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组件、泵体机构及高压输液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1346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传动组件、泵体机构及高压输液泵,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大带轮,传动轴上套装有圆柱销;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均固定套装在传动轴上,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分别处于圆柱销的两端;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套装在传动轴上,第一轴承处于第一凸轮远离圆柱销的一端,第二轴承处于第二凸轮远离圆柱销的一端;大带轮固定套装在传动轴上,并处于第二轴承远离第二凸轮的一侧;传动轴还套装有开口挡圈和轴垫片,开口挡圈和轴垫片处于第一轴承远离第一凸轮的一侧;传动轴带动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转动。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结构,减弱震动,减小了体积。

Drive assembly, pump body mechanism and high pressure infusion pump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nsmission component, pump body mechanism and a high pressure pump, the transmission assembly includes a drive shaft, a first cam, a second cam, the first bearing and the second bearing and a big belt wheel, a transmission shaft is sheathed with a cylindrical pin; a first cam and a second cam are sheathed on the transmission shaft, cam and cam respectively in the first second both ends of the cylindrical pin; the first bearing and the second bearing are sheathed on the transmission shaft, first bearing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cam from the cylindrical pin, second bearings in the end of the second cam away from the cylindrical pin; the big belt wheel is sheathed on th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a bearing away from the second side of the second cam shaft is set; the opening ring and shaft washer, split washer and shaft gasket is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first bearing from the first cam; the drive shaft drives the first cam and a second cam rotation.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simplifies structure, reduces vibration and reduces volu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组件、泵体机构及高压输液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效液相色谱仪
,特别涉及一种传动组件、泵体机构及高压输液泵。
技术介绍
高效液相色谱(HPLC)广泛运用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药物开发与检测、化工、食品科学、环境监测、商检和法检等方面的分离和检测。高压输液泵是液相色谱仪等高压精密仪器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件之一。其主要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器取样过程中,通过高压输液泵精确控制取样体积送到色谱系统,输送过程中保持恒定的流速,超低的脉冲和高精度的流量,输液泵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普通高压输液泵主要由动力驱动、液体输送和调节控制三部分组成。动力驱动装置经由体积大、重量重的直流步进电机驱动机械连杆系统带动流体输送活塞或隔膜实现往复运动,活塞或隔膜于冲程的的前半周吸入被输送流体并于后半周将流体排出泵头,完成所需液体试样的吸取及排出。现有高压输液泵采用直流步进电机,高压输液泵受步进电机自身运行震动和体积限制,以及机械连杆驱动系统,泵体需另加器件进行减震和体积无法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其次,由于高压输液泵在输液过程中,容易产生脉动,现有高压输液泵一般选择机械缓冲器,其原理是使用一段不锈钢管,里边套入可形变的软管,软管与不锈钢管的夹层中注入可压缩流体后密封,当系统中压力波动较大时,通过软管的形变,消除脉动,但由于输送的为腐蚀性大、酸碱度高的液体,极易导致缓冲器易腐蚀老化,使其成为一个以损耗的配件,直接影响输液泵正常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组件、泵体机构及高压输液泵,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高压输液泵采用直流步进电机,高压输液泵受步进电机自身运行震动和体积限制,以及机械连杆驱动系统,泵体需另加器件进行减震和体积无法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