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249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其包括:下模板,设有至少一个下模腔;上模板,设有至少一个上模腔,各上模腔与对应一个下模腔形成模腔对;至少一个型芯,各型芯收容并支撑于对应的下模腔内并支撑待封装的对象;所有型芯中至少有一个型芯为活动型芯,各活动型芯根据待封装的对象的厚度向下运动,以调节各活动型芯在下模腔中的高度,进而使得活动型芯的上表面和上模腔的下表面的间距与待封装的对象的厚度匹配,从而适应待封装的对象的厚度的变化。活动型芯的设置有效地避免了将待封装的对象与模具进行分组配合,实现了注塑模具与待封装的对象的厚度自动匹配,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及设备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Injection moul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jection mold, which comprises: the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lower cavity; an upper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mold cavity, the upper cavity and a lower cav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cavity; at least one core, the core is contained and supported by the lower mould cav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object to be packaged and support; at least one core core core for all activities, each activity core according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object to be packaged by adjusting the downward movement of the moving core in the cavity height, thus making the object space surface movable core and cavity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package, which can adapt to the change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object to be packaged. Movable core settings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objects to be packaged and die are grouped with the injection mold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package object automatic matching,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cost of manpower and equipment,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在低压注塑时,因来料对象厚度公差较大,模具模腔是固定尺寸,模具合模时会产生一定的合模压力,如待封装的对象厚度与模腔深度尺寸干涉过大,会破坏待封装的对象内部结构,所以不能全部和模具直接适配,需通过分组解决。待封装的对象与模具都需要分成多个组别,各组待封装的对象需严格按模腔深度与其厚度相对应匹配的模具来生产。或者按待封装的对象分组用不同厚度的贴片来调整待封装的对象为同样厚度进行生产。待封装的对象分组需要增加人力与设备,每个组别都要匹配足够生产的模具与物料,因待封装的对象来料厚度分布的不稳定性,会产生模具准备的冗余及物料呆滞。因待封装的对象分组设备的精度与待封装的对象平面度的影响,分组的精确性难以保证,由此会产生生产不良。这样造成人力物力成本的增加,生产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其能够与待封装的对象的厚度自动匹配,节省对待封装的对象分组所需的人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其包括:下模板,设有至少一个下模腔;上模板,设有至少一个上模腔,上模腔的数量与下模腔的数量相同,各上模腔与对应一个下模腔形成模腔对,上模板位于下模板的上方并与下模板相对,能够相对下模板上下运动,以使各模腔对的上模腔和下模腔合模或开模;至少一个型芯,型芯的数量与下模腔的数量相同,各型芯收容并支撑于对应的下模腔内并支撑待封装的对象;其中,所有型芯中至少有一个型芯为活动型芯,各活动型芯能够在对应的下模腔内不受下模腔的侧壁限制而上下运动,以在对应的模腔对的上模腔和下模腔合模时,各活动型芯根据待封装的对象的厚度向