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交换厢车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37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交换厢车底盘,包括驾驶室、车架总成、与车架总成连接的前悬架、驱动桥悬架和支撑桥悬架,所述车架总成的一侧纵梁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空滤、油箱和添蓝罐,另一侧纵梁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消声器、蓄电池模块和储气筒,且空滤、油箱、添蓝罐、消声器、蓄电池模块和储气筒的顶端均处于车架总成上表面所在平面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完全满足可交换厢式运输车对底盘的特殊需求;车架两侧系统模块布置低于车架上平面使上装锁箱横梁布置更方便灵活。

A new type of convertible truck chassi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exchangeable car chassis, comprising a cab, a frame assembly, a frame assembly and a front suspension, the suspension bridge connecting and supporting bridge suspension drive, longitudinal side of the frame assembly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from front to rear air filter, fuel tank and Tim blue tank, the other side rails from front to rear muffler, battery module and are arranged in the reservoir, and the top of the air filter, oil tank, tank, muffler, Tim blue battery module and the air cylinder are in the frame assembly of the plane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The utility model can fully satisfy the special requirement of the chassis of the exchangeable van to the chassis; the system modules on both sides of the frame are arranged below the plane of the frame, so that the arrangement of the lock box cross beam is more convenient and flexi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交换厢车底盘
本技术属于常用车底盘设计与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交换厢车底盘。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厢式运输车的货厢总成通常是固定在底盘上使用,正常运营过程一般为:停靠在装货点、等待卸货、装货、装货完成后运送往送货点、到达送货点、等待卸货、卸货、驶离卸货点,前往下一个装货点,然后等待装货、装货,之后依照上述装货后的次序依次循环。通过上述整个过程可以发现:有大量时间等待在装、卸货上,使得整车没有高效运用,不仅增加了物流成本,同时也增加了车辆购置成本。现有运输车的车架两侧系统模块往往不能使上装锁箱横梁布置的方便灵活,车架横梁布置无法适应举升气囊的布置,不能满足可交换箱式运输车对汽车底盘的特殊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可交换厢车底盘,目的是使上装锁箱横梁布置更方便灵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可交换厢车底盘,包括驾驶室、车架总成、与车架总成连接的前悬架、驱动桥悬架和支撑桥悬架,所述车架总成的一侧纵梁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空滤、油箱和添蓝罐,另一侧纵梁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消声器、蓄电池模块和储气筒,且空滤、油箱、添蓝罐、消声器、蓄电池模块和储气筒的顶端均处于车架总成上表面所在平面的下方。所述车架总成的横梁为下沉布置,且预留有举升气囊布置空间。所述前悬架为变截面少片簧结构。所述驱动桥悬架采用两级变截面少片簧结构。所述支撑桥悬架采用少片簧+气囊结构。所述驾驶室的后端预留安装货箱限位装置。所述储气筒预留上装举升用气。所述可交换箱车为6X2R可交换箱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可完全满足可交换厢式运输车对底盘的特殊需求;车架两侧系统模块布置低于车架上平面使上装锁箱横梁布置更方便灵活;车架横梁布置避开举升气囊位置或适当下沉满足更大容积的货箱布置,降低货箱重心;整车空载时车架上平面前后高度差较小,方便货箱与底盘的分离和结合;驾驶室后部预留安装货箱限位装置,可有效的保证货箱与底盘结合时前后位置的快速定位,也可防止与驾驶室后端干涉,此结构可避免额外占用货箱空间,可布置货箱容积更大;预留上装用举升储气筒,方便上装的匹配,避免后续改装麻烦。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标记为:1、驾驶室,2、前悬架,3、驱动桥悬架,4、支撑桥悬架,5、货箱,6、备胎,7、货箱限位装置,8、副车架,9、车架总成,10、空滤,11、油箱,12、添蓝罐,13、消声器,14、蓄电池模块,15、储气筒,16、举升气囊,17、锁箱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交换厢车底盘,包括驾驶室1、车架总成9、与车架总成9连接的前悬架2、驱动桥悬架3和支撑桥悬架4,车架总成9的一侧纵梁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空滤10、油箱11和添蓝罐12,另一侧纵梁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消声器13、蓄电池模块14和储气筒15,且空滤10、油箱11、添蓝罐12、消声器13、蓄电池模块14和储气筒15的顶端均处于车架总成9上表面所在平面的下方。此种布置完全满足可交换箱式运输车队底盘的特殊需求,车架总成两侧系统模块布置低于车架总成上平面使上装锁箱横梁17布置更方便灵活。该可交换箱车优选为6X2R可交换箱车,车架总成9上设置副车架8,货箱5位于副车架8上。车架总成的尾部下侧布置有备胎6,便于突发情况下更换使用。车架总成9的横梁为下沉布置,且预留有举升气囊16布置空间,满足更大容积的货箱布置,有利于降低重心。车架横梁的布置能适应举升气囊的布置,在底盘布置时,车架总成靠近上装举升气囊位置的横梁尽量低于车架总成上平面。锁箱横梁17设置两个,前端一个锁箱横梁与油箱11及蓄电池模块14的布置位置相同,后端一个锁箱横梁靠近车架总成尾端,举升气囊16设于前后两个锁箱横梁17之间。前悬架2采用变截面少片簧结构,驱动桥悬架3采用两级变截面少片簧结构,支撑桥悬架4采用少片簧+气囊结构,有利于降低车架总成离地高度,使货箱容积最大化,同时通过气囊调节载荷,使车架总成9上表面前后离地高度差较小,方便货箱的分离和结合,轴荷分配也更加合理,减少轮胎磨损。此外,驾驶室1的后部预留安装货箱限位装置7,可有效的保证货箱与底盘结合时前后位置的快速定位,也可防止与驾驶室后端干涉,此结构可避免额外占用货箱空间,可布置更大容积货箱。货箱限位装置7可以为限位板或限位杆状结构。储气筒15比普通车型容积大,在储气筒上预留上装举升用空间,方便上装的匹配,避免后续改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此种底盘结构改装方便、灵活、货箱重心低、容积大,完全满足可交换厢式运输车对底盘的特殊需求。可实现货厢与底盘的快速分离和结合,减少装、卸货时的等待时间,节省底盘数量,使底盘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类似于甩挂运输)。相对与传统的运输方式,可交换厢式运输车的运输能力可提高60%-70%,运输成本有效降低,对物流方式作出了重大变革。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可交换厢车底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可交换厢车底盘,包括驾驶室、车架总成、与车架总成连接的前悬架、驱动桥悬架和支撑桥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总成的一侧纵梁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空滤、油箱和添蓝罐,另一侧纵梁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消声器、蓄电池模块和储气筒,且空滤、油箱、添蓝罐、消声器、蓄电池模块和储气筒的顶端均处于车架总成上表面所在平面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交换厢车底盘,包括驾驶室、车架总成、与车架总成连接的前悬架、驱动桥悬架和支撑桥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总成的一侧纵梁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空滤、油箱和添蓝罐,另一侧纵梁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消声器、蓄电池模块和储气筒,且空滤、油箱、添蓝罐、消声器、蓄电池模块和储气筒的顶端均处于车架总成上表面所在平面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可交换厢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总成的横梁为下沉布置,且预留有举升气囊布置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可交换厢车底盘,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涛王浩刘晓明朱慧晶胡晶晶周胜胡靖洪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佳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