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注电机壳体的浇口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00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浇注电机壳体的浇口组件,包括盘状的本体,本体一侧设置第一凸起,第一凸起设置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本体和第一凸起,本体的外表面设置若干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沿本体的外表面均布,第一延伸部设置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第一圆柱销,第一圆柱销沿垂直本体端面的方向延伸,第一圆柱销远离第一通孔的一端设置第一斜角,第一凸起外表面呈锥形,与本体夹角为74~76°,第一凸起远离本体的端面设置若干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将第一凸起的外表面与第一通孔连通,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底面,第一底面位于第一通孔的一端向本体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浇注电机壳体的浇口组件,减少产品收缩、减少产品后续加工量。

Gate assembly for casting motor hous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uring gate assembly of the motor case, including disc shaped body, the body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convex convex, first set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he first through-hole and the first convex body, the surface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e first extending part, the first extension part along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loth body first, extension set the first through hole, first through holes arranged in the first pin, the first pin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end surface of the body extends away from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cylindrical pin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ngle, the first convex outer surface forms a cone, and the body angle of 74 degrees to 76 degrees, the end face raised far away from the body the first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grooves, the first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projection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 first groove comprises a first bottom surface,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first in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o the end Body til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ate assembly of a casting motor casing, which reduces the product contraction and reduces the subsequent processing capacity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注电机壳体的浇口组件
本技术涉及浇注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浇注电机壳体的浇口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机壳体多使用铝,以减轻重量,还具备高效的散热效果。铝制电机壳体可通过机加工生产,也可通过浇注的形式进行生产制造,铝制电机壳体使用的浇注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浇口组件。浇注时产品会在模具的浇口组件处形成大的水口,不但浪费原料,还造成产品收缩严重甚至缺肉,同时由于浇口组件未能准确定位,使得后续机加工需预留较多余量,浪费加工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减少产品收缩、准确定位的浇注电机壳体的浇口组件。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浇注电机壳体的浇口组件,包括盘状的本体,本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远离本体的端面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于第一凸起的中心,第一通孔贯穿本体和第一凸起,本体的径向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沿本体的径向外表面均布,第一延伸部远离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圆柱销,第一圆柱销沿垂直本体端面的方向延伸,第一圆柱销远离第一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角,第一凸起的径向外表面呈锥形,与本体的端面夹角为74~76°,第一凸起远离本体的端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将第一凸起的外表面与第一通孔连通,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底面(8),第一底面(8)位于第一通孔的一端向本体倾斜。优选的,本体的厚度为35~45mm。优选的,第一延伸部为四个,第一延伸部与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圆角,第一圆角的半径为45~55mm。优选的,第一圆柱销的半径为26~30mm。优选的,第一凹槽的数量为六个,沿第一凸起的径向外表面均布,第一凹槽的宽度为30~35mm。优选的,第一通孔呈锥形,沿本体到第一凸起的方向截面积逐渐增大,锥度为8~12°。优选的,第一底面与第一通孔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圆角,第二圆角的半径为8~12mm。优选的,本体背向第一凸起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圆槽,第一圆槽的半径为58~62mm,第一圆槽与第一通孔同轴,第一圆槽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进一步的,第一通孔的半径为42~45mm。