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江辉专利>正文

气动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429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差速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差速器,包括壳体以及底壳,底壳与壳体盖合后形成一个腔体,腔体内的下侧设有伞形齿轮一、上侧设有伞形齿轮二,伞形齿轮一与伞形齿轮二之间的腔体内均布有至少两个行星轮,伞形齿轮一外圈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啮合齿一,腔体内设有扩颈腔,扩颈腔的内腔壁上设有直齿一,扩颈腔内设有锁圈,锁圈的外圈侧壁上设有直齿二、内圈侧壁上设有啮合齿二;壳体上均布有若干个导向孔,每个导向孔内设有推杆,壳体的上侧安装有驱动推杆的气动推动装置。优点是:制造成本较低,良品率极高,结构相对简单,制造极为容易,而且使得差速器的使用寿命增长,大量节省了制造材料,经济性能高,工作时安装可靠。

Pneumatic differentia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ifferential,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pneumatic differential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d a bottom shell, a bottom shell and shell cover to form a cavity, the lower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bevel gear, is provided with a bevel gear two, at least two planetary gears are bevel gear and an umbrella cloth between the two gear cavity, with a plurality of teeth of a uniform bevel gear outer ring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extended neck cavity, the inner wall of expanding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straight tooth, expanding neck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lock ring, the outer side wall of the lock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wall, two straight tooth a gear two; a plurality of guide holes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on the shell, each guide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push rod, an upper side of the case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push rod pneumatic driving device. The advantages are: low cost, high yield, simple structure, easy to manufacture, but also makes the differential growth of the service life, save a lot of material, high economic performance, reliable installation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差速器
本技术涉及差速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差速器。
技术介绍
汽车在行驶中,车轮对路面的相对运动有两种状态——滚动和滑动,其中滑动又分为滑转和滑移两种。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直行时,因两侧车轮在同一时间内移过的曲线距离不同,如果两侧驱动轮仅用一根刚性轴驱动,则二者角速度必然相等,必有一侧车轮边滚动边滑移,另—侧车轮边滚动边滑转,而车轮对地面的滑动,将使汽车转向困难,动力消耗增加,加速传动易使某些零件和轮胎磨损。所以,应尽可能避免产生之,目前的差速器大都是由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通过一个差速齿轮系统——差速器分别驱动汽车的两侧半轴和驱动轮来解决此问题。目前传统的气动差速器结构较为复杂,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的下端口配合盖合的底壳,底壳与壳体盖合后形成一个腔体,腔体内的下侧设有伞形齿轮一、上侧设有伞形齿轮二,伞形齿轮一与伞形齿轮二相对的端面上设有斜齿轮,伞形齿轮一与伞形齿轮二之间的腔体内均布有至少两个分别与伞形齿轮一和伞形齿轮二的斜齿轮啮合传动的行星轮,伞形齿轮一外圈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啮合齿一,腔体内与伞形齿轮一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扩颈腔,扩颈腔的内腔壁上设有直齿一,扩颈腔内设有锁圈,锁圈的外圈侧壁上设有与直齿一相啮合传动的直齿二、内圈侧壁上设有轴向位移至啮合齿一处时可与啮合齿一相啮合的啮合齿二;在锁圈和底壳的内端面之间设有活塞,底壳上设有与扩颈腔连通的气孔,通过气孔向内鼓气时活塞则推动锁圈与伞形齿轮一啮合。那么这种结构在制造工艺上相对来说极为复杂,而且次品率极高,制造成本也非常的高,另外将活塞内置的这种结构,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不可预料的故障,包括活塞推动无力或者推动不到位等等,造成差速器整体的使用寿命缩短,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制造材料的浪费,经济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较低,良品率极高,结构相对简单,制造极为容易,而且使得差速器的使用寿命增长,大量节省了制造材料,经济性能高,工作时安装可靠的气动差速器。