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图像取得装置、生物体信息取得装置、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取得装置、生物体信息取得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公开有对被摄体进行摄像而取得图像的摄像装置(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所例示的摄像装置成为依次层压有受光部、遮光部、发光部、聚光部的结构。在来自通过从发光部射出的摄像光而被照明的被摄体的入射光在聚光部中被聚光之后,透过在发光部和遮光部上分别设置的开口部而到达位于最底层的受光部。受光部成为如下结构,即,具有多个受光元件,并对分别入射到多个受光元件中的来自被摄体的入射光的强度进行图像处理,从而获得被摄体的图像信息的结构。在上述摄像装置中所例示的发光部具有:第一电极层以及第二电极层;和被夹在两个电极层之间并由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材料形成的发光层。发光部中的发光区域通过绝缘层而被规定,所述绝缘层以对第一电极层与发光层相接的区域进行包围的方式而被设置。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示例,即,对发光区域相对于透镜的光轴的位置进行规定,以使除了来自被照明的被摄体的入射光以外的、从发光部射出的摄像光中的在作为聚光部的透镜的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取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受光元件的摄像部;遮光部;和具有发光元件的发光部,其中,所述遮光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被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与所述摄像部对置的表面上的遮光层;和以对应于所述摄像部中的所述受光元件的配置的方式而被设置在所述遮光层上的开口部,在所述发光部与所述遮光部之间具有折射率与所述遮光部的所述基板的折射率相比较小的透光层,在将所述受光元件的受光面的直径设为d,将所述开口部的直径设为a,将所述受光元件的配置间距设为p,将所述透光层的折射率设为n1,将所述基板的折射率设为n2,并将所述受光元件与所述遮光层之间的距离设为h时,满足以下的数学式,即,Arctan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17 JP 2014-2548271.一种图像取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受光元件的摄像部;遮光部;和具有发光元件的发光部,其中,所述遮光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被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与所述摄像部对置的表面上的遮光层;和以对应于所述摄像部中的所述受光元件的配置的方式而被设置在所述遮光层上的开口部,在所述发光部与所述遮光部之间具有折射率与所述遮光部的所述基板的折射率相比较小的透光层,在将所述受光元件的受光面的直径设为d,将所述开口部的直径设为a,将所述受光元件的配置间距设为p,将所述透光层的折射率设为n1,将所述基板的折射率设为n2,并将所述受光元件与所述遮光层之间的距离设为h时,满足以下的数学式,即,Arctan((p-a/2-d/2)/h)≥Arcsin(n1/n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取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摄像部与所述遮光部之间具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的折射率n3与所述基板的折射率n2基本相同。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取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光部与所述遮光部之间具备聚光部,所述聚光部包含被配置在对所述受光元件与所述开口部进行连结的光轴上的聚光透镜,在所述遮光部与所述聚光部之间具有所述透光层。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取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层为真空层或空气层。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取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具有:反射层,其具有光反射性;电极,其具有光透过性;和发光功能层,其被配置在所述反射层与所述电极之间,所述发光部具有:绝缘层,其被配置于所述反射层与所述电极之间并划定所述发光功能层中的发光区域;和透光部,其被配置在相邻的所述发光元件之间,所述反射层的外缘位于与所述绝缘层的所述透光部侧的端部相比靠所述透光部侧。6.一种生物体信息取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受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