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叶青专利>正文

一种板材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2479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材焊接装置,包括架体,及互称设置在所述架体顶部左右两边的第一架柱和第二架柱,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架柱和第二架柱顶部的盖梁,所述盖梁顶部设置有第一马达,所述盖梁底部在所述第一架柱和第二架柱之间可旋动设置有旋动盘,所述旋动盘底部设置有焊枪,所述焊枪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一马达连接,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盖梁且与所述盖梁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架柱右端面底部和所述第二架柱左端面底部分别互称设置有左架槽和右架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大增加了板材焊接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可取代手动焊接的方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增加了工作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Plate weld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te wel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body, and called each other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rame around the top of the first frame column and second frame column, beam and frame column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frame at the top of the column, the beam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motor, the cap beam the bottom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frame column frame column is arranged rotatable rotating disc, the rotating disc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part of the torch, the tor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pin shaft and the first motor through the pin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beam and the beam can rotate with the connection of the first frame the right end of the bottom column and the second column frame at the bottom of the left face don't call each other is provided with a left and right frame slot slot,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simple operation, convenient use, greatly increasing the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of plate weld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practicability, increased work efficiency,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焊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材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产品加工过程,通常需要对板材进行焊接处理,传统的焊接是通过手动把持焊枪来对板材进行焊接,但是这种手动把持焊枪的焊接方式容易造成板材焊接质量低,且外形不美观的现象,而且手动把持焊枪的焊接方式操作难度大,费时费力,还降低了焊接的工作效率,不适合大量板材的焊接加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材焊接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板材焊接装置,包括架体,及互称设置在所述架体顶部左右两边的第一架柱和第二架柱,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架柱和第二架柱顶部的盖梁,所述盖梁顶部设置有第一马达,所述盖梁底部在所述第一架柱和第二架柱之间可旋动设置有旋动盘,所述旋动盘底部设置有焊枪,所述焊枪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一马达连接,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盖梁且与所述盖梁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架柱右端面底部和所述第二架柱左端面底部分别互称设置有左架槽和右架槽,所述左架槽和右架槽之间配合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上提架,所述左架槽和右架槽中分别互称设置有左上提构件和右上提构件,所述上提架顶部位于所述焊枪正下方可拆下地设置有板材装载箱,所述板材装载箱中设置有进口向上的装载槽,所述装载槽底边壁中间设置有穿过所述装载槽底边壁的透槽,所述装载槽底边壁上可拆下地设置有盖住所述透槽的焊接台,所述焊接台上设置有板材夹具,所述架体底部设置有带轮组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带轮组件由四个带轮组组合而成,每两个所述带轮组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带轮组包括与所述架体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杆以及通过轮轴与所述支杆可旋动连接的带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板材装载箱的直径稍小于所述第一架柱与所述第二架柱之间的长度,所述板材装载箱的前后端面上均设置有凸件,通过两个所述凸件方便所述板材装载箱的放置和取下,所述焊接台的直径与所述装载槽的长度相同。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载槽底边壁上在位于所述透槽外侧处设置有与所述装载槽对通的定环槽,所述焊接台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定环槽配合的定环块,所述上提架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透槽配合的凸紧块,所述凸紧块顶部设置有导圆面,所述透槽和所述凸紧块均为方体,在所述透槽与所述凸紧块配合时,从而可以避免所述板材装载箱发生位置变化,所述透槽的高度与所述凸紧块的高度相同。