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峰专利>正文

一种骑行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220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骑行机器人,包含后车架、座椅、方向盘、前车架、支腿、传动叉、前传动轴、脚踏板、曲柄、后传动轴、十字叉、十字轴、圆锥齿轮、横向传动轴,后车架安装有两个支腿,后车架与前车架铰接,方向盘与前车架固连,前车架安装有两个支腿,一号圆锥齿轮与曲柄固连,安装于后车架的下端,二号圆锥齿轮与一号圆锥齿轮啮合,曲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脚踏板,两个十字叉通过十字轴分别与前、后传动轴固连,前、后传动轴各通过一个传动叉与对应的三号锥齿轮固连,三号锥齿轮与四号锥齿轮啮合,两个四号锥齿轮分别与前、后横向传动轴固连,两个传动叉分别安装于前、后横向传动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依靠人力驱动,实现模拟四肢动物的迈步运动。

Riding rob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iding robot, including the frame, seat, steering wheel, front frame, leg, drive fork, front drive shaft, a pedal, a crank, a rear drive shaft, cross, cross shaft, bevel gear, horizontal drive shaft, the rear frame is provided with two support legs, rear hinged frame with the front frame, the steering wheel and the front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fron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two support leg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rank gear, a cone, bottom frame in installation, two bevel gear and a bevel gear meshing, the crank end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oot pedal, two fork through ten the cross shaft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and the back transmission shaft which is fixedly conne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shaft through th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transmission fork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ree bevel gear bevel gear meshing, No. three and No. four bevel gear, two bevel gear and four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nsverse drive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two transmission fork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front and the rear transverse transmission shafts.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marching movement of the simulated quadruped animals by manpower dri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骑行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
,涉及一种骑行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技术在飞速发展,骑行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宽阔。从实际中来看,足式步行运动有着轮式机械运动难以比拟的独到之处。足式行走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系列离散的足印,轮式机器人的则是一条条连续的辙迹。崎岖地形中往往含有岩石、泥土、沙子甚至峭壁和陡坡等障碍物,可以稳定支撑机器人的连续路径十分有限,这意味着轮式机器人在这种地形中已经不适用。而足式行走机器人运动时只需要离散的点接触地面,对这种地形的适应性较强。足式机器人的腿部具有多个自由度,使运动的灵活性大大增强。然而现有技术和方案难以通过简单的、单一的动力源(如人力或电机)驱动四足行走机器人,同时保证运动时至少有三条腿落地的平稳的运动姿态。并且现有多数四足行走机器人只能够实现直线向前或向后运动,不能左右转向。因此急需一种能够依靠单一动力源且能够灵活运动的足式行走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通过人力为动力源驱动的四足骑行机器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骑行机器人,包含后车架、座椅、方向盘、前车架、支腿、传动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骑行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骑行机器人,包含后车架(1)、座椅(2)、方向盘(3)、前车架(4)、支腿(5)、传动叉(6)、前传动轴(7)、脚踏板(8)、曲柄(9)、后传动轴(10)、十字叉(11)、十字轴(12)、二号圆锥齿轮(13)、一号圆锥齿轮(14)、横向传动轴(15)、四号圆锥齿轮(16)、三号圆锥齿轮(17),其特征在于:后车架(1)后端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支腿5,两个支腿(5)由同一个横向传动轴(5)驱动,且两个支腿(5)转动相位差为180°,后车架(1)与前车架(4)通过空心销轴铰接,方向盘3下端穿过空心销轴与前车架(4)固定连接,前车架(4)前端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支腿(5),两个支腿(5)由同一个横向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骑行机器人,包含后车架(1)、座椅(2)、方向盘(3)、前车架(4)、支腿(5)、传动叉(6)、前传动轴(7)、脚踏板(8)、曲柄(9)、后传动轴(10)、十字叉(11)、十字轴(12)、二号圆锥齿轮(13)、一号圆锥齿轮(14)、横向传动轴(15)、四号圆锥齿轮(16)、三号圆锥齿轮(17),其特征在于:后车架(1)后端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支腿5,两个支腿(5)由同一个横向传动轴(5)驱动,且两个支腿(5)转动相位差为180°,后车架(1)与前车架(4)通过空心销轴铰接,方向盘3下端穿过空心销轴与前车架(4)固定连接,前车架(4)前端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支腿(5),两个支腿(5)由同一个横向传动轴(15)驱动,且两支腿(5)转动相位差为18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骑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圆锥齿轮(14)中心与曲柄(9)中段的中心固连,并安装于后车架(1)的下侧,两个十字叉(11)分别安装于后车架(1)下端朝前和朝后的两个圆孔内,十字叉(11)一端为Y型结构另一端装有二号圆锥齿轮(13),二号圆锥齿轮(13)与一号圆锥齿轮(14)实现啮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骑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传动轴(7)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赵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