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差速器,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的下端口配合盖合的底壳,底壳与壳体盖合后形成一个腔体,腔体内的下侧设有伞形齿轮一、上侧设有伞形齿轮二,伞形齿轮一与伞形齿轮二相对的端面上设有斜齿轮,伞形齿轮一与伞形齿轮二之间的腔体内均布有至少两个分别与伞形齿轮一和伞形齿轮二的斜齿轮啮合传动的行星轮,伞形齿轮一外圈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啮合齿一,腔体内与伞形齿轮一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扩颈腔,扩颈腔的内腔壁上设有直齿一,扩颈腔内设有锁圈,锁圈的外圈侧壁上设有与直齿一相啮合传动的直齿二、内圈侧壁上设有轴向位移至啮合齿一处时可与啮合齿一相啮合的啮合齿二;壳体上均布有由上至下穿过壳体与扩颈腔相通的若干个导向孔,每个导向孔内设有上端伸出导向孔外、下端可伸至扩颈腔内的可推动锁圈位移至啮合齿一处的推杆,壳体的上侧安装有驱动推杆的气动推动装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圈的下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槽一,底壳的内端面上设有与定位槽一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定位槽二,相对应的定位槽一和定位槽二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动推动装置的结构为:壳体的上侧安装有缸体,缸体的内腔内设有可沿缸体的内腔轴向位移的活塞环,缸体的下侧设有推送块,推送块上设有与缸体的内腔的形状相匹配的顶块,顶块伸至缸体的内腔内可与活塞环接触,缸体上设有可向缸体的内腔内送气的气孔,推送块的下侧设有与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活塞环向下位移可推动顶块带动推送块向下位移,使得固定板带动推杆向下顶动使锁圈位移至啮合齿一处与啮合齿二相啮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和推送块之间设有平面轴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缸体的上端面的中部向下凹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由上至下安装有压板、平面轴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孔的上端设有扩颈孔,推杆的上端设有扩颈部,扩颈部可在扩颈孔内轴向位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将气缸推动结构进行外置,使气动推动装置通过推杆推动扩颈腔内的锁圈工作,这样就减少了产品的故障率,而且本产品相对于传统的气动差速器制造成本较低,良品率极高,结构相对简单,制造极为容易,而且使得差速器的使用寿命增长,大量节省了制造材料,经济性能高,工作时安装可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气动差速器,包括壳体10以及与壳体10的下端口配合盖合的底壳11,底壳11与壳体10盖合后形成一个腔体,腔体内的下侧设有伞形齿轮一12、上侧设有伞形齿轮二13,伞形齿轮一12与伞形齿轮二13相对的端面上设有斜齿轮14,伞形齿轮一12与伞形齿轮二13之间的腔体内均布有至少两个分别与伞形齿轮一12和伞形齿轮二13的斜齿轮啮合传动的行星轮14,伞形齿轮一12外圈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啮合齿一,腔体内与伞形齿轮一12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扩颈腔15,扩颈腔15的内腔壁上设有直齿一,扩颈腔15内设有锁圈16,锁圈16的外圈侧壁上设有与直齿一相啮合传动的直齿二、内圈侧壁上设有轴向位移至啮合齿一处时可与啮合齿一相啮合的啮合齿二;壳体10上均布有由上至下穿过壳体10与扩颈腔15相通的若干个导向孔,每个导向孔内设有上端伸出导向孔外、下端可伸至扩颈腔内的可推动锁圈16位移至啮合齿一处的推杆17,壳体10的上侧安装有驱动推杆17的气动推动装置。其中,导向孔的上端设有扩颈孔,推杆17的上端设有扩颈部,扩颈部可在扩颈孔内轴向位移。上述中的锁圈16的下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槽一,底壳11的内端面上设有与定位槽一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定位槽二,相对应的定位槽一和定位槽二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8。气动推动装置的结构为:壳体10的上侧安装有缸体19,缸体19的内腔内设有可沿缸体19的内腔轴向位移的活塞环20,缸体19的下侧设有推送块21,推送块21上设有与缸体19的内腔的形状相匹配的顶块22,一般情况下,缸体的内腔为环形的内腔,则顶块也为环形的顶块,顶块22伸至缸体19的内腔内可与活塞环20接触,缸体19上设有可向缸体19的内腔内送气的气孔,推送块21的下侧设有与推杆17的上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板24,活塞环23向下位移可推动顶块22带动推送块21向下位移,使得固定板24带动推杆17向下顶动使锁圈16位移至啮合齿一处与啮合齿二相啮合。其中,固定板24和推送块21之间设有平面轴承25;缸体19的上端面的中部向下凹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由上至下安装有压板23、平面轴承25。本实施例中,缸体内在被鼓入气后,气压带动活塞环向下位移,进而推动顶块带动推送块向下位移,紧接着推动平面轴承、固定块向下,固定块则带动推杆向下运动推动锁圈向下位移,使锁圈与伞形齿轮一啮合;在缸体内不再鼓入气时,复位弹簧则带动上述的结构复位。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气动差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差速器,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的下端口配合盖合的底壳,底壳与壳体盖合后形成一个腔体,腔体内的下侧设有伞形齿轮一、上侧设有伞形齿轮二,伞形齿轮一与伞形齿轮二相对的端面上设有斜齿轮,伞形齿轮一与伞形齿轮二之间的腔体内均布有至少两个分别与伞形齿轮一和伞形齿轮二的斜齿轮啮合传动的行星轮,其特征在于:伞形齿轮一外圈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啮合齿一,腔体内与伞形齿轮一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扩颈腔,扩颈腔的内腔壁上设有直齿一,扩颈腔内设有锁圈,锁圈的外圈侧壁上设有与直齿一相啮合传动的直齿二、内圈侧壁上设有轴向位移至啮合齿一处时可与啮合齿一相啮合的啮合齿二;壳体上均布有由上至下穿过壳体与扩颈腔相通的若干个导向孔,每个导向孔内设有上端伸出导向孔外、下端可伸至扩颈腔内的可推动锁圈位移至啮合齿一处的推杆,壳体的上侧安装有驱动推杆的气动推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差速器,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的下端口配合盖合的底壳,底壳与壳体盖合后形成一个腔体,腔体内的下侧设有伞形齿轮一、上侧设有伞形齿轮二,伞形齿轮一与伞形齿轮二相对的端面上设有斜齿轮,伞形齿轮一与伞形齿轮二之间的腔体内均布有至少两个分别与伞形齿轮一和伞形齿轮二的斜齿轮啮合传动的行星轮,其特征在于:伞形齿轮一外圈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啮合齿一,腔体内与伞形齿轮一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扩颈腔,扩颈腔的内腔壁上设有直齿一,扩颈腔内设有锁圈,锁圈的外圈侧壁上设有与直齿一相啮合传动的直齿二、内圈侧壁上设有轴向位移至啮合齿一处时可与啮合齿一相啮合的啮合齿二;壳体上均布有由上至下穿过壳体与扩颈腔相通的若干个导向孔,每个导向孔内设有上端伸出导向孔外、下端可伸至扩颈腔内的可推动锁圈位移至啮合齿一处的推杆,壳体的上侧安装有驱动推杆的气动推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圈的下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槽一,底壳的内端面上设有与定位槽一数量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江辉张美富
申请(专利权)人:林江辉张美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