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电动离合器执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86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控电动离合器执行机构,其包括轴承盖,轴承盖包括长筒体和固接在长筒体后端部的法兰盘,长筒体的外部套设有电机壳,电机壳的后部固装在法兰盘上,电机壳的前部开设有供长筒体穿出的壳体孔;电机壳的周圈内壁上固装电机定子,电机壳内部设置电机转子毂,电机转子毂螺纹套装在长筒体上,电机转子毂的外周面上固装有与电机定子对应设置的电机转子,壳体孔内壁与长筒体外壁之间形成可供电机转子毂的前端部探出的环形间隙;电机转子毂的前端部固接离合器分离轴承外圈,离合器分离轴承内圈滑动套装在长筒体上,离合器分离轴承内、外圈之间设滚动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和驱动稳定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电动离合器执行机构
本技术涉及离合器自动控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控电动离合器执行机构。
技术介绍
电控离合器执行机构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1、电控气动执行机构;2、电控液压执行机构;3、电控电动执行机构。其中,电控气动执行机构主要应用于具有空压机及气瓶的大型商用车辆(如重卡、公交等);电控液压执行机构主要应用于乘用车;电控电动执行机构应用于配有蓄电池的各类车辆上,具有普遍适用性。电控气动执行机构具有三种主要的结构形式:其一为杠杆结构,助力缸活塞杆通过推杆推动分离杠杆长臂端,通过杠杆原理由杠杆短臂端推动分离轴承,实现离合器的分离;其二为摇臂结构,助力缸活塞杆通过推杆推动分离摇臂从而驱动分离转轴转动,进而通过分离拨叉驱动分离轴承,实现离合器的分离。两种结构都是在传统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基础上用电控离合器执行机构代替原有的传统助力缸改进而来,市场上已经广泛应用,不赘述。电控气动执行机构还有另一种同轴布置式结构,气缸与离合器同轴,并将缸体固定在离合器壳体上,而活塞与分离轴承集成一体,驱动压盘总成上的分离杠杆,从而分离离合器。该结构具有集成度高、易于整车布置等优点,但是,气动系统受到压缩空气源的限制,同时,气动系统具有因刚度小而控制精度不高的劣势。电动离合器执行机构具有两种主要的结构形式:其一为蜗轮蜗杆结构,蜗轮蜗杆结构具有动比大、主从动轴线垂直、单向传动的特点,可以在对原有传统结构不做大的变动的基础上实现离合器执行的自动化(蜗轮与前文所述第二种气动方案中提及的摇臂轴同轴固联,电机转子轴与蜗杆中轴固联),蜗轮蜗杆结构传动效率只有30%-40%;其二为电机通过减速器直接驱动摇臂轴转动的结构形式(减速器输出轴与与前文所述第二种气动方案中提及的摇臂轴同轴固联),传动效率高,同时执行机构部分伸入壳体内部可以缓解因电机径向布置造成的布置困难。两种结构形式都是将离合器执行机构放置在离合器壳体的外部,整车难于布置,集成度较低。综上所述,现有的离合器执行机构中存在如下缺陷:1)执行机构安装在离合器壳的外部,占用空间较大,布置困难;2)若采用气动执行机构,因气体刚度小而难于精确控制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速度和位置;3)若采用液压执行机构,需要额外的液压泵等液压部件,同时液压系统泄漏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集成度高、驱动稳定可靠的电控电动离合器执行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电控电动离合器执行机构包括轴承盖,轴承盖包括长筒体和固接在长筒体后端部的法兰盘,其结构特点是所述长筒体的外部套设有电机壳,电机壳的后部固装在法兰盘上,电机壳的前部开设有供长筒体穿出的壳体孔;电机壳的周圈内壁上固装电机定子,电机壳内部设置电机转子毂,电机转子毂螺纹套装在长筒体上,电机转子毂的外周面上固装有与电机定子对应设置的电机转子,壳体孔内壁与长筒体外壁之间形成可供电机转子毂的前端部探出的环形间隙;电机转子毂的前端部固接离合器分离轴承外圈,离合器分离轴承内圈滑动套装在长筒体上,离合器分离轴承内、外圈之间设滚动体。采用上述结构,将电机集成在离合器内部,通过控制电机转子的正、反转带动电机转子毂做相应转动,由于电机转子毂与长筒体为螺纹配合,电机转子毂在螺纹副配合的结构下沿轴向移动,带动离合器分离轴承内圈前移或后移,从而推动或拉动分离杠杆动作,分离杠杆带动离合器压盘前移或后移,完成离合器的分离和结合。可见,本技术采用电动执行机构,使用车载电池即可,不需额外设置复杂的液压或气动系统,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同时,整个驱动机构集成在离合器壳体内部,集成度高,线束的布置较管路布置更为简便;另外,较之其他电动方案,省掉了分离拨叉,轴向尺寸可以优化的更短,降低了动力总成的轴向尺寸。所述电机转子毂的后部内壁上开设内螺纹,所述长筒体的后部外周面上开设一段与上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电机转子毂的前部内壁形成与长筒体的前部外周面滑动配合的环形滑台,电机转子毂的外周面上间隔开设多个转子安装槽。