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一种浇注电机壳体的浇口组件通过设置本体、第一通孔使铝液充实模具腔体;通过设置第一凸起减少产品水口重量节约原料;通过设置第一凹槽提升铝液流动速度,补偿铝液冷却收缩;通过设置第一延伸部、第一通孔、第一圆柱销、第一斜角使浇口组件得到准确定位,减少产品后续加工余量;通过设置第一圆槽使铝液便于进行除渣。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浇注电机壳体的浇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浇注电机壳体的浇口组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浇注电机壳体的浇口组件,包括盘状的本体1,本体1优选铸铁,以减少成本,本体1的厚度为35~45mm,保证本体1的强度,减少本体1受热引起的翘曲。本体1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3,第一凸起3占用模具的无效空间,避免浇口位置的水口过大,降低每次产品浇注时所耗费的铝液量,因而降低成本。由于第一凸起3受铝液反复冲刷,第一凸起3优选单独加工后与本体1装配,以降低加工难度。同时第一凸起3损坏时还可更换,不需重新制作本体1。第一凸起3远离本体1的端面设置有第一通孔2,第一通孔2位于第一凸起3的中心,第一通孔2贯穿本体1和第一凸起3,铝液从第一通孔2流出时向各个方向的分量均匀。本体1的径向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延伸部4,用于对本体1进行定位。第一延伸部4远离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12,第一通孔12内设置有第一圆柱销5,第一圆柱销5沿垂直本体1端面的方向延伸,浇注产品的模具侧对应设置有容置第一圆柱销5的定位孔,进而实现对本体1的定位。第一圆柱销5远离第一通孔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角6,便于第一圆柱销5装配至定位孔内。第一凸起3的径向外表面呈锥形,与本体1的端面夹角为74~76°,不影响模具合模的同时,尽可能减小水口的体积。第一凸起3远离本体1的端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7,第一凹槽7将第一凸起3的外表面与第一通孔2连通,第一凹槽7加大铝液的流通通道,使铝液充分向产品侧流动,同时在铝液冷却时,第一凹槽7还作为补缩通道,进行铝液补充,降低产品收缩变形量。第一凹槽7包括第一底面8,第一底面8位于第一通孔2的一端向本体1倾斜。铝液提起流入第一凹槽7内,避免对产品模具产生大的冲刷,延伸模具的使用寿命。第一延伸部4为四个,第一延伸部4沿本体1的径向外表面均布,本体1旋转90°仍可使用。第一延伸部4与本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圆角10,增加第一延伸部4与本体1的连接强度,第一圆角10的半径为45~55mm,增加强度的同时可使用大的刀具进行加工成型。第一圆柱销5的半径优选为26~30mm,避免第一圆柱销5在使用中被碰弯变形。优选,第一凹槽7的数量为六个,沿第一凸起3的径向外表面均布,第一凹槽7的宽度为30~35mm,使得模具内产品冷却凝固后第一凹槽7处仍留有厚度为5mm左右的铝处于糊状。第一通孔2呈锥形,沿本体1到第一凸起3的方向截面积逐渐增大,锥度为8~12°。产品浇注完毕后,本体1取出时,第一通孔2呈锥形便于水口脱模。第一底面8与第一通孔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圆角9,第二圆角9的半径为8~12mm。减少滤液对第一凸起3的冲刷,同时降低第一凸起3的加工难度,第二圆角9为外圆角,必须使用电弧花加工或球刀进行加工,第二圆角9的半径越大,加工耗费时间越长,耗用成本越高。如图2所示,本体1背向第一凸起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圆槽11,第一圆槽11的半径为58~62mm,第一圆槽11与第一通孔2同轴,第一圆槽11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2的直径。第一圆槽11处可设置漏勺、过滤器,避免铝液粘附于本体1上,也便于铝渣过滤和清理。进一步的,第一通孔2的半径为42~45mm,适用于中小型电机壳体的生产制造。本体1背向第一凸起3的一侧还均布的设置有螺纹孔,以方便安装使用。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浇注电机壳体的浇口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浇注电机壳体的浇口组件,包括盘状的本体(1),本体(1)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3),第一凸起(3)远离本体(1)的端面设置有第一通孔(2),第一通孔(2)位于第一凸起(3)的中心,第一通孔(2)贯穿本体(1)和第一凸起(3),其特征在于,本体(1)的径向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延伸部(4),第一延伸部(4)沿本体(1)的径向外表面均布,第一延伸部(4)远离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12),第一通孔(12)内设置有第一圆柱销(5),第一圆柱销(5)沿垂直本体(1)端面的方向延伸,第一圆柱销(5)远离第一通孔(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角(6),第一凸起(3)的径向外表面呈锥形,与本体(1)的端面夹角为74~76°,第一凸起(3)远离本体(1)的端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7),第一凹槽(7)将第一凸起(3)的外表面与第一通孔(2)连通,第一凹槽(7)包括第一底面(8),第一底面(8)位于第一通孔(2)的一端向本体(1)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注电机壳体的浇口组件,包括盘状的本体(1),本体(1)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3),第一凸起(3)远离本体(1)的端面设置有第一通孔(2),第一通孔(2)位于第一凸起(3)的中心,第一通孔(2)贯穿本体(1)和第一凸起(3),其特征在于,本体(1)的径向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延伸部(4),第一延伸部(4)沿本体(1)的径向外表面均布,第一延伸部(4)远离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12),第一通孔(12)内设置有第一圆柱销(5),第一圆柱销(5)沿垂直本体(1)端面的方向延伸,第一圆柱销(5)远离第一通孔(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角(6),第一凸起(3)的径向外表面呈锥形,与本体(1)的端面夹角为74~76°,第一凸起(3)远离本体(1)的端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7),第一凹槽(7)将第一凸起(3)的外表面与第一通孔(2)连通,第一凹槽(7)包括第一底面(8),第一底面(8)位于第一通孔(2)的一端向本体(1)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注电机壳体的浇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厚度为35~4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注电机壳体的浇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4)为四个,第一延伸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国刘狄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丰摩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