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阀芯孔衬套装配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055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阀芯孔衬套装配用夹具。它包括底板,其特点是底板的纵向两头分别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机构和用于将衬套装入阀芯孔的顶入机构。支撑机构与顶入机构间有定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定位机构和顶入机构的同侧有用于压住工件的压紧机构。采用这种夹具来将衬套装入阀芯孔内,不仅简化了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适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上的阀芯孔衬套的装配。也可用于其它金属工件圆孔内衬套的装配。

Clamp for assembling valve core hole bushing of automobile turbocharg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lamp for assembling a valve core hole bushing of an automobile turbocharger casing.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oleplat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longitudinal ends of the soleplat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mechanism used for supporting the workpiece and a top entry mechanism for lining the sleeve into the valve core hole.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the jacking mechanism, and the pressing mechanism of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and the jack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ing mechanism used for pressing the workpiece. By adopting the clamp, the bushing is loaded into the valve core hole, not only the process is simplifie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but also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is greatly improved.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assembly of a valve core hole bushing on an automobile turbocharger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can also be used for assembling the lining of a round hole of other metal workpie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阀芯孔衬套装配用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具体说,是用来装配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上的阀芯孔衬套的夹具。也可用于其它金属工件圆孔内衬套的装配。
技术介绍
在汽车涡轮增压器制造行业都知道,为提高增压器壳体上的阀芯孔的耐磨强度,延长增压器壳体的使用寿命,在增压器壳体的阀芯孔内都装配有高强度衬套。目前,用来将衬套装入阀芯孔的方法大都是采用手压机或空压机来实现。虽然采用手压机或空压机可以实现将衬套装入阀芯孔内,但由于无专用夹具,衬套与蜗壳的相对位置难以保证,加工出的产品质量不高。而且将衬套压入阀芯孔后,还需利用专门的锁口设备进行锁口,使得工艺步骤多,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阀芯孔衬套装配用夹具。采用这种夹具来将衬套装入阀芯孔内,不仅简化了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阀芯孔衬套装配用夹具包括底板,其特点是底板的纵向两头分别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机构和用于将衬套装入阀芯孔的顶入机构。支撑机构与顶入机构间有定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定位机构和顶入机构的同侧有用于压住工件的压紧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含有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上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呈水平布置,其活塞杆外端朝向顶入机构且连有支撑头。所述顶入机构含有第二支座,第二支座上有纵向杆孔,纵向杆孔内有压杆9;邻近纵向杆孔外端的第二支座一侧连有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外端与压杆9的外端相连。压杆9的里端有第三油缸,第三油缸的缸体一端与所述压杆的里端相连。第三油缸的缸体内有顶杆,顶杆里端与缸体的相应端间和压杆的相应端间均连接在一起,顶杆外端连有压装销,所述压装销与支撑头相对。顶杆与第三油缸的缸体四周间有管状活塞,管状活塞的外端周向均布有挤压销。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外端与压杆9的外端间有T形连接块33,压杆9邻端上有T形孔,T形连接块33的T形端借助压杆9邻端的T形孔与压杆的邻端相连。T形连接块33的另一端有圆形坑,圆形坑内有压力传感器47,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外端伸入圆形坑内并与压力传感器相抵。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上有导套25。所述第三油缸含有缸体,所述压杆9的里端有周向凸边,压杆9里端借助螺钉和该周向凸边与第三油缸的缸体一端连接在一起。顶杆与压杆相邻的一端周向有径向凸边,所述径向凸边与第三油缸的缸体间呈密封状配合。所述管状活塞套在径向凸边之外的那段顶杆与缸体之间。所述定位机构含有第四油缸,第四油缸呈竖向布置且其活塞杆朝向上方;所述第四油缸位于底板之下,其活塞杆伸出在底板之上,活塞杆的伸出端上自下而上依次有定位垫块11、定位支撑块26和锥形套,定位垫块11与定位支撑块26连接在一起,锥形套外面有涨心套,涨心套的高度大于锥形套;锥形套和定位支撑块内有拉栓23,拉栓上端有栓盖,拉栓下端依次穿过锥形套和定位支撑块26后与第四油缸的活塞杆相连,在非工作状态下,栓盖与涨心套上端接触时、栓盖与锥形套上端间留有间距。所述涨心套的两端四周均布有轴向通槽,两端的轴向通槽间呈交替状均匀布置,且两端的轴向通槽口部从涨芯套一端延伸至邻近涨芯套的另一端处。所述压紧机构含有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含有第五油缸,所述第五油缸为杠杆油缸,其缸体一端固定在第一支座上,其杠杆外端压在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进气法兰上。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含有第六油缸,所述第六油缸呈竖向布置,其缸体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其活塞杆外端朝上,其活塞杆外端有压臂。所述压臂轴向与活塞杆垂直,压臂一端固定在第六油缸的活塞杆外端,压臂另一端连有用于压住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出气端法兰的压头。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底板的纵向两头分别色绘制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机构和用于将衬套装入阀芯孔的顶入机构,支撑机构与顶入机构间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定位机构和顶入机构的同侧有用于压住工件的压紧机构。装配衬套时,利用另配的控制器,并使控制器均与支撑机构、顶入机构、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相连,可实现对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的支撑、定位、压紧和衬套装入及锁口的自动化,利用一套设备就实现了阀芯孔衬套装配和锁口,与
