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1319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在绝缘层埋设有线圈芯体而构成的线圈部件的小型化。线圈部件(1a)具备:绝缘层(2);圆环状的线圈芯体(3),其埋设于绝缘层(2);线圈电极(4),其卷绕于线圈芯体(3)的周围;外部连接用输入电极(8a),其设置于绝缘层(2)的下表面,并与线圈电极(4)的一端连接;以及外部连接用输出电极(8b),其设置于绝缘层(2)的下表面,并与线圈电极(4)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极(8a)以及输出电极(8b)中的一方在俯视下配置于线圈芯体(3)的内侧。由此,与将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的双方配置于线圈芯体的外侧的现有的线圈部件相比,能够容易地实现线圈部件(1a)的俯视下的面积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实现散热特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圈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埋设有线圈芯体的绝缘层和卷绕于线圈芯体的周围的线圈电极的线圈部件。
技术介绍
在使用高频信号的电子设备中,作为用于防止噪声的部件,例如存在使用环形线圈的情况。该环形线圈与安装于布线基板的其他电子部件相比是比较大型的,因而存在大范围占有布线基板的安装区域的问题。另外,由于将大型的环形线圈安装于布线基板,所以还存在线圈部件整体的薄化变困难的问题。因此,以往提出将环形线圈内置于布线基板来实现线圈部件的小型化的技术。例如,图14所示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圈部件100具备:绝缘层101,其内置有圆环状的线圈芯体102;和两个线圈电极103、104,它们卷绕在线圈芯体102的周围。两线圈电极103、104分别具备:多个上侧布线图案105a,它们排列于绝缘层101的上表面;多个下侧布线图案105b,它们排列于绝缘层101的下表面;多个内侧柱状导体106a,它们在线圈芯体102的内侧将规定的上侧布线图案105a以及下侧布线图案105b的一端彼此连接;以及多个外侧柱状导体106b,它们在线圈芯体102的外侧将规定的上侧布线图案105a以及下侧布线图案105b的另一端彼此连接。另外,线圈电极103、104各自的两端与输入输出电极107a、107b连接,通过上述输入输出电极107a、107b能够与外部连接。这样,通过将线圈芯体102内置于绝缘层101,能够实现线圈部件100的小型化以及薄化。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38884号公报(0031~0039段,参照图1等)伴随着近几年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要求搭载于电子设备的线圈部件的进一步的小型化。然而,在现有的线圈部件100中,各输入输出电极107a、107b均配置于线圈芯体102的外侧,因而线圈部件100的俯视下的面积的小型化存在极限。特别地,各输入输出电极107a、107b是与外部连接的电极,因而从安装性能的观点考虑需要确保规定的面积,从而线圈部件100的小型化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在绝缘层埋设线圈芯体而构成的线圈部件的小型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的特征在于,具备:绝缘层;线圈芯体,其埋设于上述绝缘层以包围规定区域;线圈电极,其卷绕于上述线圈芯体的周围;外部连接用输入电极,其设置于上述绝缘层的一个主面以及另一个主面中的任一方,并与上述线圈电极的一端连接;以及外部连接用输出电极,其设置于上述绝缘层的一个主面以及另一个主面中的任一方,并与上述线圈电极的另一端连接,上述输入电极以及上述输出电极中的一方在俯视下配置于作为上述规定区域的上述线圈芯体的内侧。根据该结构,外部连接用输入电极以及输出电极中的一方在俯视下配置于线圈芯体的内侧,因而与将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的双方配置于线圈芯体的外侧的现有的线圈部件相比,能够容易地实现俯视下的面积的小型化。