述一侧花纹胎面由若干个横向主沟组成,横向主沟从胎面中心线往一侧胎肩方向延伸,横向主沟由第一折线沟、第二折线沟和第三折线沟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第一折线沟、第二折线沟的沟深为60mm~80mm;所述第三折线沟采用多阶梯设计,其中邻接沟底的第一阶梯高度为20mm~30mm,邻接沟顶的第二阶梯高度为20m~30m。所述另一侧花纹胎面由若干个内横向副沟、外横向副沟、周向连接内横向副沟的内浅直沟以及周向连接外横向副沟的外浅直沟组成;所述内横向副沟与第三折线沟对接从胎面中心线往另一侧胎肩方向延伸,作为第三折线沟的延伸;所述外横向副沟设置于两相邻的内横向副沟周向之间的胎肩位置处,且由胎肩位置向胎面中心方向延伸;所述外横向副沟与前一个内横向副沟的周向距离与后一个内横向副沟的周向距离相等。所述内横向副沟沟深为第一折线沟沟深的10%~20%;所述内浅直沟的沟深为第一折线沟沟深的5%~10%。所述外横向副沟的沟深为第一折线沟沟深的10%~20%;所述外浅直沟的沟深为第一折线沟沟深的5%~10%。所述一侧花纹胎面的胎面宽度为轮胎胎面宽度的50%~75%。所述另一侧花纹胎面的陆比为一侧花纹胎面陆比的1.2~1.8倍。所述另一侧花纹胎面的最深沟深为一侧花纹胎面的最深沟深的10%~50%。所述一侧花纹胎面外断面轮廓的胎肩位置距离轮胎最大外径处的径向距离为另一侧花纹胎面外断面轮廓的胎肩位置距离轮胎最大外径处的径向距离的1.5~2倍。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不对称的轮胎胎面以及不对称的轮胎轮廓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来改善。轮胎胎面由左右两部分的花纹胎面组成,其中一侧花纹胎面的陆比大于或等于另一侧花纹胎面的陆比,搭配非对称轮胎胎面,轮胎轮廓亦采用非对称设计,确保轮胎的散热散热性能的同时,改善在特殊环境下使用轮胎产生的异常磨耗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现行港口机械车辆轮胎的安装布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轮胎胎面花纹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轮胎断面A-A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港口机械用轮胎,该轮胎胎面由左右花纹胎面组成,其中一侧花纹胎面1的陆比较另一侧花纹胎面2的陆比低;所述两部分的花纹胎面1、2的花纹沟深设置有沟深差;轮胎断面轮廓采用非对称设计。此处所说“陆比”是指胎面某区域的总面积为s,该区域的花纹块面积为a,则该区域的花纹块面积与该区域的总面积的比值称为该区域的陆比i,即:i=a/s。港口机械胎胎面设置另一侧花纹胎面2与一侧花纹胎面1,优选所述一侧花纹胎面1的胎面宽度W1为轮胎胎面宽度W的50%~75%,一侧花纹胎面1的宽度不宜过大,过大则防止异常磨耗不够明显,同时也不宜过小,过小则影响轮胎的散热性能。优选所述另一侧花纹胎面2的陆比为一侧花纹胎面1的陆比的1.0~1.8倍。两胎面的陆比差值不宜过小,过小则改善异常磨耗的效果不够明显,同时该比值也不宜过大,过大则轮胎的散热性能受影响。当轮胎使用时另一侧花纹胎面2安装于异常磨耗一侧,另一侧花纹胎面2有更大的单位接地面积,可均衡整个轮胎的胎面压力从而使轮胎胎面均匀的磨损。为了进一步防止轮胎的异常磨耗,于一侧花纹胎面1与另一侧花纹胎面2的花纹沟深设置沟深差,通过花纹沟深度的差值调节胎面的强度差从而实现胎面压力的分布均衡,进而均匀的磨损胎面,优选另一侧花纹胎面2的最深沟深H5为一侧花纹胎面1的最深沟深H1的10%~50%。沟深差不宜过大,过大则改善异常磨耗的效果不够明显,同时沟深差不宜过小,过小则影响轮胎的散热性能。为了再进一步防止轮胎的异常磨耗,一侧花纹胎面1的断面轮廓111与另一侧花纹胎面2的断面轮廓222采用非对称设计。一侧花纹胎面1的外断面轮廓111与另一侧花纹胎面2的外断面轮廓222相切,以保证接地的均匀性。外断面轮廓111的胎肩位置处距离轮胎最大外径处的径向距离为L3,外断面轮廓222的胎肩位置处距离轮胎最大外径处的径向距离为L4,优选L4为L3的1.5~2倍,如此设计,轮胎在转弯时减少压力侧重于另一侧花纹胎面2,均衡胎面压力分布,降低两侧胎面的形变差,从而改善异常磨耗现象。所述一侧花纹胎面1由若干个横向主沟11组成,横向主沟11从胎面中心线3往一侧胎肩方向延伸,横向主沟11由第一折线沟1a、第二折线沟1b和第三折线沟1c组成,该多折沟设计,在轴向与周向均衡胎面刚性,防止异常磨耗现象。所述第一折线沟1a、第二折线沟1b的沟深h1、h2采用超深沟深设计,优选60mm~80mm,充分发挥轮胎的散热性能,所述第三折线沟1c采用多阶梯设计,本实施例采用二级阶梯设计,邻接沟底的为第一阶梯1c1,其高度h3优选20mm~30mm,邻接沟顶的为第二阶梯1c2,其高度h4优选20m~30m,多阶梯的设计确保轮胎的散热性能的同时可加强胎面中心的强度。所述另一侧花纹胎面2由若干个内横向副沟21、外横向副沟22、连接内横向副沟21的内浅直沟23以及周向连接外横向副沟22的外浅直沟24组成。所述内横向副沟21与第三折线沟1c对接从胎面中心线3往另一侧胎肩方向延伸,作为第三折线沟1c的延伸,使一侧花纹胎面1与另一侧花纹胎面2之间的过渡衔接平缓避免异常磨耗,内横向副沟21的沟深h5优选为第一折线沟1a沟深h1的10%~50%,沟深h5不宜过大,改善异常磨耗的效果不够明显,沟深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港口机械用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港口机械用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轮胎胎面由左右两部分的花纹胎面组成,其中一侧花纹胎面的陆比大于或等于另一侧花纹胎面的陆比;所述两部分的花纹胎面的花纹沟深设置有沟深差;轮胎断面轮廓采用非对称设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港口机械用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轮胎胎面由左右两部分的花纹胎面组成,其中一侧花纹胎面的陆比大于或等于另一侧花纹胎面的陆比;所述两部分的花纹胎面的花纹沟深设置有沟深差;轮胎断面轮廓采用非对称设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港口机械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侧花纹胎面由若干个横向主沟组成,横向主沟从胎面中心线往一侧胎肩方向延伸,横向主沟由第一折线沟、第二折线沟和第三折线沟依次连接而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港口机械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线沟、第二折线沟的沟深为60mm~80mm;所述第三折线沟采用多阶梯设计;其中邻接沟底的第一阶梯高度为20mm~30mm,邻接沟顶的第二阶梯高度为20m~30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港口机械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侧花纹胎面由若干个内横向副沟、外横向副沟、周向连接内横向副沟的内浅直沟以及周向连接外横向副沟的外浅直沟组成;所述内横向副沟与第三折线沟对接从胎面中心线往另一侧胎肩方向延伸,作为第三折线沟的延伸;所述外横向副沟设置于两相邻的内横向副沟周向之间的胎肩位置处,且由胎肩位置向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雄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