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茶茶包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5774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6:01
本方案公开了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白茶茶包,包括填充有成品白茶的柱形茶包,以及用于保护柱形茶包的外壳,所述外壳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管,所述柱形茶包括插入在外壳内的玻璃管,所述玻璃管一端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一侧固定一分散架,所述分散架包括固定杆和分散网,所述分散网为中部凹陷的弧形不锈钢网,分散网中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上,所述分散架插入到玻璃管中,橡胶塞密封连接在玻璃管口,所述玻璃管的管壁设有多个滤孔,所述橡胶塞的另一侧的边沿设置有滑动连接的挂耳,使用者使用本茶包可以直观看到泡制的白茶在水中的变化,提高了对白茶泡制的可控性。

A processing method of white tea tea

This scheme discloses a white tea tea tea processing technical field, including a column filled with white tea and tea products, tea for the protection of cylindrical shell, the shell is a hollow open end of the tube, the column shaped tea includes inserting in the shell of glass tube, wherein one end of the tube set with a rubber plug and the rubber plug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a fall, the dispersed frame comprises a fixed rod and decentralized networks, the distributed network for the central concave arc stainless steel net, scatternet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middle portion of the fixed rod, the dispersing bracket is inserted into the glass tube, a rubber plug sealing connection in glass orifice tube wall of the glass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holes, the edge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rubber plug is arranged on the sliding connecting lugs, users can visually see the tea changes brewing white tea in the water, To improve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infusion of white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茶茶包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茶包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白茶,为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因为其成品茶的茶叶看起来是呈白色的因此而得名为白茶。白茶是茶中的珍品,也有着很悠久的历史,白茶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具有清热润肺、消炎解毒之功效。针对喜欢饮用白茶的人,一般接待场所均会备制部分茶叶,为了泡制茶叶和携带方便现在采用一种茶包作为储存和辅助泡茶的用品,现在的茶包多采用将茶叶粉碎后装入透水的布包中,由于现在对于白茶品质要求较高的人群来说,分辨白茶的好坏是观察白茶茶叶炮制后的外形,以及白茶本身的光泽度,而现在的茶包使用碎茶叶以及使用无法观察的布包完全无法满足这类人群对于品味白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白茶茶包,以解决现在茶包无法保证白茶的完整性以及无法观察茶叶的泡制情况的问题。本方案提供的一种白茶茶包,包括填充有成品白茶的柱形茶包,以及用于保护柱形茶包的外壳,所述外壳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管,所述柱形茶包括插入在外壳内的玻璃管,所述玻璃管一端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一侧固定有分散架,所述分散架包括固定杆和分散网,所述分散网为中部凹陷的弧形不锈钢网,分散网中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上,所述分散架插入到玻璃管中,橡胶塞密封连接在玻璃管口,所述玻璃管的管壁设有多个滤孔,所述橡胶塞的另一侧的边沿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挂耳。本白茶茶包的优点在于,由于在加工茶包时候,在玻璃管中已经放入一次剂量的成品白茶,该白茶为完整的茶叶,在使用时候,将盛水的水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本茶包从外壳中取出,并将橡胶塞另一侧的挂耳滑出,将整个柱形茶包挂在水杯壁上,这样在泡制时候,茶叶会吸水上浮,而此时通过分散网的阻挡,使得茶叶部分浸没在水中,提高泡茶的效率。本方案采用玻璃管作为柱形茶包,玻璃管上设置有多个滤孔,这样在泡制时候,使用者可以直观看到泡制的白茶在水中的变化,这样还原了泡制成品茶的效果,并提高了对白茶泡制时间的可控性。本方案中的分散网可将茶叶分布在玻璃管中不同位置,使得茶叶不至于全部堆积在水面位置,使得泡制更加充分。本方案采用外壳对柱形茶包进行保护,这样在携带时候,就可以防止内部的玻璃管损坏。并且可以采用多支放入打包盒中携带。本方案中的橡胶塞可以从玻璃管中拔出,这样将玻璃管清洗后,还可以重复利用。进一步,为了便于橡胶塞从玻璃管中拔出,在橡胶塞上面设有挂耳的一侧还设置有拉环,这样在拔出橡胶塞时,通过拉环向外拉出分散架。进一步,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干燥剂容纳室,所述容纳室上表面设置有与外壳外部环境连通的通气孔。这样就可以吸收白茶中产生的湿气,确保茶叶的长期存放。进一步,所述分散网的边沿设置有向下的挡沿,这样可防止白茶在泡制过程中大部分茶叶游动到水面处。