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水室及散热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4023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器水室,包括:水室本体,所述水室本体上设有第一接口;与所述水室本体可拆卸安装的水口,所述水口设有第二接口,且靠近所述第二接口的一端设有凸缘;以及装配在所述水室本体与所述水口之间的多个密封件;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且所述凸缘与所述水室本体接触。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拆分离式结构的散热器水室,能够使后续冷却管路在装配时,避免与水室的水口发生干涉,便于管路设计和布置,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散热器总成。

Radiator water chamber and radiator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diator water chamber comprises a water chamber body, the water chamb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terface; and the water inlet chamber body can be detached and installed, the nozzl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interfaces, and close to the end of the second inte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flange; and the assembly between the the water chamber body and the nozzle of the multiple seals; the first interface and the second interface, and the flange and the water chamber body contac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tachable from the radiator water chamber type structure, can make the subsequent cooling pipe in the assembly, to avoid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nozzle and the water chamber, for pipeline design and layout, make full use of the existing space,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radiat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器水室及散热器总成
本技术涉及车用散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水室及散热器总成。
技术介绍
散热器作为车用冷却系统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通过冷却管路内的水循环为冷却系统进行散热。散热器包括出水室与进水室(统称为水室),并且在出水室与进水室上分别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统称为水口),现有的水口结构如图1所示,为配合整车冷却管路的布置及走向,水口2’一般都设计成直管型,且与水室本体1’一体注塑,但受制于发动机的进出水口的位置,这样的设计会导致后续冷却管路在装配时不易操作,例如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管路与水口相互干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水室及散热器总成,用于解决冷却管路与散热器水室装配不便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散热器水室,包括:水室本体,所述水室本体上设有第一接口;与所述水室本体拆卸安装的水口,所述水口设有第二接口,且靠近所述第二接口的一端设有凸缘;以及装配在所述水室本体与所述水口之间的多个密封件;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且所述凸缘与所述水室本体接触。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垫、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口的外周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装配在所述环形卡槽内;所述密封垫设置在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密封圈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一接口处。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为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凸缘设有连接法兰,所述水口与所述水室本体采用法兰方式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口设有内螺纹,且所述第二接口设有外螺纹;所述水口与所述水室本体采用螺接方式连接。优选地,所述水口上设有限位凸台。优选地,所述水口为注塑成型的弯角结构。优选地,所述水室还包括:安装柱附件,所述安装柱附件为凹槽结构。一种散热器总成,包括:进水室和出水室,所述进水室与所述出水室,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水室。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可拆分离式结构的散热器水室,能够使后续冷却管路在装配时,避免与水室的水口发生干涉;在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水口采用注塑成型的弯角结构,还可以解决因发动机舱布局限制,导致管路难于设计和布置的问题;在另一优选方案中,还提供了使用多层密封结构,保证了可拆卸结构的可靠性。