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953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其包括壳体、机架以及推杆组件;所述壳体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壳体内侧连接所述机架,且所述壳体能够绕所述机架周向转动;所述推杆组件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推杆组件竖直设于行走机构上,所述推杆组件的推杆连接所述机架的底部;通过控制各个推杆组件,实现所述壳体的倾斜以致所述壳体与地面部分接触或实现所述壳体的提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与地面产生的摩擦力作为驱动源,节省成本、结构简单;壳体底端不与地面始终平行接触摩擦,行走机构所受的行驶阻力小。

Forage pushing device based on friction following ro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 particular to a servo rotary forage pushing device based on friction,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frame and a push rod assembly; cross section of the shell is circular, the inner side of the casing is connected to the frame, and the shell can rotate around the circum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frame; the push rod assembly is at least two, each of the push rod assembly in vertical walking mechanism, push the push rod assembly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frame; through the control of each push rod assembly, tilt the housing so that the housing and the ground contact part of the shell or upgrad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friction force generated with the ground as the driving source, saves cost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does not touch and rub with the ground in parallel, and the running resistance of the walking mechanism is sm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
技术介绍
室内圈养牲畜,特别是依托大型饲养场圈养,是现代畜牧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在饲喂过程中,由于牲畜会就近进食饲草,且进食过程中头部的前伸和移动使得草料发生位移并逐渐远离围栏,导致较远的饲草无法被取食,从而造成草料的严重浪费。现阶段,采用人工驾驶机器或使用手工工具推送饲草是普遍的解决方法。这种方法成本较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较低。因此,设计、生产适合的推送设备,用于及时地推送饲草,是现代化畜牧养殖技术应用的关键之一。目前针对饲草推送设备已有相关的研发,按照推送方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轮式、铲式和自转式。轮式推送设备可以与多数农用机械结合使用,在作业过程中,轮缘与饲草挤压接触,通过轮子的旋转完成饲草推送任务。但由于该设备可能受到应用环境限制,不能在较小的饲养场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铲式饲草推送设备根据推送装置的安装位置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对场地原有设施进行改造,增加自动化推送设备完成推送任务,另一种是与行走作业机械配合来完成推送任务。但这种设备不仅可能增加改造的工程量,而且在作业过程中推送路径固定、功率恒定,饲草投放量必须由推送最大面积和最大功率决定,有些则需要人工操作。自转式推送设备如荷兰JOZ公司生产的ButlerGold,通过安装在Y轴上的螺旋装置,通过旋转将饲草推向围栏处,完成推送任务。中国农业大学的吴刚等人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736718.7的“一种饲草推送装置”,其利用驱动电机作为驱动源,与齿轮和内齿圈构成的旋转推送机构结合,实现饲草的推送。但是其工作方式属于主动推送,需要安装驱动电机和电源,成本相对较高,结构相对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该装置能够降低成本,且其结构简单、行驶阻力小,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同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包括壳体、机架以及推杆组件;所述壳体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壳体内侧连接所述机架,且所述壳体能够绕所述机架周向转动;所述推杆组件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推杆组件竖直设于行走机构上,所述推杆组件的推杆连接所述机架的底部;通过控制各个推杆组件,实现所述壳体的倾斜以致所述壳体与地面部分接触或实现所述壳体的提升。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上部壳体和连接上部壳体的下部壳体,所述下部壳体由橡胶材料制成。其中,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下部壳体通过覆盖板连接。其中,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环形轨道,所述机架的外端设有至少两个轨道轮,每个所述轨道轮均与所述环形轨道配合。