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要求2001.10.11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0/329012的优先权。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末形式的聚烯烃组合物,包含(i)可交联的乙烯基硅烷接枝的烯烃共聚物的混合物,任选地含有结晶聚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和(ii)含有固化或交联催化剂的交联的乙烯基硅烷接枝的烯烃共聚物;上述混合物任选地含有结晶聚烯烃粉末。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备这些聚烯烃粉末的方法,以及使用这些粉末的应用。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由这些聚烯烃粉末制成的发泡和不发泡的层压制品。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备这些层压制品的方法。汽车内部覆盖层由多种技术生产,包括真空模塑和压延或挤出片材的热成型。如果模具具有尖角或高度拉伸(deep draw)的区域,那么这些模塑方法将导致这些位置的材料变薄并明显损失颗粒纹理(graintexture)。真空成型的片材在冷却后,还可能残留有成型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模塑应力,当在随后的后发泡(back-foaming)步骤中再加热时,引起这些应力释放。这又可能引起收缩和尺寸稳定性的问题。这些应力区域还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表层老化而出现裂纹。不易于出现这些问题的一种备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烯烃粉末,包含约(A)90-约95wt%的第一粉末混合物,其包含:(i)约60-约99.9wt%的密度低于约0.91g/cm↑[3]的至少一种可交联的硅烷接枝的烯烃共聚物粉末,和(ii)约0.1-约40wt%的至少一种可交联的 硅烷接枝的结晶聚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粉末;和(B)5-约10wt%的第二粉末混合物,其包含:(i)约98-约99.9wt%的硅烷接枝的交联的烯烃共聚物粉末,其具有至少约10%的凝胶含量,和(ii)约0.1wt%-约2wt%的固化催化剂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H克里,TE克莱菲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杜邦陶氏弹性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