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87136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0:58
一种汽车空调装置,包括上端壳、下端壳和腔壳,还包括散热装置和冷凝装置,所述的散热装置和冷凝装置分别位于所述上端壳、下端壳和腔壳的内部,所述的上端壳与腔壳之间设置有多组卡件,所述的卡件通过C型卡扣卡接,所述的上端壳、下端壳和腔壳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的下端壳前侧设置有空调出风口,上端壳与腔壳之间设置有多组卡件,方便上端壳与腔壳之间的固定以及拆卸,且二者之间通过C型卡扣卡接,方便拆卸且在固定状态下稳固状态更好,通过散热装置和冷凝装置可分别进行相应的加热和制冷,并通过空调出风口进行出风。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A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including upper shell,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cavity, also includes a cooling device and a condensing device, internal cooling device and the condensing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position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lower shell, shell and shell cavity, a plurality of cards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cavity of the shell. The card through the C type buckle clamp,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the inner shell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an, the front end of the shell is arranged in the air outlet, a plurality of fasten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cavity between the shell and the shell,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cavity is fixed dismounted, and the two by C type buckle clamping,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steady state in fixed state, the cooling device and a condensing device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heating and cooling, and the air outlet of the w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空调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空调作为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的一种重要部件已被广大汽车制造企业及消费者所认可,目前在国内,国产轿车空调装置率已接近100%,在其它车型上的装置率也在逐年提高,汽车空调装置已成为汽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功能部件。公告号为CN201680526U的中国专利,一种汽车空调装置及其机壳及其防止结露构造,涉及具有防止结露构造的汽车空调装置机壳。其中,防止结露构造由汽车空调装置机壳的基板和肋筋构成,肋筋是沿机壳基板向外表面凸伸的立面,该肋筋与基板垂直或成预设角度。汽车空调装置中,机壳表面设置防止结露构造。该案设置的防止结露构造适合配置在汽车空调装置的机壳上,形成一体成型的具有防止结露构造的机壳,不需要加置隔热材料,就可防止壳体内的低温传到壳体外部,从而有效抑制汽车空调装置的结露现象,不仅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还有利于材料回收再利用,更为环保。但是,此种汽车空调装置的壳体采用一体设置,当汽车空调装置内部有设备损坏不工作时,不方便工作人员对内部设备进行检修替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装置,方便拆卸且在固定状态下稳固状态更好,通过散热装置和冷凝装置可分别进行相应的加热和制冷,并通过空调出风口进行出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空调装置,包括上端壳、下端壳和腔壳,还包括散热装置和冷凝装置,所述的散热装置和冷凝装置分别位于所述上端壳、下端壳和腔壳的内部,所述的上端壳与腔壳之间设置有多组卡件,所述的卡件通过C型卡扣卡接,所述的上端壳、下端壳和腔壳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的下端壳前侧设置有空调出风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端壳与腔壳之间设置有多组卡件,方便上端壳与腔壳之间的固定以及拆卸,且二者之间通过C型卡扣卡接,方便拆卸且在固定状态下稳固状态更好,通过散热装置和冷凝装置可分别进行相应的加热和制冷,并通过空调出风口进行出风。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散热装置在与腔壳连接处设置有泡沫软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泡沫软条可对散热装置与腔壳之间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二者之间硬接触。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腔壳在远离空调出风口一侧设置有第二风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风叶能够达到引流的作用,可使气流吹到预定的方向。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风叶通过中间轴设置在腔壳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中间轴达到对第二风叶固定的目的。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冷凝装置与腔壳的接触部设置有泡沫软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泡沫软条可对冷凝装置与腔壳之间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二者之间硬接触。