最后,所述外壳靠近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圈,当柱形茶包插入到外壳中后,通过密封圈将外界环境与白茶进行了隔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白茶茶包的加工方法,以解决对便于携带的白茶在泡制过程中的不便于观察的问题。一种白茶茶包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择成品白茶,在-50℃~-30℃温度中进行冷却;步骤二、制造外壳:选择抗压强度大于4kg/cm2的塑料制成外壳,将外壳下方中填充好干燥剂,安装好密封圈;步骤三、加工茶包:a、选择玻璃管,并在玻璃管上打好滤孔,滤孔的直径在2毫米到3毫米之间,b、在橡胶塞的中部固定上分散架;c、将成品白茶从冷却室中取出来,加入到柱形茶包中,将分散架插入到柱形茶包中,并且通过橡胶塞密封好柱形茶包;步骤四、将柱形茶包插入到外壳中,并使得密封圈将柱形茶包和外壳密封紧密。本方式制作茶包的优点在于,1、柱形结构的茶包,能够添加成品的白茶,并且适用玻璃管作为柱形茶包,当在泡制过程中能让使用者直接观看到茶叶泡制的变化,从而享受品茶的过程。2、在步骤1中采用的成品白茶先在-50℃~-30℃中进行冷却,这样可保证白茶中细胞壁产生脆性,使得白茶的营养成分充分释放出来。进一步,在步骤三中,在橡胶塞的另一侧安装滑动的挂耳。进一步,在柱形茶包中装入成品白茶后,需要进行摇匀,使得每个分散网上均布有茶叶。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白茶茶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白茶茶包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白茶茶包,包括填充有成品白茶的柱形茶包,以及用于保护柱形茶包的外壳2,外壳2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管,柱形茶包包括插入在外壳内的玻璃管1,玻璃管1一端设置有橡胶塞3,橡胶塞3一侧固定有分散架,分散架包括固定杆34和分散网33,分散网33为中部凹陷的弧形不锈钢网,分散网33中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杆34上,分散架插入到玻璃管1中,橡胶塞3密封连接在玻璃管1的管口处,玻璃管1的管壁设有多个滤孔11,橡胶塞3的另一侧的边沿滑动连接设置有的挂耳32,橡胶塞上含有挂耳32一侧设置有拉环31。外壳2底部设有干燥剂容纳室23,容纳室23上表面设置有与外壳外部环境连通的通气孔22。这样就可以吸收白茶中产生的湿气,确保茶叶的长期存放,分散网22的边沿设置有向下的挡沿,这样可防止白茶在泡制过程中大部分茶叶游动到水面处,外壳1靠近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圈21,当柱形茶包插入到外壳1中后,通过密封圈21将外界环境与白茶进行隔绝。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制造实施例1中的白茶茶包的加工方法,步骤一、选择成品白茶,在-50℃~-30℃温度中进行冷却;可保证白茶中细胞壁产生脆性,使得白茶的营养成分充分释放出来。步骤二、制造外壳:选择抗压强度大于4kg/cm2的塑料制成外壳,将外壳2下方中填充好干燥剂,安装好密封圈21;步骤三、加工茶包:a、选择玻璃管1,并在玻璃管1上打好滤孔11,滤孔11的直径在2毫米到3毫米之间,b、在橡胶塞3的中部固定上分散架;在橡胶塞的另一侧安装滑动的挂耳32。c、将成品白茶从冷却室中取出来,加入到柱形茶包中,将分散架插入到柱形茶包中,并且通过橡胶塞3密封好柱形茶包,然后对茶包进行摇匀,使得每个分散网22上均布有茶叶;步骤四、将柱形茶包插入到外壳2中,并使得密封圈21将柱形茶包和外壳密封紧密。柱形结构的茶包,能够添加成品的白茶,并且适用玻璃管作为柱形茶包,当在泡制过程中能让使用者直接观看到茶叶泡制的变化,从而享受品茶的过程。当使用者想增加白茶的其他口味,可在柱形茶包中装入成品白茶前,可先装入其他调味用茶叶。如图2所示:在使用时,将盛水的水杯4中加入适量的水,本茶包从外壳中取出,并将橡胶塞另一侧的挂耳32滑出,将整个柱形茶包挂在水杯4壁上,这样在泡制时候,茶叶5会吸水上浮,而此时通过分散网33的阻挡,使得茶叶5部分浸没在水中,提高泡茶的效率。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白茶茶包的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茶茶包,包括填充有成品白茶的柱形茶包,以及用于保护柱形茶包的外壳,所述外壳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茶包,包括插入在外壳内的玻璃管,所述玻璃管一端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一侧固定有分散架,所述分散架包括固定杆和分散网,所述分散网为中部凹陷的弧形不锈钢网,分散网中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上,所述分散架插入到玻璃管中,橡胶塞密封连接在玻璃管口,所述玻璃管的管壁设有多个滤孔,所述橡胶塞的另一侧的边沿滑动连接有挂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茶茶包,包括填充有成品白茶的柱形茶包,以及用于保护柱形茶包的外壳,所述外壳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茶包,包括插入在外壳内的玻璃管,所述玻璃管一端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一侧固定有分散架,所述分散架包括固定杆和分散网,所述分散网为中部凹陷的弧形不锈钢网,分散网中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上,所述分散架插入到玻璃管中,橡胶塞密封连接在玻璃管口,所述玻璃管的管壁设有多个滤孔,所述橡胶塞的另一侧的边沿滑动连接有挂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茶茶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塞在设有挂耳的一侧还设有拉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茶茶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干燥剂容纳室,所述容纳室上表面设置有与外壳外部环境连通的通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茶茶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网的边沿设置有向下的挡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茶茶包,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岭松
申请(专利权)人:务川自治县雾青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