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1167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柜,所述保藏柜包括人脸识别系统、门禁系统、试管保存底座、试管监控系统和通信接口,人脸识别系统和试管监控系统通过通信接口和上位机交互;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两个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以同时识别开启保藏柜的两个人,识别成功后通知门禁系统开启保藏柜;所述试管监控系统基于试管保存底座上的感应器、指示灯和RFID阅读区来监控插入的具有RFID标签的试管,并根据预设的试管取用条件判断使用者是否可取用该试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保藏柜在双人双锁的原则上,通过人脸识别和试管监控,使得保藏柜根据安全可靠。

A kind of microbial poison storage cabine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icroorganism bacterium preservation cabinet, said storage cabinet comprises a face recognition system, access control system, a base, tube in vitro preservation monitoring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face recognition system and tube monitoring system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nd PC communication; the face recognition system includes two face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to two people open storage cabinet ident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after the success of open access system notice preservation cabinet; in vitro conservation of sensors, on the base of lights and RFID reading area to monitor the insertion of the RFID tag with the tube based on the tube monitoring system, and according to the preset conditions for deciding whether the tube with the desirable tube. The storage cabinet of the invention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ouble double locks, and the storage cabinet is safe and reliable through face recognition and tube monito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柜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保管和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柜。
技术介绍
微生物菌(毒)种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和战略资源,与生物安全、人类健康、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医学病原微生物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引起人类各种疾病的致病性微生物。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日益得到广泛关注的形势下,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做好保藏管理尤为重要。在疾病预防控制、医学研究、微生物检验、教学等工作中经常使用菌(毒)种。菌(毒)种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对菌(毒)种进行严格管理,特备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需要双人双锁管理。加强菌(毒)种的保藏不仅有利于开眼研究和实验工作,而且也是确保菌毒种安全的前提条件。菌毒种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的潜力,但一旦被窃取、遗失、偷盗,或被恶意使用,也会造成社会恐慌,甚至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发生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因此,菌(毒)种的保藏工作至关重要。菌(毒)种保藏和管理是微生物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的菌毒种保藏柜往往只注重菌毒种的冷藏和管理使用,而较少考虑安全防范等功能,导致一些机构购买了安全柜后还要再通过上铁链等方法以满足双人双锁等要求,有的通过登记记录本来完成菌毒种领用的登记工作,不能确保菌毒种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有人脸识别监控与管理系统的菌毒种保藏柜,可以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使用,或用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保藏,以避免菌毒种丢失对人员或环境带来的生物安全危害。