其中,所述机架呈T型设置,T型的所述机架的三个外端均设有轨道轮,每个所述轨道轮均与所述环形轨道配合。其中,所述环形轨道焊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其中,所述推杆组件的推杆通过斜顶滑座与所述机架连接。其中,所述推杆组件为三个,三个所述推杆组件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其中,所述推杆组件的底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行走机构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推杆组件为电动推杆。(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本技术采用与地面产生的摩擦力作为驱动源,无需安装驱动电机和电源,节省成本、结构简单,续航时间更长,可实现全天候值班;在推送过程中,壳体底端环形平面与地面成一定角度,为部分面接触,不与地面始终平行接触摩擦,因此行走机构所受的行驶阻力小,能够达到饲料推送的工作要求。本技术能降低生产成本和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且不需要对饲养场的设施进行改造;2、本技术的壳体下端采用橡胶材料,实现壳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利于实现回转运动,进而推动饲草;采用轨道轮与环形滑道的配合,能够实现壳体绕其内侧的机架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的左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机架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斜顶滑座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旋转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越障爬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上部壳体;1-2:下部壳体;2:机架;3:推动组件;4:行走机构;5:覆盖板;6:环形轨道;7:轨道轮;8:斜顶滑座;9: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该装置能够降低成本,且其结构简单、行驶阻力小,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同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包括壳体1、机架2以及推杆组件3;其中,壳体1的截面为圆形,壳体1内侧连接机架2,且壳体1能够绕机架2周向转动;推杆组件3至少为两个,每个推杆组件3竖直设于行走机构4上,推杆组件3的推杆连接机架2的底部;通过控制各个推杆组件3,实现壳体1的倾斜以致壳体1与地面部分接触或实现壳体1的提升。本技术的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在行走机构4带动机架2和壳体行进过程中,控制设置于行走机构4上的各个推杆组件3的推杆的伸长量,使得机架2带动壳体1倾斜或是使得机架2带动壳体1提升,即增大壳体1底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各个推杆组件3在行走机构4上的布置,应当保证通过控制各个推杆组件3的推杆处于不同的伸长量时,壳体1倾斜的方向与行进方向保持垂直,以此在各个推杆组件3的作用下,壳体1向垂直于行进方向的方向倾斜,以致壳体1与地面会部分接触,由于行进过程中,壳体1与地面的接触会产生摩擦力,从而带动壳体1绕机架2进行周向的转动,即壳体1绕其轴线进行旋转,即可实现对周围饲草的推送,可以理解的是,该装置在作业过程中,壳体1向饲草需要被推送的方向倾斜,使得壳体1与地面部分接触产生摩擦力,从而带动壳体1旋转;通过控制各个推杆组件3的推杆进行不同伸长,能够在带动机架2以及与机架2连接的壳体3的整体的上升,即拉大了壳体3的底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这样在爬坡或是遇到障碍的情况下,利于行走机构4带动机架2及壳体1的整体前进。通过控制各个推杆组件3的推杆的伸长量,能够改变机架2的倾斜角度,即当各个推杆组件3的推杆的伸长量不同时,机架2产生倾斜,由于机架2连接可绕机架2周向转动的壳体3,从而壳体1也会相应的倾斜,改变了壳体1最低点相对地面的距离,壳体1进一步倾斜的过程中,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机架以及推杆组件;所述壳体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壳体内侧连接所述机架,且所述壳体能够绕所述机架周向转动;所述推杆组件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推杆组件竖直设于行走机构上,所述推杆组件的推杆连接所述机架的底部;通过控制各个推杆组件,实现所述壳体的倾斜以致所述壳体与地面部分接触或实现所述壳体的提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机架以及推杆组件;所述壳体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壳体内侧连接所述机架,且所述壳体能够绕所述机架周向转动;所述推杆组件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推杆组件竖直设于行走机构上,所述推杆组件的推杆连接所述机架的底部;通过控制各个推杆组件,实现所述壳体的倾斜以致所述壳体与地面部分接触或实现所述壳体的提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部壳体和连接上部壳体的下部壳体,所述下部壳体由橡胶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下部壳体通过覆盖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随动回转的饲草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环形轨道,所述机架的外端设有至少两个轨道轮,每个所述轨道轮均与所述环形轨道配合。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彧李景行李宝胜周秀芳常艺菲吴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