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9121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支架运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承载运输装置,承载运输装置包括承载装置、升降装置和若干个固定装置。承载装置包括底盘、支撑架和承载杆,所述支撑架一端固定连接底盘,另一端固定连接承载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弹性件、固定齿轮组和底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连接杆连接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固定连接底板,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升降装置包括顶杆、固定架、螺旋杆和动力齿轮组,所述螺旋杆一端固定连接动力齿轮组,另一端位于顶杆内部,所述顶杆内部设有与螺旋杆对应的螺纹。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针对不同长度的挡泥板进行运输,同时能够保证运输过程中挡泥板的完整性。

Load carry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upport transportation, and provides a load carrying transport device, comprising a bearing device, a lifting device and a plurality of fixing devices. The loading device comprises a chassis, a support frame and a carrying rod, wherein one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hassis, and the other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 rod. The f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xing plate, an elastic piece, the fixed gear set and the bottom plate, the fixed plat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gear set, the gear se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plate, the elastic member is positioned on the fixed plate and the bottom plate. The lifting device comprises a push rod and a fixing frame and a screw rod and a power gear group, the spiral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ower gear group, the other end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top rod, screw rod is provided with corresponding screw rod. Therefore, the utility model can transport the fender with different length, and meanwhile, the integrity of the mudguard in the transportation process can be en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承载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支架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承载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车辆生产过程中,对于车辆零件,一般都是统一烤漆后运输至生产线,然后进行组合安装。在运输过程中,一般是采用不同的运输车对不同的零件进行运输。但是在运输过程中,零件与运输车接触发生碰撞容易出现漆面损坏的现象,影响美观。虽然大多数运输车在零件与运输车接触处安装有橡胶等软料,但是出现比较大的晃动时,零件与运输车依然能发生碰撞。而且运输车一般都是针对比较单一的零件进行运输,不能统一运输,对于小型工厂来说,费用会比较昂贵。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运输装置,其可以运输不同长度的挡泥板,确保在运输过程中挡泥板漆面的完整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承载运输装置,所述承载运输装置包括承载装置、升降装置和若干个固定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底盘、支撑架和承载杆,所述支撑架一端固定连接底盘,另一端固定连接承载杆;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弹性件、固定齿轮组和底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连接杆连接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固定连接底板,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顶杆、固定架、螺旋杆和动力齿轮组,所述螺旋杆一端固定连接动力齿轮组,另一端位于顶杆内部,所述顶杆内部设有与螺旋杆对应的螺纹。根据本技术的承载运输装置,所述底盘上安装有万向轮。根据本技术的承载运输装置,所述连接杆与固定齿轮组之间安装有旋转件和固定杆,所述旋转件分别铰接连接杆和固定杆一端,所述固定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齿轮组。根据本技术的承载运输装置,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橡胶。根据本技术的承载运输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驱动把手和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弹簧、支撑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支撑杆固定连接顶杆,所述弹簧固定连接连接件和固定架。根据本技术的承载运输装置,所述动力齿轮组包括锥齿轮和与锥齿轮相垂直啮合的直齿轮,所述直齿轮固定连接螺旋杆,所述锥齿轮固定连接驱动把手。根据本技术的承载运输装置,所述承载杆上安装有橡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承载运输装置,所述承载运输装置包括承载装置、升降装置和若干个固定装置。承载装置包括底盘、支撑架和承载杆,所述支撑架一端固定连接底盘,另一端固定连接承载杆,用来盛放所需要运输的工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弹性件、固定齿轮组和底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连接杆连接齿轮组,固定板移动可以使齿轮组旋转,保证固定板具有一定的移动距离。