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上提构件包括穿过所述上提架左端部且与所述上提架螺纹配合连接的左螺旋杆,所述左螺旋杆顶端与所述左架槽顶边壁可旋动配合连接、底端与设置在所述架体中的第二马达连接,所述上提架左端部设置有供所述左螺旋杆穿过的左螺旋孔;所述右上提构件包括穿过所述上提架右端部且与所述上提架螺纹配合连接的右螺旋杆,所述右螺旋杆顶端与所述右架槽顶边壁可旋动配合连接、底端与设置在所述架体中的第三马达连接,所述上提架右端部设置有供所述右螺旋杆穿过的右螺旋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左上提构件和右上提构件同时驱动上提架上升或下降,即驱动板材装载箱上升或下降,而板材装载箱由凸紧块限位,从而避免了板材装载箱放置在上提架上时发生位置变化,大大增加了板材装载箱上升或下降的稳定性,而在板材装载箱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板材由板材夹具固定,增加了板材固定的稳定性,板材固定取下方便,操作简单。2.通过控制第一马达旋动以驱动焊枪旋动,从而对固定在板材夹具上的板材进行焊接,而焊枪走圆形路线以对板材进行圆形焊接,大大增加了焊枪焊接板材时的稳定性,焊接完成后控制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工作反转以驱动上提架下降,当上提架下降到所述左架槽和右架槽的最底端位置时,取下所述板材装载箱,并通过透槽将焊接台向上推,从而将焊接台从装载槽中取出,最后,解除对板材的固定,取下焊接好的板材即可,焊接台的可拆下设置不仅方便将焊接好的板材取出,还方便板材装载箱的清洗作业以及焊接台在损坏后便于更换,减少了使用成本。3.本专利技术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大增加了板材焊接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可取代手动焊接的方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增加了工作效率,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板材焊接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上提架上升到左架槽和右架槽的最顶端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4所示的一种板材焊接装置,包括架体1,及互称设置在所述架体1顶部左右两边的第一架柱2和第二架柱3,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架柱2和第二架柱3顶部的盖梁4,所述盖梁4顶部设置有第一马达5,所述盖梁4底部在所述第一架柱2和第二架柱3之间可旋动设置有旋动盘91,所述旋动盘91底部设置有焊枪9,所述焊枪9通过销轴93与所述第一马达5连接,所述销轴93穿过所述盖梁4且与所述盖梁4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架柱2右端面底部和所述第二架柱3左端面底部分别互称设置有左架槽10和右架槽20,所述左架槽10和右架槽20之间配合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上提架6,所述左架槽10和右架槽20中分别互称设置有左上提构件和右上提构件,所述上提架6顶部位于所述焊枪9正下方可拆下地设置有板材装载箱7,所述板材装载箱7中设置有进口向上的装载槽71,所述装载槽71底边壁中间设置有穿过所述装载槽71底边壁的透槽73,所述装载槽71底边壁上可拆下地设置有盖住所述透槽73的焊接台74,所述焊接台74上设置有板材夹具72,所述板材夹具72用以固定需要焊接的板材,所述架体1底部设置有带轮组件。其中,所述带轮组件由四个带轮组组合而成,每两个所述带轮组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带轮组包括与所述架体1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杆17以及通过轮轴15与所述支杆17可旋动连接的带轮16,所述带轮16用以带动所述架体1行走。其中,所述板材装载箱7的直径稍小于所述第一架柱2与所述第二架柱3之间的长度,所述板材装载箱7的前后端面上均设置有凸件8,通过两个所述凸件8方便所述板材装载箱7的放置和取下,所述焊接台74的直径与所述装载槽71的长度相同。其中,所述装载槽71底边壁上在位于所述透槽73外侧处设置有与所述装载槽71对通的定环槽76,所述焊接台74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定环槽76配合的定环块75,所述上提架6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透槽73配合的凸紧块61,所述凸紧块61顶部设置有导圆面62,通过所述导圆面62方便所述凸紧块61快速插入到所述透槽73中配合,从而方便所述板材装载箱7快速放置在所述上提架6上,所述透槽73和所述凸紧块61均为方体,在所述透槽73与所述凸紧块61配合时,从而可以避免所述板材装载箱7发生位置变化,所述透槽73的高度与所述凸紧块61的高度相同,在所述透槽73与所述凸紧块61配合时,从而使得所述凸紧块61的顶端面与所述焊接台74底部相抵触。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板材焊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材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及互称设置在所述架体顶部左右两边的第一架柱和第二架柱,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架柱和第二架柱顶部的盖梁,所述盖梁顶部设置有第一马达,所述盖梁底部在所述第一架柱和第二架柱之间可旋动设置有旋动盘,所述旋动盘底部设置有焊枪,所述焊枪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一马达连接,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盖梁且与所述盖梁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架柱右端面底部和所述第二架柱左端面底部分别互称设置有左架槽和右架槽,所述左架槽和右架槽之间配合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上提架,所述左架槽和右架槽中分别互称设置有左上提构件和右上提构件,所述上提架顶部位于所述焊枪正下方可拆下地设置有板材装载箱,所述板材装载箱中设置有进口向上的装载槽,所述装载槽底边壁中间设置有穿过所述装载槽底边壁的透槽,所述装载槽底边壁上可拆下地设置有盖住所述透槽的焊接台,所述焊接台上设置有板材夹具,所述架体底部设置有带轮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及互称设置在所述架体顶部左右两边的第一架柱和第二架柱,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架柱和第二架柱顶部的盖梁,所述盖梁顶部设置有第一马达,所述盖梁底部在所述第一架柱和第二架柱之间可旋动设置有旋动盘,所述旋动盘底部设置有焊枪,所述焊枪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一马达连接,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盖梁且与所述盖梁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架柱右端面底部和所述第二架柱左端面底部分别互称设置有左架槽和右架槽,所述左架槽和右架槽之间配合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上提架,所述左架槽和右架槽中分别互称设置有左上提构件和右上提构件,所述上提架顶部位于所述焊枪正下方可拆下地设置有板材装载箱,所述板材装载箱中设置有进口向上的装载槽,所述装载槽底边壁中间设置有穿过所述装载槽底边壁的透槽,所述装载槽底边壁上可拆下地设置有盖住所述透槽的焊接台,所述焊接台上设置有板材夹具,所述架体底部设置有带轮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组件由四个带轮组组合而成,每两个所述带轮组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带轮组包括与所述架体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杆以及通过轮轴与所述支杆可旋动连接的带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叶青
申请(专利权)人:何叶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