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粘连可光固化的树脂组合物,包含所述组合物的防粘连构件,以及它们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418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提供防止例如热塑性膜的层与层之间的粘附(即粘连现象)等问题的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包含含有至少一种或多种树脂的第一组分和选自至少一种或多种单体或低聚物的第二组分,其中第一组分的树脂在施加该组合物后通过相分离被沉淀以在表面上形成微细不平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含所述组合物的防粘连构件,以及它们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种包含基材和施加并固化于该基材上的所述树脂组合物的防粘连构件,以及它们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当硬涂层被施加到例如PET膜的热塑性膜上时,被涂覆的膜构件在生产过程中有时通过卷绕成卷来保存。当另一层被层压到其上已经形成了硬涂层的树脂基材层(例如PET膜)上时,层与层之间的粘附力和化学力作用会产生粘附。当使用该层压材料时,有时需要施加作用力使层压材料相互分离,有时由于粘附力太大导致很难剥开层压材料或层压材料当被强行分开时发生断裂。在这种情况下,在基材的相对表面施加将颗粒物质例如粒径为约1μm硅石捏合于其中的涂层组合物形成背面涂层,其中在基材的相对表面并没有施加硬涂层,层压的层之间的粘附由于产生表面的不平整度和层间接触面积的减少而被阻止。例如,JP-A-2004-151937和JP-A-2005-132897披露了一项形成含有颗粒物质的背面涂层的技术。尽管通过使用颗粒物质来防止层压材料之间粘附的技术很有效,但是因为由颗粒产生的不平整度必须显现在其表面之上,所以涂层膜的厚度必须小于粒径(例如约0.5μm),并且机械强度降低,缺陷例如划痕很容易发生,还会产生其他缺陷例如闪烁(Scintillation)。当是要求透明度的热塑性树脂层时,这些缺陷会由于光学性能和透明度的降低而成为致命缺陷。当将上述方法用在将颗粒结合于在硬涂层相对一侧的背面涂层中的情况时,同样有一项技术将树脂颗粒混入硬涂层而在表面形成不平整度(JP-A-2004-042653)。当颗粒被混入时,为了在表面形成不平整度需要使膜的厚度变薄,涂层膜的强度降低到使膜容易损坏且涂层膜的性质发生劣化。另外,有时会丧失光化学性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使用颗粒物质而能防止例如热塑性膜的层与层之间的粘附问题(即粘连现象)的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含有至少一种或多种树脂的第一组分和选自至少一种或多种单体或低聚物的第二组分,其中为实现该目的,在施加该组合物以后第一组分的树脂通过相分离被沉淀以在表面上形成微细的不平整度。优选地,第一组分包含(甲基)丙烯酰基团,并且第二组分包含(甲基)丙烯酰基团。优选地,所述可固化树脂组合物还包括至少一种无机颗粒或有机颗粒。更优选第一组分的SP值与第二组分的SP值的差为1.0或以上。优选第一组分的树脂具有2℃或以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2000或以上的重均分子量。优选所述无机颗粒或有机颗粒具有0.5μm或以下的平均粒径。优选所述防粘连树脂组合物具有可光固化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可通过将上述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固化为膜形状得到的防粘连硬涂层膜,该涂层膜具有总透光率为90%或以上和浊度为2.0%或以下的透明(clear)性能。优选所述硬涂层膜表面具有0.1μm或以下的Ra(算术平均高度)和0.3μm或以下的Rz JIS(十点平均粗糙度(ten points average roughness))。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防粘连层压构件,即层压材料,其包括基材和已经施加并固化于基材上的上述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防粘连层压材料卷,所述防粘连层压材料包括基材和已经施加并固化于基材上的上述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层压材料已被卷绕在辊子上。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防粘连层压材料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上述防粘连可固化组合物施加于基材上,干燥该组合物造成相分离,和固化该组合物。相分离和固化优选通过光照射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可以提供一种防粘连层,该防粘连层是在表面上具有不平整度的树脂层,该防粘连层是通过将该组合物施加于基材上,干燥(如果需要),和然后仅仅固化(特别是光固化)形成的。得到的防粘连硬涂层膜比一般的膜更硬并且几乎不会产生划痕。而且,由于本专利技术没有使用平均粒径超过0.5μm的颗粒物质,所以树脂的光学性质不会损失并且树脂本身的性能得以保存。即使是各自都包括防粘连硬涂层膜和树脂基材的多个防粘连层压材料被层压在一起,其也显示出不发生例如层间粘附的粘连现象的效果。当本专利技术的防粘连层压材料作为卷提供时,粘连现象(例如,拆卷困难)不会发生。此外,当按照本专利技术在表面上形成不平整度时,不平整度的排列是自然确定的,因此可以在涂层膜表面上形成期望的非均匀微细不平整度。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引用附图进行详细描述。附图简要描述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防粘连层压材料的示意截面图,其中1表示防粘连层压材料,3表示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且5表示树脂基材层。图2是参数RzJIS示意图。图3是总透光率的示意图。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可以形成应用于树脂基材层并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所述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包括至少两种组分,即第一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和第二组分具有如下性质在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被施加于基材上的情况下,基于第一和第二组分物理性质的差异而产生第一和第二组分的相分离。第一组分包括至少一种或多种的树脂且第二组分选自至少一种或多种的单体或低聚物。第一组分的树脂,例如,包括结构中含有(甲基)丙烯酰类树脂、烯烃树脂、聚醚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硅氧烷树脂、聚硅烷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或氟树脂的树脂等等。这些树脂可以是具有低分子量的所谓低聚物。结构中包含(甲基)丙烯酰类树脂(或(甲基)丙烯酰基团)的树脂包括可通过聚合或共聚合(甲基)丙烯酰单体得到的树脂,可通过共聚合(甲基)丙烯酰单体与其他具有烯属不饱和双键的单体得到的树脂等等。结构中包含烯烃树脂的树脂包括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离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等等。结构中包含聚醚树脂的树脂包括分子中含有醚键的树脂,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等。结构中包含聚酯树脂的树脂包括分子中含有酯键的树脂,例如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等。结构中包含聚氨酯树脂的树脂包括分子中含有氨基甲酸酯键的树脂。结构中包含聚硅氧烷树脂的树脂包括分子中含有硅氧烷键的树脂。结构中包含聚硅烷树脂的树脂包括分子中含有硅烷键的树脂。结构中包含聚酰亚胺树脂的树脂包括分子中含有酰亚胺键的树脂。结构中包含氟树脂的树脂包括含有其中聚烯烃的一部分或全部氢被氟取代的结构的树脂。所述树脂可以是包含2种或更多种上述结构的共聚物,或可以是含有所述结构和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第二组分是单体或低聚物。单体包括多官能单体,例如,通过多元醇与(甲基)丙烯酸酯进行脱醇反应得到的产物,例如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低聚物包括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以及上述第一组分树脂的低分子量的低聚物,其中重复单元数优选为3到10且重均分子量优选小于8000。所述低聚物可以是包括2种或更多种前述树脂结构的共聚物,或可以是包括所述结构和其它单体的共聚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和第二组分优选独立地具有相互反应的官能团。可通过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得到的、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的抗性方面的性质可通过所述官能团之间的反应得到提高。这些官能团组合的例子包括具有活性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其包含含有至少一种或多种树脂的第一组分和选自至少一种或多种单体或低聚物的第二组分,其中在施加所述组合物以后所述第一组分的树脂通过相分离被沉淀以在表面上形成微细的不平整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道靖二南野浩正上田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油漆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