所述齿轮组固定连接底板,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在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能够对所要运输的工件进行挤压固定,使工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升降装置包括顶杆、固定架、螺旋杆和动力齿轮组,所述螺旋杆一端固定连接动力齿轮组,另一端位于顶杆内部,旋转动力齿轮组可以使螺旋杆与动力齿轮组实现同步运行,所述顶杆内部设有与螺旋杆对应的螺纹,螺旋杆旋转可以带动顶杆实现上下移动。本技术的友谊效果:在运输工件的过程中,可以对工件进行更好的固定,使工件不会出现较大的晃动,遇到比较剧烈的晃动时可以对工件有一个更好的缓冲,对工件最大化的进行保护。在保护工件的同时能够针对不同长度的工件进行运输,不仅方便快速,而且节省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承载装置,11-支撑架,12-底盘,13-承载杆,2-固定装置,21-弹性件,22-连接杆,23-固定板,24-底板,25-固定齿轮组,26-固定杆,27-旋转件,3-万向轮,4-升降装置,41-驱动把手,42-顶杆,43-螺旋杆,44-锥齿轮,45-直齿轮,46-弹簧,47-连接件,48-支撑杆,49-固定架,5-倾斜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承载运输装置,该承载运输装置包括承载装置1、升降装置4和若干个固定装置2。承载装置1包括底盘12、支撑架11和承载杆13,所述支撑架11一端固定连接底盘12,另一端固定连接承载杆13,用来盛放所需要运输的工件。固定装置2包括固定板23、弹性件21、固定齿轮组25和底板24,所述固定板23通过连接杆22连接固定齿轮组25,固定板23移动可以使固定齿轮组25旋转,保证固定板23具有一定的移动距离。所述固定齿轮组25固定连接底板24,所述弹性件21位于所述固定板23和所述底板24之间,在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能够对所要运输的工件进行挤压固定,使工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升降装置4包括顶杆42、固定架49、螺旋杆43和动力齿轮组,所述螺旋杆43一端固定连接动力齿轮组,另一端位于顶杆42内部,旋转动力齿轮组可以使螺旋杆43与动力齿轮组实现同步运行,所述顶杆42内部设有与螺旋杆43对应的螺纹,螺旋杆43旋转可以带动顶杆42实现上下移动。优选的是,本技术的连接杆22与固定齿轮组25之间安装有旋转件27和固定杆26,所述旋转件27分别铰接连接杆22和固定杆26一端,所述固定杆26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齿轮组25,可以对固定板23起到缓冲作用,使固定板23在移动过程具有较好的顺畅性。另外,本技术的固定板23上安装有橡胶,可以对所要运输的工件进行更好的防护,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漆面损坏的现象。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升降装置4还包括驱动把手41和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弹簧46、支撑杆48和连接件47,所述连接件47穿过支撑杆48固定连接顶杆42,所述弹簧46固定连接连接件47和固定架49,使升降装置4在升降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缓冲,延长了升降装置4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更好的,本技术的动力齿轮组包括锥齿轮44和与锥齿轮44相垂直啮合的直齿轮45,所述直齿轮45固定连接螺旋杆43,所述锥齿轮44固定连接驱动把手41,锥齿轮44与直齿轮45的结合使旋转方向发生改变,从而可以使顶杆42实现升降。如图2~3所示,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将固定板23沿连接杆22方向按压,把需要运输的工件放置在承载杆13上。固定齿轮组25固定位于倾斜装置5内,连接杆22与固定齿轮组25之间安装有旋转件27和固定杆26,所述旋转件27分别铰接连接杆22和固定杆26一端,所述固定杆26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齿轮组25。在按压固定板23时,固定板23带动连接杆22移动,连接杆22带动旋转件27和固定杆26移动,固定杆26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固定齿轮组25,固定板23的移动带动固定齿轮组25旋转,可以使工作人员比较轻松的按动固定板23。将工件放置好后松开固定板23,固定板23在弹性件21的作用下对工件进行挤压,使工件能固定在承载杆13上。多个固定装置2的设置,可以使工作人员对多个工件进行运输,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固定板23与连接杆22连接处安装有旋转结构,可以对固定板23进行旋转,对于比较小型的工件,可以旋转固定板23,使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承载运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载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运输装置包括承载装置、升降装置和若干个固定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底盘、支撑架和承载杆,所述支撑架一端固定连接底盘,另一端固定连接承载杆;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弹性件、固定齿轮组和底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连接杆连接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固定连接底板,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顶杆、固定架、螺旋杆和动力齿轮组,所述螺旋杆一端固定连接动力齿轮组,另一端位于顶杆内部,所述顶杆内部设有与螺旋杆对应的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运输装置包括承载装置、升降装置和若干个固定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底盘、支撑架和承载杆,所述支撑架一端固定连接底盘,另一端固定连接承载杆;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弹性件、固定齿轮组和底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连接杆连接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固定连接底板,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顶杆、固定架、螺旋杆和动力齿轮组,所述螺旋杆一端固定连接动力齿轮组,另一端位于顶杆内部,所述顶杆内部设有与螺旋杆对应的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安装有万向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贺陈丹丹皮永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寿光万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