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冷凝装置与下端壳的接触部设置有泡沫软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泡沫软条可对冷凝装置与下端壳之间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二者之间硬接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端壳与腔壳之间设置有多组卡件,方便上端壳与腔壳之间的固定以及拆卸,且二者之间通过C型卡扣卡接,方便拆卸且在固定状态下稳固状态更好,通过散热装置和冷凝装置可分别进行相应的加热和制冷,并通过空调出风口进行出风,散热装置在与腔壳连接处设置有泡沫软条,通过泡沫软条可对散热装置与腔壳之间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二者之间硬接触,所述的腔壳在远离空调出风口一侧设置有第二风叶,第二风叶能够达到引流的作用,可使气流吹到预定的方向,所述的第二风叶通过中间轴设置在腔壳上,通过中间轴达到对第二风叶固定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汽车空调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C型卡扣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空腔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二空腔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端壳;2、腔壳;3、下端壳;4、第一管口;5、第二管口;6、支架;7、第一电机;8、卡件;9、卡扣;91、挂接部;92、扣紧部;10、出风口;11、圆形平台;12、通水管;13、散热装置;14、泡沫软条;15、第二风叶;16、中间轴;17、第一支杆;18、第二电机;19、连轴;20、第二支杆;21、螺母;22、隔板;23、风机;24、冷凝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汽车空调装置,参照附图1所示其结构示意图,汽车空调装置包括外壳和底座。外壳包括上端壳1、腔壳2和下端壳3,上端壳1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两根长方形管口,第一管口4可卡接汽车内其他设备用来固定放置汽车空调装置,第二管口5为汽车进行除霜出风口;上端壳1顶部中间位置向内凹陷形成U型空洞,U型空洞中间通过支架6设置有第一电机7用于给内部设备提供动力使其工作,第一电机7固定设置在支架6上;上端壳1与腔壳2之间设置有多组卡件8,每组卡件8通过C型卡扣9卡接使上端壳1与腔壳2之间紧固连接;腔壳2设置在汽车空调装置的中部,用来将内部冷凝装置24和散热装置13分隔在不同的空间;腔壳2与下端壳3之间设置有多组卡件8,每组卡件8之间通过C型卡扣9卡接使腔壳2与下端壳3紧固连接,在腔壳2与下端壳3的左侧之间设置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连接内部第二风叶15,可控制第二风叶15的转向;下端壳3前侧设置有空调出风口10,可实现对车内环境吹冷风或热风,下端壳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底座为两个圆形平台11分别设置在下端壳底部两侧,每个底座中间贯穿设置与通水管12,通水管12连接内部设备,可将内部的冷凝装置24循环制冷产生的水蒸气通过通水管12排出。C型卡扣9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2所示,C型卡扣9为不锈钢材料,其呈片状结构,一端向内弯折为挂接部91,另一端向外弯折为扣紧部92,当使用C型卡扣9时,先将挂接部91挂接卡件8,扣紧部92卡紧卡件8实现上端壳1与腔壳2或腔壳2与下端壳3之间的紧密连接;当需要对内部装置内部进行检修时,可通过扳动C型卡扣9的扣紧部92将卡扣9取下,进而可实现汽车空调装置的外壳拆卸对其内部进行检修,方便简捷,实用性强。第一空腔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3所示,第一空腔内设置有散热装置13,散热装置13与腔壳2卡接,散热装置13在与腔壳2卡接处设置有泡沫软条14防止散热装置13与腔壳2直接接触磨损;腔壳2在远离空调出风口10一侧设置有第二风叶15,第二风叶15通过中间轴16设置在腔壳2上,中间轴16一端贯穿腔壳2向外延伸有第一支杆17,中间轴16通过动力装置实现转动,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18、连轴19和第二支杆20,第二电机18通过螺母21设置在腔壳2和下端壳3侧壁上,第二支杆20与第二电机18相连,第一支杆17与第二支杆20通过连轴19转动连接,第二电机18控制第二支杆20的转动进而通过连轴19带动第一支杆17转动,实现第二风叶15的转动。第二空腔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4所示,第二空腔由隔板22分成两部分,其中靠近空调出风口10的空腔内设置有两个风机23;远离空调出风口10的空腔内插接有冷凝装置24,冷凝装置24高于隔板22设置,使第二空腔内留有一定的空间实现第二空腔内空气的流动,冷凝装置24与腔壳2和下端壳3相接触处设置有泡沫软条14防止冷凝装置24直接与壳体接触磨损,冷凝装置24通过第二管道添加冷凝液。当使用汽车空调装置制冷时,可通过控制第二电机18使第二风叶15转动到一定位置从而挡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空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空调装置,包括上端壳(1)、下端壳(3)和腔壳(2),还包括散热装置(13)和冷凝装置(24),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装置(13)和冷凝装置(24)分别位于所述上端壳(1)、下端壳(3)和腔壳(2)的内部,所述的上端壳(1)与腔壳(2)之间设置有多组卡件(8),所述的卡件(8)通过C型卡扣(9)卡接,所述的上端壳(1)、下端壳(3)和腔壳(2)内部设置有风机(23),所述的下端壳(3)前侧设置有空调出风口(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装置,包括上端壳(1)、下端壳(3)和腔壳(2),还包括散热装置(13)和冷凝装置(24),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装置(13)和冷凝装置(24)分别位于所述上端壳(1)、下端壳(3)和腔壳(2)的内部,所述的上端壳(1)与腔壳(2)之间设置有多组卡件(8),所述的卡件(8)通过C型卡扣(9)卡接,所述的上端壳(1)、下端壳(3)和腔壳(2)内部设置有风机(23),所述的下端壳(3)前侧设置有空调出风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装置(13)在与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鑫王保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罗思韦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