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催化制备喹唑啉酮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8168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1:14
一种铜催化制备喹唑啉酮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的方法,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经过1HNMR、13CNMR、Ms、单晶X衍射等方法表征并得以确认。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邻硝基苯甲醛和原甲酸三乙酯一系列化合物反应制得的喹唑啉?3?氧化物与甲酰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系列喹唑啉酮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反应新颖,操作简便,成本简便,副反应较少,反应条件绿色环保,对环境友好,产品纯度高,便于分离提纯,而且由于喹唑啉酮类化合物骨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药物研发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催化制备喹唑啉酮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有机化学
,具体涉及喹唑啉酮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 法。
技术介绍
喹唑啉酮通常指4-喹唑啉酮,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其具有良好的 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杀菌、除草、杀虫、消炎、抗高血压、止痛、抗 肿瘤、抗肿瘤等方面表现出很好的活性,因喹唑啉酮类化合物良好的生物活性和广泛的药 理活性,一直以来都是化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药物化学家。因此,国内外对喹唑 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以及性质研究都很丰富。比如,2000年,Lee小组报道了邻氨基苯甲酰 胺和芳香醛在碱NaHSO 3的作用下,能合成2-芳基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Hour,M.J.; Huang,L.J. ;Kuo,S.C. ;Lee,K.H.et &1.了.]^(1.〇16111.2000,43,4479)。2006年,1^11小组报道 了邻氨基茴酸与羧酸为原料在微波条件下"一锅法"合成2-烷基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 (Liu,J.F.;Kaselj,M.;Isome,Y.;Ye,Ρ.;Sargent,Κ.;Sprague,Κ.;Cherrak,D.;Wi I son, C. J. ;Si,Υ· ;Yohannes,D. ;Ng,S.C.J.Comb.Chem.2006,8,7-10)。同一年,Khosropour小组 报道了邻氨基苯甲酸、芳香胺或一级脂肪胺及原甲酸三甲酯为原料,在离子液中合成3-取 代喹挫啉酮类衍生物(Kosropour ,A · R· ;Mohammadpoor_BaItork,I ·; Ghorbankhani, H. Tetrahedron Letts. 2006,47,3561)。随着对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活性研究的不断深入, 所以需要更多的喹唑啉酮类衍生物用于研究。综合以上背景,我们课题组利用喹唑啉-3-氧 化物与N,N-二取代甲酰胺类专利技术了一种铜催化的在有机相中高效合成喹唑啉酮氨基甲酸 酯类衍生物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合成喹唑啉酮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使用邻氨基苯甲醛1与盐酸羟胺2在碳酸钾和乙醇的条件下生成邻氨基苯 甲醛肟3,随后,在原甲酸三乙酯中加入冰乙酸发生环化反应生成喹唑啉-3-氧化物4;喹唑 啉-3-氧化物4与N,N-二取代甲酰胺类5用Cu (OH M乍为催化剂,TBHP为氧化剂,在100 °C的条 件下反应得到喹唑啉酮氨基甲酸酯化合物6。 所述铜催化制备喹唑啉酮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的反应式为: 其中R1为H或者-OCH3基团;R2,R3是烷基(甲基,乙基,异丙基等);R 4是H,-CH3,_ CH2CH3,-Ph基团。 所述铜催化制备喹唑啉酮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的具体步骤为: (1)将由邻氨基苯甲醛肟类化合物3制得的喹唑啉-3-氧化物4 (0.2mmol)和催化剂 Cu(OH)2加入到耐压管中,用注射器注入氧化剂TBHP(5.5~6M in decane)和溶剂1,2-二氯 乙烷,加温反应至TLC检测反应结束; (2)反应结束后,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往反应液中加入水5mL,再用乙酸乙酯萃 取3~5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并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喹唑啉酮氨 基甲酸酯化合物6。