本技术结构简单,可模块化生产,且便于布置,从而能够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其中:图1为现有的散热器水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散热器水室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水室本体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水口的实施例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水室本体2’水口1水室本体2水口3凸缘4限位凸台5安装柱附件6密封垫7第一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水室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其包括:水室本体1,水室本体1上设有第一接口;与水室本体1拆卸安装的水口2,在水口2上设有第二接口,且靠近第二接口的一端设有凸缘3;以及装配在水室本体1与水口2之间的多个密封件;水口2与水室本体1,通过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接安装在一起,且安装后,凸缘3能与与水室本体1紧密接触。通过上述实施例中,可拆卸、分离式结构的散热器水室,能够使后续冷却管路在装配时,避免与水室的水口发生干涉,有效地解决了冷却管路与散热器水室装配不便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柱附件5作为水室本体1的一部分,与水室本体1一体成型,在一优选方案中,如图2中示出的安装柱附件5采用了凹槽结构,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结构强度需求,又降低了材料成本;此外,还可以考虑的是在水口2上设置一个限位凸台4,因为在后续冷却管路上一般会设置一个限位凹口,在将后续管路连接到水口2时,限位凸台4与限位凹口插接配合,用于保证管路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另外,上文提到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是指水室本体1和水口2在安装时的连接口,即二者连接后,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接触;再有,因为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可拆卸结构,而散热器的工作压力一般为1.3Bar,因此需要考虑水室本体1和水口2之间的密封性能,在本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三种密封件配合的多层密封结构,其中包括:密封垫、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当然,此三种密封件的配合方式是多样的,可根据实际操作中的不同需求,进行组合搭配,其目的都是增强密封效果;在这里,本新型提供一种此三种密封件的配合参考例,如下所述:如图3所示,在水室本体1的第一接口的外周,设有环形卡槽,第一密封圈7装配在该环形卡槽内;密封垫6设置在凸缘3与第一密封圈7之间,即在水室本体1与水口2在安装连接后,凸缘3能将密封垫6紧密地压在第一密封圈7的上面,因而进一步地考虑是,凸缘3外径大于上述环形卡槽,且密封垫6可采用与凸缘3外轮廓一致的形状,既保证了美观的同时,也能保证密封垫6能够确实地覆盖在第一密封圈7上;而第二密封圈,则是套设在水室本体1的第一接口处,其目的是在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在连接时,保证两接口接触位置的密封。通过上述配合方式的三种密封件,可有效保证本散热器水室的密封性能。对本新型的进一步考虑是,将现有的直型水口改为如图4所示的注塑成型的弯角结构,由于是注塑结构,因此可以实现较大的圆角结构,相比与传统的散热器水口结构,其水管材料一般都是橡胶管,受制于发动机舱布局限制,有可能导致管路装配不便或者模具难以实现(管路模具为芯棒,操作空间受限时,无法抽出芯棒),因而采用注塑成型的弯角结构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前文中还提到在水室本体1与水口2安装后,凸缘3能与与水室本体1紧密接触,这其中就涉及到了水室本体1与水口2的安装方式,在这里,本新型提供如下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借此参考并得到相应启发: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接口可设计成凸出的圆柱形结构,第二接口则是套接在第一接口上,为保证安装的紧密性,可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并且进一步地考虑是,为使凸缘3能与与水室本体1紧密接触,可在凸缘3上设置连接法兰,并在水室本体1上设置安装孔,使用螺钉等连接件,将水口2与水室本体1通过法兰连接方式安装在一起;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可以考虑在上述凸出的圆柱形第一接口上设置外螺纹,第二接口则设值内螺纹,水口2与水室本体1通过螺接方式连接,当然,第二密封圈在这里可以替换成生料带等螺纹密封件;本实施例的一个等效方案是,第一接口不采用上述凸出结构,而是在第一接口内设置内螺纹,而第二接口采用凸出且设置外螺纹的方式。最后,本新型在现有散热器总成结构的基础上,还提出一种散热器总成的实施例,其中进水室和出水室采用的是上述本新型提供的散热器水室的实施例及其优选方案。因而本新型提出的散热器总成,在散热器设计、装配时既便于布置与操作,又能有效保证散热器在正常工作压力下的良好密封效果。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散热器水室及散热器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水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室本体,所述水室本体上设有第一接口;与所述水室本体拆卸安装的水口,所述水口设有第二接口,且靠近所述第二接口的一端设有凸缘;以及装配在所述水室本体与所述水口之间的多个密封件;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且所述凸缘与所述水室本体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水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室本体,所述水室本体上设有第一接口;与所述水室本体拆卸安装的水口,所述水口设有第二接口,且靠近所述第二接口的一端设有凸缘;以及装配在所述水室本体与所述水口之间的多个密封件;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且所述凸缘与所述水室本体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垫、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的外周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装配在所述环形卡槽内;所述密封垫设置在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密封圈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一接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