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增强聚氨酯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744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仪表板、门板、空调罩等内饰件的玻纤增强聚氨酯骨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事先在模具中铺入长玻璃纤维,再用聚醚和异氰酸酯混合注入上述模具中的玻璃纤维上,合模后在聚醚与异氰酸酯反应发泡过程中使玻璃纤维均匀分布在其生成的聚氨酯中,这样就模塑出所需的汽车仪表板、门板、空调罩等内饰件的玻纤增强聚氨酯骨架。该骨架能满足汽车内饰件的各项性能指标,并具有外形美观、重量轻、弹性好、机械强度高、耐热、耐潮、几何尺寸稳定、成本低等优点。该骨架经辽阳金兴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生产,已在吉轻6350微型车和金杯6480客车上应用,得到用户的一致赞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仪表板、门板、空调罩等内饰件的玻纤增强聚氨酯骨架。现有的汽车仪表板、门板、空调罩等内饰件的骨架所用的材料有手糊玻璃钢、木纤维纸板、ABS吸塑板等。这些材料的生产过程复杂,产品质量不宜控制,用工量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手糊玻璃钢时工作环境差,制品不美观;纸板消耗大量木材,强度差,受潮易变形;ABS吸塑板高温易变形,几何尺寸不稳定......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汽车仪表板、门板、空调罩等内饰件的玻纤增强聚氨酯骨架,解决多年来汽车内饰件骨架质量差、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等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事先在模具中放入长玻璃纤维,再用聚醚与异氰酸酯混合注入上述模具中的玻璃纤维上,在聚醚与异氰酸酯反应发泡过程中使玻璃纤维均匀分布在其生成的聚氨酯中,脱模后即得所需的汽车内饰件玻纤增强聚氨酯骨架。制取该骨架所用原料按重量比为玻璃纤维4-7∶聚醚8-12∶异氰酸酯8-14,玻璃纤维长3-6cm。由于采取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内饰件玻纤增强聚氨酯骨架具有外形美观、重量轻、弹性好、机械强度高、耐热耐潮、几何尺寸稳定,成本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仪表板、门板、空调罩等内饰件的玻纤增强聚氨酯骨架,其特征是通过事先在模具中铺入长玻璃纤维,再用聚醚与异氰酸酯混合注入上述模具中的玻璃纤维上,合模后在聚醚与异氰酸酯反应发泡过程中使玻璃纤维均匀分布在其生成的聚氨酯中,脱模后即得所需的汽车内饰件玻纤增强聚氨酯骨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国跃
申请(专利权)人:辽阳金兴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