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行星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837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机械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星减速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行星架和齿圈,行星架包括固定相连的行星架左端面和行星架右端面,行星架左端面和行星架右端面之间安装有太阳轮和若干个行星轮,太阳轮的转轴与行星架左端面和行星架右端面的轴心同轴,行星轮关于太阳轮中心对称分布并与太阳轮外啮合,行星架左端面和行星架右端面之间设有用于对行星架左端面和行星架右端面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凸台,太阳轮的转轴贯穿行星架右端面和壳体,行星架左端面的轴心连接有输出轴,该输出轴贯穿壳体,齿圈设置在所有行星轮的外圈并与所有行星轮内啮合,齿圈与壳体固定连接,该减速器能够大大减小太阳轮和行星轮的轴向偏移,而且结构紧凑。

Planetary reduc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planetary reduc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installed in the shell and the ring gear planetary frame, a planetary frame comprises a planetary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end surface and a planetary frame between the right end of the left end of planetary gear and a planetary frame right end face of a sun wheel mounted and a plurality of planetary gear, sun gear shaft and the axis of the coaxial planetary gear planetary frame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left end of the planet gear wheel center and symmetrically about the sun and the sun wheel gear, for axial spacing limiting boss of planetary gear and planetary gear the left end of the right en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eft end of the planet and planet carrier the right end frame, a sun wheel planetary gear shaft through the right end and shell axis planetary left face frame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shaft, the output shaft through the gear ring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shell, all the planetary wheel The gear 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housing, and the reducer can greatly reduce the axial shift of the sun wheel and the planet wheel, and the structure is co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减速器
本技术涉及到机械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星减速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设计中,当使用多个电机分别驱动时,由于受总布置的限制,电机的功率有限,在此情况下,电机的输出扭矩有限,所以必须安装减速器来减速增扭,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速器的类型很多,有蜗轮蜗杆减速器、圆柱齿轮减速器等。在汽车制造领域,行星减速器由于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紧凑和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使用。然而,使用行星减速器常会遇到以下问题:1、由于太阳轮、行星轮对称布置,当其中心销轴偏移时,造成齿轮运转产生卡顿现象,影响传动效率,如果行星减速器长时间地工作时,会使中心销轴严重变形,影响行星减速器寿命。2、当电机转速过高时,由于齿轮高速旋转,现有的行星减速器存在漏油现象。3、现有设计的行星减速器和电机端面连接不够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减速器,该减速器能够大大减小太阳轮和行星轮的轴向偏移,而且结构紧凑。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行星减速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行星架和齿圈,行星架包括固定相连的行星架左端面和行星架右端面,行星架左端面和行星架右端面之间安装有太阳轮和若干个行星轮,太阳轮的转轴与行星架左端面和行星架右端面的轴心同轴,行星轮关于太阳轮中心对称分布并与太阳轮外啮合,行星架左端面和行星架右端面之间设有用于对行星架左端面和行星架右端面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凸台,太阳轮的转轴贯穿行星架右端面、行星架左端面及壳体,行星架左端面的轴心设置有输出轴,该输出轴贯穿壳体,齿圈设置在所有行星轮的外圈并与所有行星轮内啮合,齿圈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凸台为弧形凸台,行星架左端面和行星架右端面上均设有弧形凸台,行星架左端面上的弧形凸台和行星架右端面上的弧形凸台分别正对,行星架左端面和行星架右端面在弧形凸台处定位连接,弧形凸台沿行星架左端面和行星架右端面的周向均匀分布,且弧形凸台与行星轮相间分布。所述行星轮的转轴的一端与行星架右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行星架左端面。所述太阳轮的转轴与行星架左端面之间以及与行星架右端面之间均通过轴承连接,所有行星轮与其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太阳轮的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键连接,行星架左端面上设置的输出轴为花键轴。所述太阳轮的转轴与壳体之间以及行星架左端面上设置的输出轴与壳体之间通过油封密封。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将行星减速器与电机输出端相连的若干个耳片,耳片的分布与电机输出端端面形状匹配,耳片与电机输出端螺栓连接。所述壳体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密封连接,齿圈固定设置在右壳体内。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加油孔和放油孔,加油孔和放油孔位于行星架径向且正对设置。