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正军专利>正文

降温衣及具有该降温衣的个体降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61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温衣及具有该降温衣的个体降温系统。该降温衣中由两层带状塑料薄膜通过热压压合而成的冷媒流道,通过热压压合在衣服本体上,两端分别热压结合一连接管。该个体降温系统包括上述降温衣和制冷装置;制冷装置泵循环系统和冷媒容器,泵循环系统分别与第一、第二连接管及冷媒容器连通。泵循环系统还设置有温控阀和压力阀,以均衡系统压力和温度。降温衣穿着贴身舒适,冷量散发均匀。系统中的制冷装置结构轻巧可装入背包携带,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军警及室外高温作业人群。(*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降温装备,尤其涉及可移动降温装备中,在不宜安装降温 设备的高温环境下直接针对个体进行的管式液冷降温衣以及具有该降温衣的 个体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在高温环境里,人们通常会感到闷热不适,极易发生中暑事件,特别是露 天作业者与体弱多病者。在室内安装空调等降温设备即可解决问题,然而野外 作业、露天作业环境则难以通过空调等降温设备达到目的。目前,除了野外作 业的地质勘测人员、军人等需要常年忍受高温、酷暑的煎熬,而且随着全球气 候的变暧,众多的旅游爱好者以及其他户外工作者也将愈来愈多的面临高温环 境。针对这种现状,逐渐出现了适用于室外的各种降温设施、装置,因为通过 衣服实现隔热散热降温是最为直接且极其有效的途径,故其中多是对衣服进行 改进或增设制冷装置,以期达到降温的目的,这其中又有蒸汽压縮制冷、半导 体制冷、利用高压气体膨胀制冷、液冷等多种方式。而半导体制冷制冷系数小,要达到一定的制冷量,需要较大的输入功率因此在实施上存在有困难,鲜有 采用。采用蒸汽压縮制冷的如第03264232.6号专利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制冷装 置,是利用蒸汽压縮制冷技术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将蒸发器管道盘绕在一 个两层夹板之间,然后将这个夹板缝在衣服背部来实现降温防暑。采取蒸汽压 縮制冷,虽然能够获得有效地长时间降温目的,但是蒸汽压縮机虽然微型化, 依然不够轻便,且成本高,同时还有噪音,某些场合不能适用。第200410052188.0号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穿戴降温服,就是利用压縮气 体膨胀吸热而产生低温实现制冷目的,在衣服上设置有冷媒流道,通过分配器 与冷媒储罐相连通,充装在冷媒储罐内的压縮液化冷媒蒸发膨胀成气体后温度 下降,将温度较低的气体通过衣服引导流经人体表面吸热,带走人体表面周围热量。该降温服需要压縮冷媒,因此虽具有换热均匀、冷却稳定的优点,却在 实用上多多受限。利用液冷方式制冷,因其成本低,而且原料易得,是经常采用的方式之一。例如第89218510.4号专利的管式液冷防暑降温背心,是由外置的制冷箱与设 置在衣服上的液冷管道连接,管道内置循环流动的液体;利用冰的融解热作为 热沉,以微型电动循环泵驱使液体经过热交换器带走人体躯干和大腿上部的热 量,在4(TC左右的高温环境中,可减轻人体热应激。其中外置的制冷箱包括 热交换器、储液瓶、稳压电源、微型电动循环泵、密封连接器、连接软管等。 该结构适合于在不能安装空调设备的高温环境中使用。然而该技术在实际应用 中存在尚存在有一定的缺陷,如制冷箱的结构较为繁杂,体积较大,携带不 十分便利;另外该背心覆盖了人体躯干和大腿,由于背心主要由充满液体的软 管盘绕而成,穿着不够贴身、不舒适及活动不便的不足。正因为上述问题的存 在,虽然该技术在理论上成立,但其实用性能有一定的欠缺,导致在实践中未 能得到普及应用。由于采用液冷方式制冷具有成本低,原料易得,无噪音,无污染的优点, 因此只要对上述结构进行改进,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增强实用性能, 依然不失为一种户外最佳制冷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衣服穿着不舒适,整个装备存在 实用性能较差的等问题,提出一种专用于个体降温装备的、且穿着贴身、舒适 的降温衣,以及具有该降温衣的个体降温系统。上述的降温衣,包括衣服本体、冷媒流道,其中冷媒流道是由两层带状塑 料薄膜通过热压压合而成,并通过热压压合在衣服本体上,;两端分别热压结 合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该冷媒流道沿着衣服本体的竖直方向循环布置, 主要分布在衣服本体的前后部。上述的个体降温系统,包括降温衣、制冷装置;所述降温衣包括衣服本体、 冷媒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衣的冷媒流道是由两层带状塑料薄膜通过热 压压合而成,并通过热压压合在所述衣服本体上,两端分别热压结合第一连接 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制冷装置包括泵循环系统和冷媒容器,所述泵循环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连接管和冷媒容器连通。冷媒流道沿着衣服本体的竖直 方向循环布置,主要分布在衣服本体的前后部。制冷装置的泵循环系统包括电机驱动的微形循环泵、温控阀、第一管道、 第二管道;温控阀设置在循环泵出口端;第一、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循环泵, 另一端分别连接降温衣的第一、第二连接管。泵循环系统还设有压力阀,压力 阀装设在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冷媒容器进口端和出口端均设置有快速接头。