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的可发电变径式管道内检测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优化的可发电变径式管道内检测机器人,特别是能够实现管道内运行的管道机器运行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作为油气运输等工业使用、自来水运输等生活应用等高效、安全、经济的运输工具,由于长时间的疲劳破坏、流体冲刷、腐蚀以及管道本身缺陷,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不可避免的出现磨损腐蚀穿孔、机械裂纹、裂缝、管道变形等问题,极大地降低了管道输送能力和输送效率,甚至出现管道泄漏等严重现象,容易引发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会给使用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因此,必须定时对管道进行检测、维护。由于管道内作业空间狭窄,环境较差,且管道内压力可能高达数十兆帕斯卡,采用人工直接进入检测是不允许的。目前,最通用的方式是采用机器人装置进入管道,通过机器人携带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对管道进行检测,记录管道内的检测数据,反馈给检测人员,然后通过分析判别管道缺陷类型和尺寸,确定管道缺陷的位置。长输管道进行检测时,对机器人的电能供应具有较高的要求,使用缆线供电会极大的限制机器人的行程,这就需要检测机器人携带蓄电池为检测设备以及自身的运行供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优化的可发电变径式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机体、后机体、设置在前机体和后机体之间的中间连接架,所述中间连接内设置有机舱和设置在机舱两端的机舱端盖,所述机舱内设置有电机和发电机,所述后机体包括后机体骨架、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锥齿轮A、均匀设置在后机体上的至少三个传动轴以及至少三个后支撑轮机构,每个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锥齿轮C和锥齿轮B,且锥齿轮B位于后机体骨架内、锥齿轮C位于后机体骨架外,后机体骨架上对称设置有与后支撑轮机构数量相等的后滑道,每个后支撑轮机构包括设置在对应后滑道中的后滑块、设置在后滑块与对应后滑道之间的后弹簧、与后滑块铰接的后支杆、通过铰接轴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的可发电变径式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机体、后机体、设置在前机体和后机体之间的中间连接架,所述中间连接内设置有机舱和设置在机舱两端的机舱端盖,所述机舱内设置有电机和发电机,所述后机体包括后机体骨架、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锥齿轮A、均匀设置在后机体上的至少三个传动轴以及至少三个后支撑轮机构,每个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锥齿轮C和锥齿轮B,且锥齿轮B位于后机体骨架内、锥齿轮C位于后机体骨架外,后机体骨架上对称设置有与后支撑轮机构数量相等的后滑道,每个后支撑轮机构包括设置在对应后滑道中的后滑块、设置在后滑块与对应后滑道之间的后弹簧、与后滑块铰接的后支杆、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前机体骨架上的后支座、分别设置在铰接轴两端的锥齿轮D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冬岩,徐阳,任宏喜,滕晓艳,李东日,赵贺桃,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