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酰胺酚嗪生物杀菌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甲酰胺酚嗪生物杀菌剂的制 备方法。
技术介绍
杀菌剂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一般指杀真菌 剂。 不同的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也不同。在病菌侵染前施于植物表面起预防保护作用 的,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即保护剂;在施药部位能消灭已侵染病菌的,称为铲除性杀菌剂;能 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至病菌侵染的部位而消灭病菌的,称为内吸性杀菌剂,许多铲除 剂也是内吸剂,两者大多有化学治疗作用。因此,实用上常简单地将杀菌剂分成保护性和内 吸性两种作用方式。它们的作用机理,也可大致分为两类:1、干扰病菌的呼吸过程,抑制能 量的产生。2、干扰菌体生命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留醇等的生物合成。保护性杀菌剂大多为 杀菌谱广而杀菌力较低的产品。内吸性杀菌剂一般杀菌力较强,杀菌谱则较窄,其中有些品 种对某种病原菌有专一的选择毒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杀菌剂的制备方法,从绿针假单胞菌中提取出一种叫 甲酰胺酚嗪的物质,可以造成植物病原菌菌丝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酰胺酚嗪生物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下物质都 是用质量份数表示: (1) 取生长阶段的保藏编号的cfcc 10466绿针假单胞菌菌株营养体,置于波长在 280-320纳米,的紫外线灯照射12-l8h,得到突变株; (2) 将2份黄豆粉、0? 2份酵母粉和50-60份自来水混合,再加热至9〇_l〇〇°C,然后进 行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再加入3份自来水,继续过滤1-2次; (3) 向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〇. 3-0. 4份葡萄糖、0? 25-0. 35份蛋白胨、0? 04-0. 07份磷 酸二氢钾、0? 02-0. 04份硫酸镁,搅拌溶解,再向其中加入1. 2-1. 8份玉米淀粉和5. 3份自 来水,混合得到溶液,用摩尔浓度为5-7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7. 5-7. 8, 得到预培养液,将预培养液分装入三角瓶中,塞好瓶塞,将三角瓶加热至120-125°C,灭菌 20_40mi n,得到培养液; (4) 控制温度为28-30°C,搅拌速度为180-200rpm,将步骤(1)中得到的突变株在培 养液中进行一环斜面菌苔接种,培养时间为30-40h,得到含甲酰胺酚嗪单组分的菌株;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筛选,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A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 柱,250 X 4. 6mm,5 U m 流动相:70%乙腈-30%辛烷磺酸钠溶液 紫外检测器的检测波长:320nm 流动相流速:1. OmL/min,柱温30°C 进样体积:20 y L B标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甲酰胺酚嗪标样约〇. 〇5g,精确至〇_ 〇〇〇2g,于IOOmL容量瓶中,加适量乙腈溶解, 在超声波浴槽中振荡15min,恢复至室温,定容,摇匀; 用移液管准确吸取该溶液5mL于50mL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摇匀; C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甲酰胺酚嗪试样约〇? 〇5g,精确至〇? 〇〇〇2g,于IOOmL容量瓶中,加适量乙腈溶解, 在超声波浴槽中振荡15min,恢复至室温,定容,摇勻;用移液管准确吸取该溶液5mL于5OmL 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摇匀; D测定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直至相邻两针的甲酰胺酚 嗪峰面积相对变化小于1. 5%后,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行 测定; E计算 试样中甲酰胺酚嗪的质量分数X1 (%)按式(D计算:式中: A1--两针标样溶液中甲酰胺酚嗪峰面积的平均值; A2-两针试样溶液中甲酰胺酚嗪峰面积的平均值; mi 标样的质量,g ; m2 试样的质量,g ; P -标样中甲酰胺酚嗪的质量分数,% ; F允许差 两次测定结果之差,应不大于1. 5%,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筛选出甲酰胺酚嗪 单组分最高的8-10个菌株; (6)利用含药平皿法测定上述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有效抑菌浓度,将上述菌株定量 加入PDA培养基中,制成含药平皿,然后将沾过叶霉菌孢子悬浮液直径6mm的无菌滤纸片 贴于PDA培养基表面,25°C下培养3d后,观察、测量菌落直径,纸片上无叶霉菌长出的浓 度为该摇瓶培养液的最小抑菌浓度,以U L/mL表不;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菌落直径,样品浓 度以log值计,菌落平均直径转为抑菌机率值,计算出剂量浓度与抑菌机率值的回归方程, 得到有效抑菌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福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珀尔农作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