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直喷发动机凸轮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16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压直喷发动机凸轮轴,属于机械行业通用轴类零部件领域。它包括凸轮轴,所述凸轮轴前端固定有相位调节器,凸轮轴上设有六方结构,凸轮轴末段设有第一轴向定位结构,位于第一轴向定位结构的后端设有第二轴向定位结构,第二轴向定位结构后端设有高压油泵凸轮,凸轮轴后端设有相位信号盘。本发明专利技术它集成了一个驱动增压油泵的高压油泵凸轮及其对应的凸轮轴上的定位结构,同时,相位信号盘增加了装配用孔及与其相配合的定位结构,降低了零件成本以及降低工艺制造难度,更进一步地,凸轮轴的油道设计,保证了凸轮轴轴颈良好的润滑,大大减轻了凸轮轴质量。

Camshaft of supercharged direct injection eng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am shaft of a supercharged direct injection eng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general shaft parts and components in the mechanical industry. It comprises a cam shaft, the cam shaft is fixed in front of the phase adjuster, the cam shaft is provided with six party structure, the cam shaf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xial positioning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axial positioning structure located in the first axial positioning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axial positioning structure of rear end of high pressure oil pump cam, the cam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phase signal disc. The invention integrates the positioning structure, a camshaft driven booster pump high pressure pump cam and the corresponding phase signal at the same time, increase the disc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assembling holes and matching, reduces parts cost and reduce the manufacturing difficulty, further, the oil channel design of camshaft to ensure the lubrication, the cam shaft is good, greatly reducing the quality of cam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行业通用轴类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压直喷发动机凸轮轴
技术介绍
传统的增压直喷发动机的高压油泵基本都是由发动机凸轮轴进行驱动的,这样必然就需要在传统的凸轮轴结构上增加一个可以用来驱动高压油泵的结构,即高压油泵凸轮。但传统的凸轮轴通常采用的工艺为使用铸铁毛坯进行机加工完成,毛坯铸造和机加工艺相对成熟简单,凸轮轴整体以及各工作面的结构、性能要求也处于一般水平。高压油泵由于性能要求(硬度、耐磨性等)远高于传统凸轮轴各工作结构的要求,通常为轴承钢水平的材料才能满足其功能要求,为使高压油泵的安装达到最优化,需通过改进凸轮轴的结构,因此设计出一种结构、性能较好的凸轮轴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质量轻、成本低、材料性能高、用于汽油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增压直喷发动机凸轮轴。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凸轮轴,所述凸轮轴前端固定有相位调节器,凸轮轴上设有六方结构,凸轮轴末段设有第一轴向定位结构,位于第一轴向定位结构的后端设有第二轴向定位结构,第二轴向定位结构后端设有高压油泵凸轮,凸轮轴后端设有相位信号盘。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油泵凸轮前端面贴合固定在第二轴向定位结构的第二定位面上。优选地,所述相位信号盘上轴向设有第一装配工艺孔。