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堆叠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2929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堆叠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条输送线,每条输送线包括输送带和设置在输送带上方的防堆叠装置,防堆叠装置距离输送带的距离大于输送带上输送电芯的直径且小于电芯直径的两倍;这种防堆叠输送装置能避免电芯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电芯堆叠,进而避免电芯受压损坏。

Anti stack convey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ti stack conveying devic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transmission line, each transmission line comprises a conveyer belt and arranged on a conveying belt above the stack preventing device, anti stacking device of conveyor belt distance is greater tha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onveyor belt conveyor electric core diameter and less than two times the diameter of the electric core; the anti stacked conveying device can avoid electric core electric core stack in the conveying process, and thus avoid electric core compression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堆叠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堆叠输送装置,属于电芯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能源及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电池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圆柱形干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如特斯拉专用锂电池,采用若干电芯并组装成专用电池组来作为整车的动力来源,而这种方式也基本被业内认可并广泛借鉴。因此目前市场上对电池组装整理加工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潜力较大,电芯自动化包装设备应运而生。在电芯的封包过程中,通常会有对电芯进行输送的工序。在实际输送电芯的产线上,电芯输送装置首先接收电芯出料处落下的电芯,然后将电芯输送至后道工序。传统的电芯输送装置在电芯输送过程中易产生电芯堆叠,导致电芯受压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堆叠输送装置,能够防止电芯在输送过程中的堆叠。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堆叠输送装置,该防堆叠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条输送线,每条输送线包括输送带和设置在输送带上方的防堆叠装置,防堆叠装置距离输送带的距离大于输送带上输送电芯的直径且小于电芯直径的两倍。通过防堆叠装置位置的设置,使得防堆叠装置与输送带之间的距离大于输送带上输送的电芯的直径且小于电芯直径的两倍,从而保证了电芯在输送过程中不会产生堆叠的情况,增加了输送装置的稳定性。可选的,电芯直径为电芯底面的直径。可选的,输送线还包括设置在输送带两侧相对的第一段侧边板和第二段侧边板,防堆叠装置包括第一防堆叠板和第二防堆叠板,其中:第一防堆叠板设置在第一段侧边板的上端且与第一段侧边板垂直,第二防堆叠板设置在第二段侧边板的上端且与第二段侧边板垂直,第一防堆叠板和第二防堆叠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段侧边板和第二段侧边板之间的距离。由于第一防堆叠板和第二防堆叠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段侧边板和第二段侧边板之间的距离,因此在防堆叠板与输送带之间的距离小于电芯的直径的两倍时防止电芯堆叠。可选的,输送线还包括设置在输送带两侧的等长且相对的第一段侧边板和第二段侧边板,其中:第一段侧边板的上端向第二段侧边板的方向形成凸出的第一防堆叠装置,第二段侧边板的上端向第一段侧边板的方向形成凸出的第二防堆叠装置,第一方堆叠板和第二防堆叠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段侧边板和第二段侧边板之间的距离。可选的,第一段侧边板、第二段侧边板、第一防堆叠装置和第二防堆叠装置的长度相同。当第一防堆叠装置、第二防堆叠装置的长度与第一段侧边板、第二段侧边板的长度相同时,可以防止输送带在第一段侧边板和第二段侧边板形式的通道内输送的电芯堆叠。可选的,输送线还包括设置在输送带两侧相对的第三段侧边板和第四段侧边板,防堆叠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三段侧边板上端的第三防堆叠板和设置在第四段侧边板上端的第四防堆叠板,输送线还包括与第三防堆叠板相连的第一伸缩动力装置,以及与第四防堆叠板相连的第二伸缩动力装置,其中:第三段侧边板的第一端与第一段侧边板的第一端相连,第四段侧边板的第一端与第二段侧边板的第一端相连;第一伸缩动力装置带动第三防堆叠板向第四防堆叠板的方向运动,或,远离第四防堆叠板的方向运动;第二伸缩动力装置带动第四防堆叠板向第三防堆叠板的方向运动,或,远离第三防堆叠板的方向运动。在电芯需要被下个工位获取的阶段,张开的防堆叠装置能够便于电芯从输送带上取出,在电芯取出后,收缩的放堆叠装置又能继续发挥防堆叠的作用。可选的,第三防堆叠板和第四防堆叠板相向运动后之间的距离小于输送带的宽度。可选的,输送线还包括设置在输送带两侧相对的第五段侧边板和第六段侧边板,其中:第五段侧边板与第一段侧边板的第二端相连,第六段侧边板与第二段侧边板的第二端相连;第五侧边板和第六侧边板之间形成的输送通道随着输送方向变窄,直至与第一段侧边板和第二段侧边板之间形成的输送通道的宽度相同。利用输送通道的宽度渐变的输送方式,使电芯在输送的过程中逐渐摆正,从而利于之后的防堆叠处理。可选的,输送线还包括在第三段侧边板的第二端和第四段侧边板的第二端之间设置的挡板,以及第三伸缩动力装置,挡板在第三伸缩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进行上下运动,挡板被第三伸缩动力装置带动向下运动至最底端时,挡板与输送带之间的距离小于输送带所传输的电芯的直径。