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系统及逆变焊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0527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焊弧逆变电源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系统及逆变焊机,其中,散热系统包括壳体、与壳体连接的风机、设于壳体内且与风机相对并形成有散热通道以对逆变器件散热的散热器以及设于散热器和壳体之间且用于遮挡散热器的挡风组件;壳体上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处连接有与风机配合且用于阻隔外界杂质进入风机内的防护件;挡风组件上开设有与散热器相对应的避让口;逆变器件通过避让口固定于散热器上以使得散热器将逆变器件的热量导出并通过散热通道进行散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系统,散热效果好,同时,可防止在强迫风冷时灰尘、水蒸气金属粉末等杂质会被气流带进设备,从而起到三防的作用,延长了逆变焊接的使用寿命。

Heat radiation system and inverter weld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rc welding inverter power supply,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cooling system and inverter weld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he cooling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of the fan casing, and the fan and the relative and the formation of a cooling channel in the inverter device cooling radiator, radiator and shell and used for shielding radiator wind components; shell is provided with the air inlet, the air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an with external impurities into the protective barrier and for a fan in the wind;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corresponding radiator to avoid opening; the inverter device by avoiding mouth fixed to the radiator so that the radiator will heat the inverter device and the cooling by cooling channel. The cooling system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the cooling effect is good, at the same time, and can prevent the dust and water vapor in the forced air cooling of metal powder and other impurities will be brought into the air equipment, so that the three effect,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welding i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系统及逆变焊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焊弧逆变电源的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系统及逆变焊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逆变与整流是两个相反的概念,整流是把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的过程,而逆变则是把直流电改变为交流电的过程,采用逆变技术的弧焊电源称为逆变焊机。其中,逆变器采用移相全桥谐振电路,并接入谐振电感和谐振电容来实现软开关。然而,逆变器的每个器件在工作时都会产生热损耗,这个损耗会使器件温度升高,高的温度会使器件工作不稳定,工作时间减短,甚至立即造成损坏。因此,需要配套优良的散热系统。现有的逆变焊机都是采取强制性风冷,但是忽略了利用风冷带来的不良后果。比如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如大型建造工地,沿海),灰尘、金属粉末等杂质随着风机吹入依附在逆变器的功率器件表面造成高压短路,从而损坏功率器件,同样空气中雨水、水蒸气、酸碱性空气的流入也会加速逆变器件与逆变电源的中枢系统(控制板)的腐蚀与短路损坏,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系统,旨在解决传统的逆变焊机存在的散热时易进入灰尘、水分以及金属粉末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散热系统,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的风机、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风机相对并形成有散热通道以对逆变器件散热的散热器以及设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壳体之间且用于遮挡所述散热器的挡风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连接有与所述风机配合且用于阻隔外界杂质进入所述风机内的防护件;所述挡风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散热器相对应的避让口;所述逆变器件通过所述避让口固定于所述散热器上以使得所述散热器将所述逆变器件的热量导出并通过所述散热通道进行散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挡风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散热器的一侧的第一挡风板、设于所述散热器的另一侧的第二挡风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挡风板和所述第二挡风板的上端的中隔板;所述第一挡风板和所述第二挡风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所述中隔板与所述壳体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容纳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风板和所述第二挡风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挡风板包括与所述散热器连接且用于开设所述避让口的第一连接部、沿着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朝向所述壳体内弯折且用于收容所述风机的第二连接部以及沿着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壳体外弯折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有供线缆穿过的第一连接孔。进一步地,第一挡风板、所述第二挡风板和所述中隔板均采用电解板。进一步地,所述防护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风机的风机固定板、扣合于所述风机固定板上的外罩壳以及设于所述风机固定板和所述外罩壳之间的防尘罩;所述外罩壳包括与所述风机相对的第一侧面以及由所述第一侧面朝向所述风机的一侧延伸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多个百叶窗式通风叶板,所述通风叶板朝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侧面上且位于所述外罩壳的底部开设有孔。