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佳晨专利>正文

Co0.4Fe0.6La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5846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5:3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Co0.4Fe0.6La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La(NO3)3·6H2O、Fe(NO3)3·9H2O、Co(NO3)2·6H2O和柠檬酸混合均匀;(2)、通过碱性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8~9;(3)、将混合溶液在90~100℃条件下反应8~10小时;(4)、干燥后,在800~900℃条件下煅烧1.5~3小时,得到Co0.4Fe0.6LaO3纳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Co0.4Fe0.6LaO3纳米颗粒对电极进行修饰,可以降低其阻抗,该修饰电极可用于过氧化氢传感器。

Method for preparing Co0.4Fe0.6LaO3 nanoparticl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Co0.4Fe0.6LaO3 nano particles comprises the steps of: (1), La (NO3) 3 - 6H2O, Fe (NO3) 3 - 9H2O, Co (NO3) 2 - 6H2O and citric acid mixed evenly; (2), the mixed solution is adjusted by alkaline solution pH from 8 to 9; (3), the mixed solution in 90 ~ 100 degree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reaction for 8 to 10 hours; (4), after drying, in 800 ~ 900 degree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alcination of 1.5 ~ 3 hours, Co0.4Fe0.6LaO3 nanoparticles. The invention modifies the electrode by using Co0.4Fe0.6LaO3 nanoparticles to reduce its impedance, and the modified electrode can be used for hydrogen peroxide sens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o0.4Fe0.6La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属于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Co0.4Fe0.6La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过氧化氢极易发生化学反应,目前工业上过氧化氢的测定普遍采用实验室化学分析或仪器分析法,这些方法由于存在过程复杂、分析时间长。而且人工取样常会导致错误的结果。因此现有的过氧化氢检测方法难以迅速监测到装置即时运行情况和安全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o0.4Fe0.6La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Co0.4Fe0.6La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La(NO3)3·6H2O、Fe(NO3)3·9H2O、Co(NO3)2·6H2O和柠檬酸混合均匀;(2)、通过碱性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8~9;(3)、将混合溶液在90~100℃条件下反应8~10小时;(4)、干燥后,在800~900℃条件下煅烧1.5~3小时,得到Co0.4Fe0.6LaO3纳米颗粒。优选的,在上述的Co0.4Fe0.6La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La(NO3)3·6H2O、Ni(NO3)2·6H2O和Co(NO3)2·6H2O的体积比为(5~7):(3~4):(3~4)。优选的,在上述的Co0.4Fe0.6La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碱性溶液为0.05mol/L以上易挥发性弱碱离子的液体。优选的,在上述的Co0.4Fe0.6La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易挥发性弱碱离子包括:氨根NH4+、胺根R4N+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Co0.4Fe0.6LaO3纳米颗粒对电极进行修饰,可以降低其阻抗,该修饰电极可用于过氧化氢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Co0.4Fe0.6La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1、将La(NO3)3·6H2O、Fe(NO3)3·9H2O、Co(NO3)2·6H2O和柠檬酸混合均匀,其中La(NO3)3·6H2O、Ni(NO3)2·6H2O和Co(NO3)2·6H2O的体积比为7:4:3;2、通过碱性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8,碱性溶液为氨水;3、将混合溶液在90℃条件下反应10小时;4、干燥后,在850℃条件下煅烧2小时,得到Co0.4Fe0.6LaO3纳米颗粒。对获得的样品进行XRD表征,颗粒呈片状结构、大小均匀、表面光滑,粒径在50nm左右。通过Co0.4Fe0.6LaO3纳米颗粒对电极进行修饰,可以降低其阻抗,该修饰电极可用于过氧化氢传感器。实施例2Co0.4Fe0.6La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1、将La(NO3)3·6H2O、Fe(NO3)3·9H2O、Co(NO3)2·6H2O和柠檬酸混合均匀,其中La(NO3)3·6H2O、Ni(NO3)2·6H2O和Co(NO3)2·6H2O的体积比为5:3:3;2、通过碱性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9,碱性溶液为氨水;3、将混合溶液在95℃条件下反应9小时;4、干燥后,在800℃条件下煅烧1.5小时,得到Co0.4Fe0.6LaO3纳米颗粒。对获得的样品进行XRD表征,颗粒呈片状结构、大小均匀、表面光滑,粒径在55nm左右。通过Co0.4Fe0.6LaO3纳米颗粒对电极进行修饰,可以降低其阻抗,该修饰电极可用于过氧化氢传感器。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Co0.4Fe0.6La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La(NO3)3·6H2O、Fe(NO3)3·9H2O、Co(NO3)2·6H2O和柠檬酸混合均匀;(2)、通过碱性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8~9;(3)、将混合溶液在90~100℃条件下反应8~10小时;(4)、干燥后,在800~900℃条件下煅烧1.5~3小时,得到Co0.4Fe0.6LaO3纳米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0.4Fe0.6La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La(NO3)3·6H2O、Fe(NO3)3·9H2O、Co(NO3)2·6H2O和柠檬酸混合均匀;(2)、通过碱性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8~9;(3)、将混合溶液在90~100℃条件下反应8~10小时;(4)、干燥后,在800~900℃条件下煅烧1.5~3小时,得到Co0.4Fe0.6LaO3纳米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0.4Fe0.6LaO3纳米颗粒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佳晨
申请(专利权)人:范佳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