下运动,以调节各活动型芯在下模腔中的高度,进而使得活动型芯的上表面和上模腔的下表面的间距与待封装的对象的厚度匹配,从而适应待封装的对象的厚度的变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根据本技术的注塑模具中,活动型芯的设置有效地避免了将待封装的对象与模具进行分组配合,实现了注塑模具与待封装的对象的厚度自动匹配,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及设备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注塑模具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注塑模具的总装剖视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注塑模具合模前或开模后的半剖视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注塑模具合模时的半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下模板7第二顶针板11下模腔8定位机构111通孔81活动型芯定位销2上模板811头部21上模腔82侧向滑块22定位销复位推杆821通孔23滑块拨块822导向孔231头端823拨块孔232臂部83滑块基座3活动型芯831容置槽31定位孔84复位弹簧4第一顶针板85滑块定位销5型芯顶杆86压缩弹簧51凹槽87导向杆6调节弹簧88固定螺栓H调节间隙89支撑板h待封装的对象的厚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注塑模具。参照图1至图4,根据本技术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1,设有至少一个下模腔11;上模板2,设有至少一个上模腔21,上模腔21的数量与下模腔11的数量相同,各上模腔21与对应一个下模腔11形成模腔对,上模板2位于下模板1的上方并与下模板1相对,能够相对下模板1上下运动,以使各模腔对的上模腔21和下模腔11合模或开模;至少一个型芯,型芯的数量与下模腔11的数量相同,各型芯收容并支撑于对应的下模腔11内并支撑待封装的对象C;其中,所有型芯中至少有一个型芯为活动型芯3,各活动型芯3能够在对应的下模腔11内不受下模腔11的侧壁限制而上下运动,以在对应的模腔对的上模腔21和下模腔11合模时,各活动型芯3根据待封装的对象C的厚度h向下运动,以调节各活动型芯3在下模腔11中的高度,进而使得活动型芯3的上表面和上模腔21的下表面的间距与待封装的对象C的厚度h匹配,从而适应待封装的对象C的厚度h的变化。在根据本技术的注塑模具中,活动型芯3的设置有效地避免了将待封装的对象C与模具进行分组配合,实现了注塑模具与待封装的对象C的厚度h自动匹配,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及设备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如图3所示,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顶针板4,位于下模板1的下方;至少一个型芯顶杆5,各型芯顶杆5的上端穿过下模板1并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活动型芯3而下端露出下模板1;以及至少一个调节弹簧6,各调节弹簧6夹持在对应的型芯顶杆5和第一顶针板4之间,以使在对应的模腔对的上模腔21和下模腔11未合模之前型芯顶杆5的下端面与第一顶针板4的上表面之间留有调节间隙H且在该调节弹簧6的支撑下,对应活动型芯3的下表面与下模腔11的底表面之间也留有调节间隙H。型芯顶杆5以及第一顶针板4的设置实现了对活动型芯3的顶出功能。在根据本技术的注塑模具中,如图3所示,型芯顶杆5的下端设有:凹槽51,在型芯顶杆5的下端面开口且从型芯顶杆5的下端面沿竖向向上延伸;各调节弹簧6设置于对应的型芯顶杆5的凹槽51且下端伸出凹槽51,调节弹簧6的伸出凹槽51的下端与第一顶针板4的上表面直接接触。调节弹簧6通过型芯顶杆5带动活动型芯3使模腔对与待封装的对象C的厚度h相匹配,提高了本技术的注塑模具的通用性。为了对型芯顶杆5的下端定位,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二顶针板7,位于下模板1和第一顶针板4之间,支撑在第一顶针板4上且设置有沿竖向贯通的至少一个收容槽71,收容槽71的数量与型芯顶杆5的数量相同;各型芯顶杆5的下端收容于第二顶针板7的对应的收容槽71。各型芯顶杆5的下端为倒T形;第二顶针板7的各收容槽71也为倒T形,以对相应型芯顶杆5的向上运动进行限位。在根据本技术的注塑模具中,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注塑模具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机构8,各定位机构8滑动地设置于对应的下模腔11内的活动型芯3的一侧,以固定对应的活动型芯3。当然不限于此,定位机构8的数量与活动型芯3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依具体情况而定。定位机构可采用各种形式构造。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与各活动型芯3对应的下模腔11的腔壁对应设置有通孔111。