技术介绍
相比,简化了工艺步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又由于本专利技术含有支撑机构、定位机构、顶入机构和压紧机构,且这些机构通过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一次装夹就可完成定位、夹紧、压套和锁口,与
技术介绍
中采用手压机或空压机相比,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阀芯孔衬套装配用夹具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1的II点放大图;图5是图2的I点放大图;图6是图1和图3中的涨芯套1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4和图5,本专利技术的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阀芯孔衬套装配用夹具含有一个底板18,该底板为长方形。底板18的纵向两头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机构和用于将衬套装入阀芯孔的顶入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顶入机构间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定位机构和顶入机构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压住工件的压紧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含有第一支座2,第一支座2固定在底板18上。第一支座2上安装有第一油缸4,所述第一油缸4呈水平布置,其活塞杆外端朝向顶入机构且连有支撑头3。所述顶入机构含有第二支座17,第二支座17上加工有纵向杆孔,纵向杆孔内安装有压杆12。邻近纵向杆孔外端的第二支座17一侧设置有第二油缸16,第二油缸16的活塞杆外端与压杆12的外端相连。压杆12的里端设置有第三油缸10,第三油缸10的缸体一端与所述压杆12的里端相连。第三油缸10的缸体内安装有顶杆11,顶杆11里端与缸体的相应端间和压杆12的相应端间均连接在一起。顶杆11外端连有压装销6,所述压装销6与支撑头3相对。顶杆11与第三油缸10的缸体四周间套有管状活塞9,管状活塞9的外端连有两个挤压销7。所述两个挤压销7沿管状活塞9的外端呈对称布置。其中,第二油缸16的活塞杆外端与压杆12的外端间设置有T形连接块13,压杆12邻端上加工有T形孔,T形连接块13的T形端借助压杆12邻端的T形孔与压杆12的邻端相连。T形连接块13的另一端加工有圆形坑,圆形坑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4,所述第二油缸16的活塞杆161外端伸入圆形坑内并与压力传感器14相抵。其中,在第二油缸16的活塞杆161上还安装有导套25。所述第三油缸10含有缸体,所述压杆12的里端加工有周向凸边19,压杆12里端借助螺钉和该周向凸边与第三油缸10的缸体一端连接在一起。顶杆11与压杆12相邻的一端周向加工有径向凸边20,所述径向凸边20与第三油缸10的缸体间呈密封状配合。所述管状活塞9套在径向凸边20之外的那段顶杆11与缸体之间。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机构含有第四油缸23,第四油缸23呈竖向布置且其活塞杆朝向上方。所述第四油缸23位于底板18之下,其活塞杆伸出在底板18之上,活塞杆的伸出端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定位垫块22、定位支撑块21和锥形套24,定位垫块22与定位支撑块21连接在一起,锥形套24外面设置有涨心套1,涨心套1的高度大于锥形套24。锥形套24和定位支撑块21内安装有拉栓25,拉栓25上端加工有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阀芯孔衬套装配用夹具

【技术保护点】
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阀芯孔衬套装配用夹具,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底板的纵向两头分别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机构和用于将衬套装入阀芯孔的顶入机构;支撑机构与顶入机构间有定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定位机构和顶入机构的同侧有用于压住工件的压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阀芯孔衬套装配用夹具,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底板的纵向两头分别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机构和用于将衬套装入阀芯孔的顶入机构;支撑机构与顶入机构间有定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定位机构和顶入机构的同侧有用于压住工件的压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阀芯孔衬套装配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含有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上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呈水平布置,其活塞杆外端朝向顶入机构且连有支撑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阀芯孔衬套装配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入机构含有第二支座,第二支座上有纵向杆孔,纵向杆孔内有压杆;邻近纵向杆孔外端的第二支座一侧连有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外端与压杆的外端相连;压杆的里端有第三油缸,第三油缸的缸体一端与所述压杆的里端相连;第三油缸的缸体内有顶杆,顶杆里端与缸体的相应端间和压杆的相应端间均连接在一起,顶杆外端连有压装销,所述压装销与支撑头相对;顶杆与第三油缸的缸体四周间有管状活塞,管状活塞的外端周向均布有挤压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阀芯孔衬套装配用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外端与压杆的外端间有T形连接块,压杆邻端上有T形孔,T形连接块的T形端借助压杆邻端的T形孔与压杆的邻端相连;T形连接块的另一端有圆形坑,圆形坑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外端伸入圆形坑内并与压力传感器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阀芯孔衬套装配用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上有导套。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阀芯孔衬套装配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缸含有缸体,所述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于鑫林原兵波浦华翔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瑞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