上述结构中,设置内、外螺纹配合,电机转子毂转动的同时整体沿长筒体轴向移动,环形滑台起轴向导向作用,结构简单,驱动力稳定可靠。所述电机转子毂的内壁上在环形滑台与内螺纹之间开设环形油槽。环形油槽可起到存储润滑油的作用,可对螺纹副以及前部的环形滑台起到润滑效果,保证动作可靠。所述长筒体上开设有连通至长筒体外螺纹处的润滑油道,润滑油道的入口设置在法兰盘上。润滑油道与机体润滑油道连通,对长筒体的外周面进行润滑,从而保证电机转子毂动作更加稳定可靠。所述电机壳的外周面上间隔环设多片散热片。由于电机定子内线圈易发热,散热片可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保证电机稳定运行。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和驱动稳定可靠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应用于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电机转子毂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的电控电动离合器执行机构包括轴承盖,轴承盖包括长筒体1和固接在长筒体1后端部的法兰盘2,长筒体1的外部套设有电机壳3,电机壳3的后部固装在法兰盘2上,为了有助于散热,图中未示出,可在电机壳3的外周面上间隔环设多片散热片。电机壳3的前部开设有供长筒体1穿出的壳体孔。电机壳3的周圈内壁上固装电机定子4,电机壳3内部设置电机转子毂5,电机转子毂5螺纹套装在长筒体1上,电机转子毂5的外周面上固装有与电机定子4对应设置的电机转子6,壳体孔内壁与长筒体外壁之间形成可供电机转子毂5的前端部探出的环形间隙;电机转子毂5的前端部固接离合器分离轴承外圈7,离合器分离轴承内圈8滑动套装在长筒体1上,离合器分离轴承内、外圈之间设滚动体9。其中,如图所示,电机转子毂5的后部内壁上开设内螺纹11,所述长筒体1的后部外周面上开设一段与上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电机转子毂5的前部内壁形成与长筒体1的前部外周面滑动配合的环形滑台10,电机转子毂5的外周面上间隔开设多个转子安装槽61。电机转子毂5采用内、外螺纹配合的安装结构,电机转子毂5转动的同时整体沿长筒体1的轴向移动,环形滑台10起轴向导向作用。参照附图,电机转子毂5的内壁上在环形滑台10与内螺纹11之间开设环形油槽12。环形油槽12可起到存储润滑油的作用,可对螺纹副以及前部的环形滑台起到润滑效果,保证动作可靠。长筒体1上开设有连通至长筒体外螺纹处的润滑油道13,润滑油道13的入口设置在法兰盘2上。润滑油道13与机体润滑油道连通,用于向长筒体1的外周面供油并对其进行润滑,润滑脂将在加注枪的作用下沿螺纹副的间隙流动,达到润滑所有螺纹的目的。在不显著降低螺牙强度的情况下,在螺牙槽底部开有沟槽,可降低润滑脂流动阻力。上述结构中,将电机集成在离合器内部,通过控制电机转子的正、反转带动电机转子毂做相应转动,由于电机转子毂5与长筒体1为螺纹配合,电机转子毂5在螺纹副配合的结构下沿轴向移动,带动离合器分离轴承内圈8前移或后移,从而推动或拉动分离杠杆15的其中一端动作,分离杠杆15通过支撑铆钉16连接在离合器盖17上,利用杠杆原理,分离杠杆1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控电动离合器执行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电动离合器执行机构,包括轴承盖,轴承盖包括长筒体(1)和固接在长筒体(1)后端部的法兰盘(2),其特征是所述长筒体(1)的外部套设有电机壳(3),电机壳(3)的后部固装在法兰盘(2)上,电机壳(3)的前部开设有供长筒体(1)穿出的壳体孔;电机壳(3)的周圈内壁上固装电机定子(4),电机壳(3)内部设置电机转子毂(5),电机转子毂(5)螺纹套装在长筒体(1)上,电机转子毂(5)的外周面上固装有与电机定子(4)对应设置的电机转子(6),壳体孔内壁与长筒体外壁之间形成可供电机转子毂(5)的前端部探出的环形间隙;电机转子毂(5)的前端部固接离合器分离轴承外圈(7),离合器分离轴承内圈(8)滑动套装在长筒体(1)上,离合器分离轴承内、外圈之间设滚动体(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电动离合器执行机构,包括轴承盖,轴承盖包括长筒体(1)和固接在长筒体(1)后端部的法兰盘(2),其特征是所述长筒体(1)的外部套设有电机壳(3),电机壳(3)的后部固装在法兰盘(2)上,电机壳(3)的前部开设有供长筒体(1)穿出的壳体孔;电机壳(3)的周圈内壁上固装电机定子(4),电机壳(3)内部设置电机转子毂(5),电机转子毂(5)螺纹套装在长筒体(1)上,电机转子毂(5)的外周面上固装有与电机定子(4)对应设置的电机转子(6),壳体孔内壁与长筒体外壁之间形成可供电机转子毂(5)的前端部探出的环形间隙;电机转子毂(5)的前端部固接离合器分离轴承外圈(7),离合器分离轴承内圈(8)滑动套装在长筒体(1)上,离合器分离轴承内、外圈之间设滚动体(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艳艳桂经良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