本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 ⑴反应体系中催化剂的用量为20mol%Cu(0H)2; (2)反应体系中所用的氧化剂为3当量的TBHP(5.5M in decane); (3)反应体系所用的溶剂I,2-二氯乙烷的用量为2mL; (4)所述反应体系中的反应温度为100°C ;反应时间为6-24小时。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底物的适用范围也比较 广(其中R1为H或者-OCH 3基团;R2,R3是烷基(甲基,乙基,异丙基等);R4是H,-CH 3,-CH2CH3,-Ph 基团)。反应中所用的原料和催化剂都很廉价易得,原子经济性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 1 将无取代的喹唑啉-3-氧化物(0.2mmol)和催化剂Cu(0H)2(20mol%)加入到耐压 管中,用注射器注入氧化剂3当量的TBHP(5.5~6M in decane),N,N-二甲基甲酰胺 (4mmol),和溶剂1,2_二氯乙烷(2mL),100 °C下反应8小时至TLC检测反应结束。待反应液冷 却至室温后,往反应中加入水5mL,再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 燥,过滤浓缩并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相应喹唑啉酮氨基甲酸酯化合物6a,黄色固体,收率 74%,熔点:81-83。(:。1!1匪1?(40010^,0)(:13)38.34((1,了 = 7.9!^,1!〇,8.11(8,1!1),7.84-7.78(m,2H),7.58-7.54(m,lH),3.23(s,3H),3.09(s,1H). 13C NMR(100MHz,CDC13)S156.5, 152.8.147.1.144.0. 134.6.128.0.127.5.126.9.123·5,37·8,36·4·IR(KBr)V~3045, 1759,1698,1604,1301,1241,981cm_1.HRMS(ESI-TOF)calcd for CiiHnN3Na〇3 +, 256.0698;found,256.0697. st 仿ll5> 将无取代的喹唑啉-3-氧化物(0.2mmol)和催化剂Cu(0H)2(20mol%)加入到耐压 管中,用注射器注入氧化剂3当量的TBHP(5.5~6M in decane),N,N-二乙基甲酰胺 (4mmol),和溶剂1,2_二氯乙烷(2mL),100°C下反应12小时至TLC检测反应结束。待反应液冷 却至室温后,往反应中加入水5mL,再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 燥,过滤浓缩并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相应喹唑啉酮氨基甲酸酯化合物6b,黄色固体,收率 58%,熔点:82-83。(:。 1!1匪1?(40010^,0)(:13)38.21((1,了 = 8.0!^,1!〇,8.02(8,1!1),7.71-7.68(m,2H) ,7.45-7.42(m,lH) ,3.43(d,J = 6.3Hz,2H) ,3.33(d,J = 6.3Hz,2H) ,1.27(s, 3H),1.14(s,3H).13C 匪R(100MHz,CDCl3)δ156·6,152·3,147.I,144.1,134.5,127.9, 127.4.126.8.123.4.43.6.42.2.14.0. 13.1.1R(KBr)v~2976,1759,1706,1602,1302, 1272,972cm_1. HRMS (ES I-TOF )ca led for Ci3Hi5N3NaO3 +, 284.1011; found, 284.1016. 实例3 将无取代的喹唑啉-3-氧化物(0.2mmol)和催化剂Cu(0H)2(20mol%)加入到耐压 管中,用注射器注入氧化剂3当量的TBHP (5.5~6M in decane),N-甲酰吗啉(4mmo 1),和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铜催化制备喹唑啉酮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是: (1) 所述铜催化制备喹唑啉酮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的反应式为:其中R1为Η或者-〇CH3基团;R2,R3是甲基、乙基、异丙基中的一种;R 4是Η,-CH3,-CH2CH3,-Ph基团; (2) 所述铜催化制备喹唑啉酮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的具体步骤为: (A) 将由邻氨基苯甲醛肟类化合物3制得的0.2mmol的喹唑啉-3-氧化物4和催化剂Cu (〇H)2加入到耐压管中,用注射器注入5.5~6M in decane的氧化剂TBHP和溶剂1,2-二氯乙 烷,加温反应至TLC检测反应结束; (B) 反应结束后,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往反应液中加入水5mL,再用乙酸乙酯萃取3 ~5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黄阳妃赵军锋范立文余维洁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