大带轮,所述传动轴上套装有圆柱销;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均固定套装在传动轴上,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分别处于所述圆柱销的两端;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套装在传动轴上,所述第一轴承处于第一凸轮远离圆柱销的一端,所述第二轴承处于第二凸轮远离圆柱销的一端;所述大带轮固定套装在所述传动轴上,并处于第二轴承远离第二凸轮的一侧;所述传动轴还套装有开口挡圈和轴垫片,所述开口挡圈和轴垫片处于第一轴承远离第一凸轮的一侧;所述传动轴带动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转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分别与泵壳体中的两个滑块为面接触,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快速转动,将旋转势能转化成两个滑块直线运动动能;由于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升程曲面与回程曲面衔接处有过渡曲面,但在高速旋转时与两个滑块滑动接触,从而推动高压输液泵传输液体,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于泵体组件内,简化结构,减弱震动,减小了体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外轮廓曲面截面为螺旋渐开线,且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升程角度、回程角度均为140°,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角度相差140°,所述第一凸轮的上升程是第二凸轮上升程的两倍。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角度相差140°,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交替驱动两个滑块,两个滑块移动交替驱动泵头机构中的第一输液机构和第二输液机构作往复运动,以交替进行输液,且第一输液机构和第二输液机构连通,从而实现对外吸液和输液,传动轴旋转一周则完成一个吸液输液周期。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泵体机构,包括传动组件、直流伺服电机和泵壳体,所述直流伺服电机置于所述泵壳体的一侧,所述泵壳体通过连接板与直流伺服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置于泵壳体内,且其大带轮处于泵壳体的外侧;所述直流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组件的大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传动组件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泵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泵壳体内设置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一一对应处于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一侧,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分别带动其对应的滑块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直流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大带轮进行转动,大带轮带动传动组件转动,传动组件上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分别带动其对应的滑块移动,直流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组件的大带轮距离尽可能地短,并保证直流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和大带轮在同一安装平面上,两个滑块尽可能短的伸出长度;直流伺服电机上设置有解码器,利用解码器精准控制转速,恒定输出扭矩,震动小噪音低。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高压输液泵,包括泵体机构、泵头机构和机箱,所述泵体机构置于所述机箱内,所述泵头机构置于所述机箱的一侧,所述泵体机构与泵头机构连接,所述机箱内对应所述泵体机构的泵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机箱对应泵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垫。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泵体机构驱动泵头机构进行运转,传动效率高;挡板能对泵体机构进行限位,同时能降低泵体机构振动;减震垫能也有效减弱泵体机构的震动;泵头机构单独设置,能更换不同的泵头机构,根据设置不同流速完成不同体积的取样,以及根据送样液体腐蚀性选择耐腐蚀高的泵头机构,提升作业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泵头机构包括设置有内腔的前泵头、设置有穿孔的后泵头和呈中空状的固定柱,所述前泵头、后泵头和固定柱依次连接,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后泵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带穿孔的固定片;所述前泵头、后泵头和固定柱组成的组合体内设置有并列的第一输液机构和第二输液机构,所述第一输液机构和第二输液机构穿过固定片分别与泵体机构的两个滑块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输液机构和第二输液机构通过上接管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泵体机构的两个滑块分别驱动第一输液机构和第二输液机构进行运转,第一输液机构接入液体,将液体通过上接管传输至第二输液机构,第二输液机构将液体进行输出,第一输液机构和第二输液机构交替进行往复运动,提升输液的稳定;同时第一输液机构和第二输液机构能减小泵头机构的体积,较现有的并联结构少两只单向阀,有效减小泵头组件的体积。