与循环泵连接。冷媒容器为 采用PU厚膜热压成形的水袋,上部设置有注水口,下部设置有出水口,注水 口通过封盖密封,出水口与一软管密封连接。降温系统还包括收容制冷装置的保温背包,背包上设置有穿孔,第一、第 二管道伸出穿孔分别连接降温衣的第一、第二连接管。该降温衣采用双层塑料薄膜热压形成冷媒流道,使得冷量散发更均匀;冷 媒流道与衣服本体的热压结合,使得二者之间的贴合更紧密,人体穿着更加贴 身、舒适。同时该个体降温系统的结构更加合理完善,制冷装置结构小巧便于 携带,并可由温控阀调节温度,通过压力阀调节冷媒循环回路的压力,从而保 证系统内的压力均衡,温度稳定;并且冷媒容器设置快速接头与泵连接,能够 使其快速更换,从而保证了连续制冷的实现;整个制冷装置收容在保温背包里 面尤其适合于携带。上述结构的改进使该降温衣及个体降温系统的实用性能得 以提高,特别适用于军警及室外高温作业人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降温衣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个体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个体降温系统的泵循环系统结构示意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个体降温系统的泵循环系统结构示意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个体降温系统的泵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后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个体降温系统的背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降温衣1包括衣服本体11、冷媒流道 12、第一连接管13、第二连接管14。其中衣服本体11可以是棉和莱卡成分的 面料或其他面料;冷媒流道12是由两层带状塑料薄膜121、 122通过热压压合 而成,采用该结构可以均匀分冷媒流道12散发的冷量,更便于人体吸收。塑 料薄膜121、 122叠放后循环布设在衣服本体11上,然后分别从薄膜两侧进行 热压,中部形成冷媒流道12,同时亦压合固定在衣服本体ll上,与衣服本体 ll固连为一体。第一、第二连接管13、 14一般采用软管, 一端分别与冷媒流 道12的两端热压结合,形成固定连接;为了便于连接或断开,在第一、第二 连接管13、 14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快速接头130、第二快速接头140。冷媒流道12的较佳布设方式是沿着衣服本体11的竖直方向循环布置,主 要分布在衣服本体11的前后部,在身体两侧的位置留有较大间隙,以便于人 体的运动,同时也能够使得穿着更为舒适与贴身。冷媒流道12的由两层塑料薄膜热压形成的结构可以均匀分配流道中散发 的冷量,更便于人体吸收。可以采用单流道或多流道,多流道时只需按一定的 间距对该双层塑料薄膜进行热压,即可分成多个流道,其中以采用双流道为佳, 可更有利于冷媒在冷媒流道12中均匀流动。如图3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个体降温系统,包括降温衣l、制冷装 置2。其中降温衣1的结构同上述,包括衣服本体11、冷媒流道12、第一连接管13、 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温衣,包括衣服本体、冷媒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流道是由两层带状塑料薄膜通过热压压合而成,并通过热压压合在所述衣服本体上;两端分别热压结合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降温衣,包括衣服本体、冷媒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流道是由两层带状塑料薄膜通过热压压合而成,并通过热压压合在所述衣服本体上;两端分别热压结合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流道沿着所述衣 服本体的竖直方向循环布置。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温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流道主要分 布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前后部。4、 一种个体降温系统,包括降温衣、制冷装置;所述降温衣包括衣服本 体、冷媒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衣的冷媒流道是由两层带状塑料薄膜通 过热压压合而成,并通过热压压合在所述衣服本体上,两端分别热压结合第一 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制冷装置包括泵循环系统和冷媒容器,所述泵循环 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连接管和冷媒容器连通。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个体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流道沿着 所述衣服本体的竖直方向循环布置;主要分布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前后部。6、 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孙正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