各活动型芯3的与相应定位机构8对应的侧面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定位孔31,定位孔31具有锥度。各定位机构8包括:活动型芯定位销81,具有:头部811,与活动型芯3的定位孔31具有相同的锥度,能够沿水平方向穿过对应的下模腔11的通孔111而插入对应的活动型芯3的定位孔31,以固定对应的活动型芯3。定位孔31以及活动型芯定位销81均具有锥度,当活动型芯3处于不同位置时,活动型芯定位销81的带有锥度的头部811能够不同程度地插入活动型芯3的定位孔31以对处于不同位置的活动型芯3定位。如图1至图4所示,上模板2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销复位推杆22,定位销复位推杆22的数量与活动型芯3的数量相同;各定位机构8还包括:侧向滑块82,固定连接于活动型芯定位销81的一端,具有上下贯通的通孔821;滑块基座83,固定设置于下模板1,侧向滑块82滑动地设置于滑块基座83上,且滑块基座83具有沿上下延伸的容置槽831并与侧向滑块82的通孔821对齐并连通;复位弹簧84,设置于滑块基座83的侧壁与侧向滑块82的侧壁之间,用于推动侧向滑块82水平运动;滑块定位销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注塑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1),设有至少一个下模腔(11);上模板(2),设有至少一个上模腔(21),上模腔(21)的数量与下模腔(11)的数量相同,各上模腔(21)与对应一个下模腔(11)形成模腔对,上模板(2)位于下模板(1)的上方并与下模板(1)相对,能够相对下模板(1)上下运动,以使各模腔对的上模腔(21)和下模腔(11)合模或开模;至少一个型芯,型芯的数量与下模腔(11)的数量相同,各型芯收容并支撑于对应的下模腔(11)内并支撑待封装的对象(C);其特征在于,所有型芯中至少有一个型芯为活动型芯(3),各活动型芯(3)能够在对应的下模腔(11)内不受下模腔(11)的侧壁限制而上下运动,以在对应的模腔对的上模腔(21)和下模腔(11)合模时,各活动型芯(3)根据待封装的对象(C)的厚度(h)向下运动,以调节各活动型芯(3)在下模腔(11)中的高度,进而使得活动型芯(3)的上表面和上模腔(21)的下表面的间距与待封装的对象(C)的厚度(h)匹配,从而适应待封装的对象(C)的厚度(h)的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1),设有至少一个下模腔(11);上模板(2),设有至少一个上模腔(21),上模腔(21)的数量与下模腔(11)的数量相同,各上模腔(21)与对应一个下模腔(11)形成模腔对,上模板(2)位于下模板(1)的上方并与下模板(1)相对,能够相对下模板(1)上下运动,以使各模腔对的上模腔(21)和下模腔(11)合模或开模;至少一个型芯,型芯的数量与下模腔(11)的数量相同,各型芯收容并支撑于对应的下模腔(11)内并支撑待封装的对象(C);其特征在于,所有型芯中至少有一个型芯为活动型芯(3),各活动型芯(3)能够在对应的下模腔(11)内不受下模腔(11)的侧壁限制而上下运动,以在对应的模腔对的上模腔(21)和下模腔(11)合模时,各活动型芯(3)根据待封装的对象(C)的厚度(h)向下运动,以调节各活动型芯(3)在下模腔(11)中的高度,进而使得活动型芯(3)的上表面和上模腔(21)的下表面的间距与待封装的对象(C)的厚度(h)匹配,从而适应待封装的对象(C)的厚度(h)的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顶针板(4),位于下模板(1)的下方;至少一个型芯顶杆(5),各型芯顶杆(5)的上端穿过下模板(1)并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活动型芯(3)而下端露出下模板(1);以及至少一个调节弹簧(6),各调节弹簧(6)夹持在对应的型芯顶杆(5)和第一顶针板(4)之间,以使在对应的模腔对的上模腔(21)和下模腔(11)未合模之前型芯顶杆(5)的下端面与第一顶针板(4)的上表面之间留有调节间隙(H)且在该调节弹簧(6)的支撑下,对应活动型芯(3)的下表面与下模腔(11)的底表面之间也留有调节间隙(H)。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型芯顶杆(5)的下端设有:凹槽(51),在型芯顶杆(5)的下端面开口且从型芯顶杆(5)的下端面沿竖向向上延伸;各调节弹簧(6)设置于对应的型芯顶杆(5)的凹槽(51)且下端伸出凹槽(51),调节弹簧(6)的伸出凹槽(51)的下端与第一顶针板(4)的上表面直接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二顶针板(7),位于下模板(1)和第一顶针板(4)之间,支撑在第一顶针板(4)上且设置有沿竖向贯通的至少一个收容槽(71),收容槽(71)的数量与型芯顶杆(5)的数量相同;各型芯顶杆(5)的下端收容于第二顶针板(7)的对应的收容槽(7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各型芯顶杆(5)的下端为倒T形;第二顶针板(7)的各收容槽(71)也为倒T形,以对相应型芯顶杆(5)的向上运动进行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韬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