更优选地,所述凸轮轴上设有进油口、出油口,凸轮轴轴向中心开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后端设有钢珠。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质量轻、成本低、材料利用合理等优点,它集成了一个驱动增压油泵的高压油泵凸轮及其对应的凸轮轴上的定位结构,同时,相位信号盘增加了装配用孔及与其相配合的定位结构,降低了零件成本以及降低工艺制造难度,更进一步地,凸轮轴的油道设计,保证了凸轮轴轴颈良好的润滑,大大减轻了凸轮轴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3为相位信号盘安装示意图;图4为凸轮轴轴向定位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高压油泵、相位信号盘安装剖面图;图6为凸轮轴油道结构示意图。其中,1—相位调节器;2—六方结构;3—高压油泵凸轮;4—第一装配工艺孔;5—相位信号盘;6—第一轴颈;7—第二轴颈;8—第三轴颈;9—第四轴颈;10—第五轴颈;11—第六轴颈;12—第一凸轮;13—第二凸轮;14—第三凸轮;15—第四凸轮;16—第五凸轮;17—第六凸轮;18—第七凸轮;19—第八凸轮;20—第一轴向定位结构;21—第二轴向定位结构;22—第二装配工艺孔;23—销;24—第五凸轮轴下支座;25—第一定位面;26—第二定位面;27—槽;28—第五凸轮轴上支座;29—进油孔;30—中心通孔;31—出油孔;32—钢珠;33—第六凸轮轴下支座;34—凸轮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它们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限定。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凸轮轴34,凸轮轴34前端固定有相位调节器1,用以进行凸轮轴34的相位调节,凸轮轴上34设有六方结构2,如图2所示,凸轮轴34上设有六个轴颈和八个凸轮(驱动气门凸轮),六个轴颈中的第一轴颈6到第四轴颈9两两之间分别设有两个凸轮,第五轴颈10后端设有第一轴向定位结构20,第一轴向定位结构20与第五轴颈10集成在一起,为止推轴肩式。位于第一轴向定位结构20的后端设有第二轴向定位结构21,第二轴向定位结构21后端设有高压油泵凸轮3,高压油泵凸轮3前端面贴合固定在第二轴向定位结构21的第二定位面26上(如图4所示)。凸轮轴34后端设有相位信号盘5,相位信号盘5上轴向设有第一装配工艺孔4,配合第六凸轮轴下支座33上相应的第二装配工艺孔22(如图3所示),可直接将凸轮轴34安装在正确的相位下。如图6所示,凸轮轴34的油道结构包括凸轮轴34上设有的进油孔29、出油孔31,凸轮轴34轴向中心开有中心通孔30,中心通孔30后端设有钢珠32,中心通孔30后端用钢球32密封,满足了各轴颈的润滑要求。第三轴颈8、第四轴颈9上布置了进油孔29,第二轴颈7、第五轴颈10和第六轴颈11上布置了出油孔31,润滑油从第三轴颈8、第四轴颈9的进油孔29进入中心通孔30,然后从第二轴颈7、第五轴颈10和第六轴颈11的出油孔31出来,为各轴颈提供润滑油。本专利技术凸轮轴34主体部分采用了冷激铸铁材料铸造,相位信号盘5与高压油泵凸轮3为冷压装配,高压油泵凸轮3和相位信号盘5都采用了专用材料以及冷态压装的特殊装配工艺,相位信号盘5为铸造,第一凸轮12—第八凸轮19为桃尖处冷激。如图1所示,装配时,用扳手卡住六方结构2,旋转凸轮轴34,如图3所示,使相位信号盘5上的第一装配工艺孔4与第六凸轮轴下支座33上相应的第二装配工艺孔22对齐,此时凸轮轴34位于正确的相位下,用销23锁死。如图4所示,高压油泵凸轮3从末端冷态压入,通过第二定位结构21上的第二定位面26来保证高压油泵凸轮3的轴向位置;然后冷态压入相位信号盘5,相位信号盘5的轴向位置通过第六轴颈11后端的第一定位面25来保证。如图5所示,凸轮轴34的第一轴向定位结构20布置在凸轮轴34的后端,与第五轴颈10铸造在一起,为止推轴肩式,卡在第五凸轮轴下支座24的槽27里面,两者的配合间隙决定了凸轮轴34的轴向蹿动量,第五凸轮轴上支座28不起定位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压直喷发动机凸轮轴,它包括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前端固定有相位调节器,凸轮轴上设有六方结构,凸轮轴末段设有第一轴向定位结构,位于第一轴向定位结构的后端设有第二轴向定位结构,第二轴向定位结构后端设有高压油泵凸轮,凸轮轴后端设有相位信号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直喷发动机凸轮轴,它包括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
轴前端固定有相位调节器,凸轮轴上设有六方结构,凸轮轴末段设有
第一轴向定位结构,位于第一轴向定位结构的后端设有第二轴向定位
结构,第二轴向定位结构后端设有高压油泵凸轮,凸轮轴后端设有相
位信号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直喷发动机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建邹伟夏国祥王金石林飞孟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