所述太阳轮和行星轮沿弦长方向开设有作为润滑油通道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行星减速器通过在行星架左端面和行星架右端面之间设有用于对行星架左端面和行星架右端面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凸台,能够保证行星架左端面和行星架右端面之间的位置度,能够减小或防止太阳轮和行星轮的轴向偏移,同时,精确保证了太阳轮和行星轮的中心的孔相对位置,使太阳轮和行星轮的转轴的径向偏移大大减少,使得传动更加平稳,大大减少了卡顿现象,延长了减速器的使用寿命,而且结构紧凑。进一步的,太阳轮的转轴贯穿行星架左端面,所有行星轮的转轴的一端与行星架右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行星架左端面,因此太阳轮的转轴以及行星轮的转轴的两端都具有支撑点,使得转动和传动更加平稳。进一步的,太阳轮的转轴与行星架左端面之间以及与行星架右端面之间均通过轴承连接,所有行星轮与其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通过轴承能够减小摩擦磨损,且使得转动过程中发热、噪音减小,转动更加灵活平稳。进一步的,太阳轮的转轴与壳体之间以及行星架左端面上设置的输出轴与壳体之间通过油封密封,因此保证了它们的密封,保证了减速器在高速运转时不漏油。进一步的,壳体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密封连接,保证了减速器壳体不漏油,而且使得壳体拆装方便,便于维护和安装。进一步的,壳体上开设有加油孔和放油孔,加油孔和放油孔位于行星架径向且正对设置,因此便于更换润滑油,还能够实现在减速器运转过程中通过外设润滑油油路进行循环润滑冷却。进一步的,太阳轮和行星轮沿弦长方向开设有作为润滑油通道的通孔,因此在行星轮与太阳轮高速旋转时,润滑油能够通过油道给齿轮散热,使得散热效果好。本技术的减速器相对于现有的其他类型减速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紧凑和便于整车布置的优点,同时,由于直接与电机输入轴连接,使得整个传动系统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并且,该减速器通过在壳体上加工加放润滑油油孔,充分考虑散热和润滑,并辅助以o型密封圈和骨架油封,充分考虑现有减速器漏油的缺点;再次,多处使用轴承,使得太阳轮、行星轮、输入轴、输出轴运转更平顺,克服了现有减速器运转卡顿的缺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行星减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行星减速器的行星架与行星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行星减速器的内部左端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行星减速器的内部右端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行星减速器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行星减速器的右视图。图7为本技术行星减速器行星架左端面和行星架右端面的安装示意图。其中,图中标号代表:1-左壳体,2-耳片,3-加油孔,4-右壳体,5-太阳轮,6-行星轮,7-齿圈,8-行星架左端面,9-行星架右端面,10-行星轮转轴,11-塞打螺栓,12-第一骨架油封,13-第一轴承,14-第二骨架油封,15-第二轴承,16-第一滚针轴承,17-减磨垫片,18-第二滚针轴承,19-放油孔,20-行星架,21-弧形凸台,22-花键轴,23-太阳轮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的行星减速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行星架20和齿圈7,壳体包括左壳体1和右壳体4,左壳体1和右壳体4之间通过O型密封圈密封连接,齿圈7固定设置在右壳体4内,行星架20包括固定相连的行星架左端面8和行星架右端面9,行星架左端面8和行星架右端面9之间安装有太阳轮5和若干个行星轮6,行星轮6至少为三个,太阳轮5和行星轮6沿弦长方向开设有作为润滑油通道的通孔,太阳轮5的转轴与行星架左端面8和行星架右端面9的轴心同轴,行星轮6关于太阳轮5中心对称分布并与太阳轮5外啮合,行星架右端面9、行星架左端面8及右壳体4,所有行星轮6转轴的一端与行星架右端面9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行星架左端面8,太阳轮5的转轴与行星架左端面8以及与行星架右端面9之间均通过轴承连接,轴承均选用滚针轴承,所有行星轮6与其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有行星轮6转轴的左端套有减磨垫片17,减磨垫片17设置在行星轮6的左端面与行星架左端面8之间,太阳轮5的转轴通过花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行星架左端面8上设置的输出轴为花键轴22,通过花键轴与外界设备输入轴连接,太阳轮5的转轴与壳体之间以及行星架左端面8上设置的输出轴与壳体之间通过油封密封,油封为骨架油封,行星架左端面8和行星架右端面9之间设有用于对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行星减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行星架(20)和齿圈(7),行星架(20)包括固定相连的行星架左端面(8)和行星架右端面(9),行星架左端面(8)和行星架右端面(9)之间安装有太阳轮(5)和若干个行星轮(6),太阳轮(5)的转轴与行星架左端面(8)和行星架右端面(9)的轴心同轴,行星轮(6)关于太阳轮(5)中心对称分布并与太阳轮(5)外啮合,行星架左端面(8)和行星架右端面(9)之间设有用于对行星架左端面(8)和行星架右端面(9)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凸台,太阳轮(5)的转轴贯穿行星架右端面(9)、行星架左端面(8)及壳体,行星架左端面(8)的轴心设置有输出轴,该输出轴贯穿壳体,齿圈(7)设置在所有行星轮(6)的外圈并与所有行星轮(6)内啮合,齿圈(7)与壳体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行星架(20)和齿圈(7),行星架(20)包括固定相连的行星架左端面(8)和行星架右端面(9),行星架左端面(8)和行星架右端面(9)之间安装有太阳轮(5)和若干个行星轮(6),太阳轮(5)的转轴与行星架左端面(8)和行星架右端面(9)的轴心同轴,行星轮(6)关于太阳轮(5)中心对称分布并与太阳轮(5)外啮合,行星架左端面(8)和行星架右端面(9)之间设有用于对行星架左端面(8)和行星架右端面(9)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凸台,太阳轮(5)的转轴贯穿行星架右端面(9)、行星架左端面(8)及壳体,行星架左端面(8)的轴心设置有输出轴,该输出轴贯穿壳体,齿圈(7)设置在所有行星轮(6)的外圈并与所有行星轮(6)内啮合,齿圈(7)与壳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为弧形凸台(21),行星架左端面(8)和行星架右端面(9)上均设有弧形凸台(21),行星架左端面(8)上的弧形凸台(21)和行星架右端面(9)上的弧形凸台(21)分别正对,行星架左端面(8)和行星架右端面(9)在弧形凸台(21)处定位连接,弧形凸台(21)沿行星架左端面(8)和行星架右端面(9)的周向均匀分布,且弧形凸台(21)与行星轮(6)相间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6)的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勤李会灵辛宗科叶毅铭黄攀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