在实际生产中,当输送线上供一次性抓取的电芯数量未达到预定的抓取数量时,挡板会在第三伸缩动力装置作用下升起,输送带继续输送时,输送带上剩余的电芯会从挡板下滚出落料。可选的,输送线还包括设置在输送带两侧相对的第七侧边板和第八侧边板,其中:第七侧边板与第三段侧边板的第二端相连,第八侧边板与第四段侧边板的第二端相连,第七侧边板和第八侧边板之间形成传输通道。可选的,输送线还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设置在输送线的输送带的第一端下部,第二滚轮设置在输送线的输送带的第二端下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同步转动以带动输送带向预定方向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堆叠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向断面图;图3为图1中的第三防堆叠板、第四防堆叠板以及与其相连的第一伸缩动力装置31、第二伸缩动力装置32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堆叠输送装置的挡板与第三伸缩动力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电芯的封包过程中,通常会有对电芯进行输送的工序。在实际输送电芯的产线上,电芯输送装置首先接收电芯出料处落下的电芯,然后将电芯输送至后道工序。传统的电芯输送装置在电芯输送过程中易产生电芯堆叠,导致电芯受压损坏。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防堆叠输送装置,其能避免电芯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电芯堆叠,进而避免电芯受压损坏。下面结合图1至图3所示的防堆叠输送装置进行举例说明。图1所示的防堆叠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条输送线9,每条输送线9包括输送带91和设置在输送带91上方的防堆叠装置92,防堆叠装置92距离输送带91的距离大于输送带91上输送电芯的直径且小于电芯直径的两倍。这里所讲的电芯直径为电芯的底面的直径。一般来讲,电芯为规则的形状,比如常见的圆柱体形状的电芯。需要说明的是,防堆叠输送装置可以仅包括一条输送线9,而为了提高电芯的输送效率,在实际生产线上,防堆叠输送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两条输送线9,比如常见的两条输送线9。为了节省至少两个输送线9所占用的工序长度,通过会将至少两条输送线9并列排布,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不同的输送线9输送的电芯两级的朝向可以相同或不同。比如,以输送带91输送的方向为基准方向,各条输送带91输送的方向相同,各条输送带91上输送的电芯的左侧为正极,右侧为负极。还比如,仍旧以输送带91输送的方向为基准方向,各条输送带91输送的方向相同,各条输送带91上输送的电芯的左侧为负极,右侧为正极。还比如,仍旧以输送带91输送的方向为基准方向,各条输送带91输送的方向相同,至少一条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堆叠输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堆叠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条输送线,每条输送线包括输送带和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方的防堆叠装置,所述防堆叠装置距离所述输送带的距离大于输送带上输送电芯的直径且小于电芯直径的两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堆叠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条输送线,每条输送线包括输送带和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方的防堆叠装置,所述防堆叠装置距离所述输送带的距离大于输送带上输送电芯的直径且小于电芯直径的两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两侧相对的第一段侧边板和第二段侧边板,所述防堆叠装置包括第一防堆叠板和第二防堆叠板,其中:所述第一防堆叠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侧边板的上端且与所述第一段侧边板垂直,所述第二防堆叠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段侧边板的上端且与所述第二段侧边板垂直,所述第一防堆叠板和所述第二防堆叠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段侧边板和所述第二段侧边板之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两侧的等长且相对的第一段侧边板和第二段侧边板,其中:所述第一段侧边板的上端向所述第二段侧边板的方向形成凸出的第一防堆叠装置,所述第二段侧边板的上端向所述第一段侧边板的方向形成凸出的第二防堆叠装置,所述第一防堆叠板和所述第二防堆叠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段侧边板和所述第二段侧边板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侧边板、所述第二段侧边板、所述第一防堆叠装置和所述第二防堆叠装置的长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两侧相对的第三段侧边板和第四段侧边板,所述防堆叠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段侧边板上端的第三防堆叠板和设置在第四段侧边板上端的第四防堆叠板,所述输送线还包括与所述第三防堆叠板相连的第一伸缩动力装置,以及与所述第四防堆叠板相连的第二伸缩动力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段侧边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段侧边板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段侧边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段侧边板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志俊张海欧朱有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奥特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