进一步,所述第一输液机构和第二输液机构结构一致,均包括泵头芯、上阀座、下阀座和固定套,所述泵头芯固定处于前泵头内,所述泵头芯紧贴所述后泵头,所述泵头芯内设置有储液腔,所述上阀座置于前泵头的上端,且其下部向下嵌入前泵头内与泵头芯内的储液腔连通;所述下阀座置于前泵头的下端,且其上部向上嵌入前泵头内与泵头芯内的储液腔连通;所述上阀座和下阀座内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固定套处于固定柱内;所述固定套上套装有呈压缩状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伸入后泵头内通过压片与后泵头的内壁连接,另一端紧贴所述固定套的外环,所述弹簧压紧所述固定套紧贴固定片;所述固定套内设置有柱塞,所述柱塞的一端部穿过压片和后泵头的穿孔伸入泵头芯的储液腔内,其另一端部穿过固定片与滑块连接;所述后泵头对应其穿孔的上端设置有后冲管,所述后冲管与后泵头的穿孔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输液机构和第二输液机构构成双柱塞串联式往复泵结构,较现有的并联结构少两只单向阀,有效减小泵体机构的体积,进而将有单向阀故障导致的故障率降低50%。进一步,所述泵头芯靠近后泵头处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垫片;所述后泵头的穿孔内设置固定有密封垫,所述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传动组件、泵体机构及高压输液泵

【技术保护点】
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105)、第一凸轮(106)、第二凸轮(107)、第一轴承(108)、第二轴承(109)和大带轮(110),所述传动轴(105)上套装有圆柱销(111);所述第一凸轮(106)和第二凸轮(107)均固定套(210)装在传动轴(105)上,所述第一凸轮(106)和第二凸轮(107)分别处于所述圆柱销(111)的两端;所述第一轴承(108)和第二轴承(109)均套装在传动轴(105)上,所述第一轴承(108)处于第一凸轮(106)远离圆柱销(111)的一端,所述第二轴承(109)处于第二凸轮(107)远离圆柱销(111)的一端;所述大带轮(110)固定套(210)装在所述传动轴(105)上,并处于第二轴承(109)远离第二凸轮(107)的一侧;所述传动轴(105)还套装有开口挡圈(112)和轴垫片(219),所述开口挡圈(112)和轴垫片(219)处于第一轴承(108)远离第一凸轮(106)的一侧;所述传动轴(105)带动第一凸轮(106)和第二凸轮(107)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105)、第一凸轮(106)、第二凸轮(107)、第一轴承(108)、第二轴承(109)和大带轮(110),所述传动轴(105)上套装有圆柱销(111);所述第一凸轮(106)和第二凸轮(107)均固定套(210)装在传动轴(105)上,所述第一凸轮(106)和第二凸轮(107)分别处于所述圆柱销(111)的两端;所述第一轴承(108)和第二轴承(109)均套装在传动轴(105)上,所述第一轴承(108)处于第一凸轮(106)远离圆柱销(111)的一端,所述第二轴承(109)处于第二凸轮(107)远离圆柱销(111)的一端;所述大带轮(110)固定套(210)装在所述传动轴(105)上,并处于第二轴承(109)远离第二凸轮(107)的一侧;所述传动轴(105)还套装有开口挡圈(112)和轴垫片(219),所述开口挡圈(112)和轴垫片(219)处于第一轴承(108)远离第一凸轮(106)的一侧;所述传动轴(105)带动第一凸轮(106)和第二凸轮(107)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106)和第二凸轮(107)的外轮廓曲面截面为螺旋渐开线,且第一凸轮(106)和第二凸轮(107)的升程角度、回程角度均为140°,第一凸轮(106)和第二凸轮(107)角度相差140°,所述第一凸轮(106)的上升程是第二凸轮(107)上升程的两倍。3.泵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动组件(101)、直流伺服电机(102)和泵壳体(103),所述直流伺服电机(102)置于所述泵壳体(103)的一侧,所述泵壳体(103)通过连接板与直流伺服电机(102)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组件(101)置于泵壳体(103)内,且其大带轮(110)处于泵壳体(103)的外侧;所述直流伺服电机(102)的输出轴与传动组件(101)的大带轮(110)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传动组件(101)通过第一轴承(108)和第二轴承(109)与泵壳体(103)的内壁连接;所述泵壳体(103)内设置有两个滑块(104),两个所述滑块(104)分别一一对应处于第一凸轮(106)和第二凸轮(107)的一侧,所述第一凸轮(106)和第二凸轮(107)分别带动其对应的滑块(104)移动。4.高压输液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机构(1)、泵头机构(2)和机箱(3),所述泵体机构(1)置于所述机箱(3)内,所述泵头机构(2)置于所述机箱(3)的一侧,所述泵体机构(1)与泵头机构(2)连接,所述机箱(3)内对应所述泵体机构(1)的泵壳体(103)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301),所述机箱(3)对应泵壳体(103)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垫(3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机构(2)包括设置有内腔的前泵头(201)、设置有穿孔的后泵头(202)和呈中空状的固定柱(203),所述前泵头(201)、后泵头(202)和固定柱(203)依次连接,所述固定柱(203)远离所述后泵头(20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带穿孔的固定片(204);所述前泵头(201)、后泵头(202)和固定柱(203)组成的组合体内设置有并列的第一输液机构(205)和第二输液机构,所述第一输液机构(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秦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