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散热体相对设置的第二散热体;所述第一散热体与所述第二散热体配合以在所述第一散热体和所述第二散热体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体上设有多条第一散热槽,所述第二散热体上设有多条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和所述第二散热槽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散热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挡风组件之间以对所述散热器绝缘的绝缘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体上的第一绝缘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散热体上的第二绝缘板、覆盖于所述第一散热体和所述第二散热体的上端面的第三绝缘板以及覆盖于所述第一散热体和所述第二散热体的下端面的第四绝缘板;所述第一绝缘板和/或所述第二绝缘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散热器连接;所述紧固件上套设有绝缘垫圈。进一步地,所述逆变器件包括连接于所述散热器的一侧的一次整流器、电连接于所述一次整流器处的全桥逆变器、与所述全桥逆变器电连接的主变压器、与所述主变压器电连接且设于所述散热器的另一侧的二次整流器以及与所述二次整流器电连接且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的电抗器;所述二次整流器处电连接有电源输出件,所述挡风组件上设有供电源输出件穿过的第二连接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焊机,包括如前所述的散热系统。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的风机、散热器、挡风组件以及防护件,空气中的冷空气经过风机,由于壳体内的散热器形成有一个密封狭小的散热通道,从而提高空气流动速度,同时,挡风组件和防护件可防止在强迫风冷时灰尘、水蒸气、金属粉末等杂质会被气流带进设备,而滋生内部污染或照成高压短路,从而起到三防的作用,因此,可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并利用壳体内在散热通道内快速流动的气流带走逆变器件所产生的热量,而完成逆变器件的散热过程,使得逆变焊机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逆变焊机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系统的第一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系统的风机和防护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系统的外罩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系统的散热器的爆炸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系统的散热器设置的二次整流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壳体,10-容纳腔,11-顶盖,12-右侧盖,13-底壳,14-前面板,141-百叶窗加强筋,15-前壳,151-塑壳百叶窗,152-控制铁板,16-左侧盖,17-后壳,18-把手,2-风机,21-风机固定板,211-连接肋,22-防尘罩,221-防尘主体,222-网状过滤部,223-连接缺口,23-外罩壳,231-第一侧面,2311-通风叶板,232-第二侧面,2321-孔,3-散热器,31-第一散热体,311-第一散热槽,3111-第一延伸壁,32-第二散热体,321-第二散热槽,3211-第二延伸壁,3212-扰流凸起,33-散热通道,34-绝缘连接槽,341-凸出部,4-绝缘组件,41-散热器支架,42-绝缘垫圈,43-第一绝缘板,431-第一掏空部,44-第二绝缘板,441-第二掏空部,45-第三绝缘板,46-第四绝缘板,5-挡风组件,51-第一挡风板,511-第一连接部,5111-第一避让口,512-第二连接部,513-第三连接部,5131-第一连接孔,52-第二挡风板,521-第二连接孔,522-第二避让口,53-中隔板,6-一次整流器,61-全桥逆变器,7-主变压器,8-二次整流器,81-空气开关,82-电源输出件,9-电抗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散热系统及逆变焊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的风机、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风机相对并形成有散热通道以对逆变器件散热的散热器以及设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壳体之间且用于遮挡所述散热器的挡风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连接有与所述风机配合且用于阻隔外界杂质进入所述风机内的防护件;所述挡风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散热器相对应的避让口;所述逆变器件通过所述避让口固定于所述散热器上以使得所述散热器将所述逆变器件的热量导出并通过所述散热通道进行散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的风机、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风机相对并形成有散热通道以对逆变器件散热的散热器以及设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壳体之间且用于遮挡所述散热器的挡风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连接有与所述风机配合且用于阻隔外界杂质进入所述风机内的防护件;所述挡风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散热器相对应的避让口;所述逆变器件通过所述避让口固定于所述散热器上以使得所述散热器将所述逆变器件的热量导出并通过所述散热通道进行散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散热器的一侧的第一挡风板、设于所述散热器的另一侧的第二挡风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挡风板和所述第二挡风板的上端的中隔板;所述第一挡风板和所述第二挡风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所述中隔板与所述壳体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容纳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和所述第二挡风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挡风板包括与所述散热器连接且用于开设所述避让口的第一连接部、沿着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朝向所述壳体内弯折且用于收容所述风机的第二连接部以及沿着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壳体外弯折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有供线缆穿过的第一连接孔。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所述第二挡风板和所述中隔板均采用电解板。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风机的风机固定板、扣合于所述风机固定板上的外罩壳以及设于所述风机固定板和所述外罩壳之间的防尘罩;所述外罩壳包括与所述风机相对的第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静王新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力科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