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柜,所述保藏柜包括人脸识别系统、试管监控系统、门禁系统、试管保存底座和通信接口;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设置在保藏柜柜门外侧的第一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二人脸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第一人脸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使用者的人脸图像,所述第二人脸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监督者的人脸图像;所述人脸识别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和人脸识别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人脸模板特征文件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存储了各使用者的人脸模板特征文件及相应的使用权限,以及各监督者的人脸模板特征文件及相应的监督权限;所述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同时采集第一和第二人脸图像,所述人脸识别处理器基于所述数据库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当第一人脸图像匹配于一个使用者且第二人脸图像匹配于一个监督者时,所述人脸识别处理器通知所述门禁系统打开保藏柜柜门;所述门禁系统用于控制保藏柜的电子锁,当门禁系统接收到上述处理器的通知时,控制该电子锁打开;所述试管保存底座上具有多个可插入微生物菌毒种保存试管的插槽,每个插槽设置了可感应试管插入和取出的感应器,且上部边缘具有一个指示灯,底部设置了RFID阅读器,可读取试管底部设置的RFID标签,所述感应器、指示灯和RFID阅读器都连接到保藏柜中的试管监控系统;所述试管监控系统包括试管监控数据库,所述试管监控数据库存储了保藏柜中每一个试管的相关信息,包括:RFID标签号、试管所在的插槽编号、试管中的具体内容、将该试管放入保藏柜的使用者和监督者、试管的取用条件;所述试管的取用条件由存放试管的使用者设置,并且所述试管监控系统在试管被取用时,检查该试管的取用条件是否得到满足;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和试管监控系统通过所述通信接口连接到外部的上位机,以接受上位机的管理,并上传相关日志给所述上位机。进一步地,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在门禁系统开启电子锁后,将识别出的使用者和监督者记录在数据库日志中,同时也发送给所述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也将接收到的使用者和监督者信息记录在上位机的日志中。进一步地,使用者将试管放入保藏柜的过程如下:(1)当使用者需要将试管放入保藏柜时,其将试管插入一个试管保存底座上的一个插槽中,插槽上的感应器在感应到试管的插入后,立即通知所述试管监控系统;(2)所述试管监控系统通过插槽底部的RFID阅读器读取所述试管的RFID标签,获取标签号,然后将标签号通过通信接口发送给所述上位机;(3)所述上位机显示该标签号,并由开启保藏柜的使用者或监督者在上位机上输入试管信息,包括:该试管中的具体内容、该试管的取用条件;所述上位机将该标签号、开启保藏柜的使用者、监督者以及上述输入信息发送给试管监控系统;(4)所述试管监控系统将该试管的相关信息存储在试管监控数据库中;(5)试管监控系统控制相应插槽上的指示灯发出绿光,表示该插槽中的试管保存过程已经完成。进一步地,使用者从保藏柜中取出试管的过程如下:(1)当使用者需要从保藏柜中取出一个试管时,其将试管从其插槽中拔出,插槽上的感应器在感应到试管被取出后,立即通知试管监控系统;(2)所述试管监控系统基于插槽编号从试管监控数据库中获取该试管的相关信息,其中包括该试管的取用条件;(3)所述试管监控系统向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发出请求,获取开启保藏柜的使用者及其使用权限、监督者及其监督权限;(4)所述试管监控系统检查使用者和监督者是否满足该试管的取用条件,如果满足,试管监控系统控制所述插槽上的指示灯熄灭,表示允许取用该试管;如果不满足,试管监控系统控制所述插槽上的指示灯发出红光,表示不允许取用该试管,在指示灯发出红光n秒后,如果使用者没有将原试管插回该插槽,则试管监控系统发出报警,其中n为预设数值;(5)所述试管监控系统将试管被取用的相关信息记录在试管监控数据库的日志中,并同时发送给上位机,由上位机保存在上位机的日志中。进一步地,所述试管取用条件为要求以下公式成立,即R1+WR2≥T;其中,T为该试管的基本权限,W为监督系数,T和W由试管的存放者设置;R1和R2分别是取出该试管时,使用者的使用权限和监督者的监督权限。进一步地,所述上位机可用于修改人脸识别数据库,存入使用者和监督者的人脸模板特征文件,并设置相应的使用权限和监督权限。进一步地,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将开启保藏柜的使用者和监督者信息通过短信通知的形式即时发送给管理员。进一步地,所述试管监控系统将将试管被取用的相关信息通过短信通知的形式即时发送给管理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的保藏柜在双人双锁的原则上,通过人脸识别和试管监控,使得保藏柜更加安全可靠,管理设置更加灵活。【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保藏柜的逻辑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参见附图1,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柜包括人脸识别系统、门禁系统、试管保存底座、试管监控系统和通信接口。所述人脸识别系统用于识别开启保藏柜的人员,根据病原微生物菌毒种需要双人双锁的原则,本专利技术的人脸识别系统包括两个独立的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第一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二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两个人脸图像采集装置都设置于保藏柜柜门外侧,可以同时进行人脸图像采集。本专利技术将开启保藏柜的人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实际使用微生物菌毒种的使用者,第二类是监督使用者操作保藏柜的监督者。与此对应,所述第一人脸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使用者的人脸图像,而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藏柜包括人脸识别系统、试管监控系统、门禁系统、试管保存底座和通信接口;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设置在保藏柜柜门外侧的第一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二人脸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第一人脸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使用者的人脸图像,所述第二人脸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监督者的人脸图像;所述人脸识别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和人脸识别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人脸模板特征文件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存储了各使用者的人脸模板特征文件及相应的使用权限,以及各监督者的人脸模板特征文件及相应的监督权限;所述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同时采集第一和第二人脸图像,所述人脸识别处理器基于所述数据库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当第一人脸图像匹配于一个使用者且第二人脸图像匹配于一个监督者时,所述人脸识别处理器通知所述门禁系统打开保藏柜柜门;所述门禁系统用于控制保藏柜的电子锁,当门禁系统接收到上述处理器的通知时,控制该电子锁打开;所述试管保存底座上具有多个可插入微生物菌毒种保存试管的插槽,每个插槽设置了可感应试管插入和取出的感应器,且上部边缘具有一个指示灯,底部设置了RFID阅读器,可读取试管底部设置的RFID标签,所述感应器、指示灯和RFID阅读器都连接到保藏柜中的试管监控系统;所述试管监控系统包括试管监控数据库,所述试管监控数据库存储了保藏柜中每一个试管的相关信息,包括:RFID标签号、试管所在的插槽编号、试管中的具体内容、将该试管放入保藏柜的使用者和监督者、试管的取用条件;所述试管的取用条件由存放试管的使用者设置,并且所述试管监控系统在试管被取用时,检查该试管的取用条件是否得到满足;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和试管监控系统通过所述通信接口连接到外部的上位机,以接受上位机的管理,并上传相关日志给所述上位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藏柜包括人脸识别系统、试管监控系统、门禁系统、试管保存底座和通信接口;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设置在保藏柜柜门外侧的第一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二人脸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第一人脸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使用者的人脸图像,所述第二人脸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监督者的人脸图像;所述人脸识别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和人脸识别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人脸模板特征文件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存储了各使用者的人脸模板特征文件及相应的使用权限,以及各监督者的人脸模板特征文件及相应的监督权限;所述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同时采集第一和第二人脸图像,所述人脸识别处理器基于所述数据库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当第一人脸图像匹配于一个使用者且第二人脸图像匹配于一个监督者时,所述人脸识别处理器通知所述门禁系统打开保藏柜柜门;所述门禁系统用于控制保藏柜的电子锁,当门禁系统接收到上述处理器的通知时,控制该电子锁打开;所述试管保存底座上具有多个可插入微生物菌毒种保存试管的插槽,每个插槽设置了可感应试管插入和取出的感应器,且上部边缘具有一个指示灯,底部设置了RFID阅读器,可读取试管底部设置的RFID标签,所述感应器、指示灯和RFID阅读器都连接到保藏柜中的试管监控系统;所述试管监控系统包括试管监控数据库,所述试管监控数据库存储了保藏柜中每一个试管的相关信息,包括:RFID标签号、试管所在的插槽编号、试管中的具体内容、将该试管放入保藏柜的使用者和监督者、试管的取用条件;所述试管的取用条件由存放试管的使用者设置,并且所述试管监控系统在试管被取用时,检查该试管的取用条件是否得到满足;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和试管监控系统通过所述通信接口连接到外部的上位机,以接受上位机的管理,并上传相关日志给所述上位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在门禁系统开启电子锁后,将识别出的使用者和监督者记录在数据库日志中,同时也发送给所述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也将接收到的使用者和监督者信息记录在上位机的日志中。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柜,其特征在于,使用者将试管放入保藏柜的过程如下:(1)当使用者需要将试管放入保藏柜时,其将试管插入一个试管保存底座上的一个插槽中,插槽上的感应器在感应到试管的插入后,立即通知所述试管监控系统;(2)所述试管监控系统通过插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