另外,对于线圈芯体的内侧的区域(规定区域)而言,形成线圈电极的导体的密度高,线圈电极通电时产生的热量容易蓄积。因此,将输入电极以及输出电极中的一方配置于线圈芯体的内侧,从而能够经由线圈芯体的内侧的输入、输出电极对蓄积在线圈芯体的内侧的热量进行散热,因而能够提高线圈部件的散热特性。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输入电极以及上述输出电极中的另一方在俯视下配置于上述线圈芯体的外侧,上述输入电极以及上述输出电极均设置于上述绝缘层的上述一个主面以及上述另一个主面中的一方。根据该结构,输入电极以及输出电极设置于绝缘层的同一主面,因而能够提高线圈部件向外部的安装性能。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输入电极以及上述输出电极中的另一方也在俯视下配置于上述线圈芯体的内侧。在该情况下,输入电极以及输出电极的双方在俯视下配置于线圈芯体的内侧,因而能够实现线圈部件的进一步小型化。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输入电极以及上述输出电极中的至少一方与配置于上述绝缘层的内部的散热用虚设导体连接。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虚设导体实现线圈部件的散热特性的进一步的提高。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线圈电极具有:多个第一布线图案,它们一端配置于上述线圈芯体的内侧且另一端配置于上述线圈芯体的外侧,并在上述绝缘层的一个主面沿上述线圈电极的卷绕轴方向排列;多个第二布线图案,它们一端配置于上述线圈芯体的内侧且另一端配置于上述线圈芯体的外侧,并在上述绝缘层的另一个主面沿上述线圈电极的卷绕轴方向排列以与上述各第一布线图案分别构成多对;多个内侧导体,它们配置于上述线圈芯体的内侧,并连接上述各第一布线图案各自的一端和与该第一布线图案成对的上述第二布线图案的一端;以及多个外侧导体,它们配置于上述线圈芯体的外侧,并连接上述各第一布线图案各自的另一端和与该第一布线图案成对的上述第二布线图案所邻接的上述第二布线图案的另一端,上述各内侧导体与上述各外侧导体均由金属销形成。在由贯通孔的形成所需的通孔导体、穿孔导体构成各内侧、外侧导体的情况下,形成独立的贯通孔需要在邻接的导体间空开规定的间隔,因而缩窄邻接的导体间的间隙来增加线圈的匝数存在极限。在不形成贯通孔的金属销的情况下,缩窄邻接的金属销间的间隙容易,因而能够通过使各内侧、外侧导体均由金属销形成来增加线圈电极的匝数,实现线圈特性的提高(高电感化)。另外,金属销与在通孔填充导电性膏而形成的通孔导体、穿孔导体相比,电阻率低,因而能够降低线圈电极整体的电阻值。因此,例如能够提供Q值等线圈特性优良的线圈部件。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线圈电极具有:多个第一布线图案,它们一端配置于上述线圈芯体的内侧且另一端配置于上述线圈芯体的外侧,并在上述绝缘层的一个主面沿上述线圈电极的卷绕轴方向排列;多个第二布线图案,它们一端配置于上述线圈芯体的内侧且另一端配置于上述线圈芯体的外侧,并在上述绝缘层的另一个主面沿上述线圈电极的卷绕轴方向排列以与上述各第一布线图案分别构成多对;多个内侧导体,它们配置于上述线圈芯体的内侧,并连接上述各第一布线图案各自的一端和与该第一布线图案成对的上述第二布线图案的一端;以及多个外侧导体,它们配置于上述线圈芯体的外侧,并连接上述各第一布线图案各自的另一端和与该第一布线图案成对的上述第二布线图案所邻接的上述第二布线图案的另一端,上述虚设导体、上述各内侧导体以及上述各外侧导体均由金属销形成,上述虚设导体形成得比上述各内侧导体以及上述各外侧导体的任一方都粗。根据该结构,各内侧导体以及各外侧导体使用细的金属销来增加线圈电极的匝数,并且为了使散热特性提高,虚设导体使用粗的金属销,能够实现线圈部件的散热特性的提高。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线圈芯体形成为环状。在该情况下,能够实现线圈芯体形成为环状的线圈部件的小型化以及散热特性的提高。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线圈芯体形成为环状的一部分被切去那样的形状。在该情况下,能够实现线圈芯体形成为环状的一部分被切去那样的形状的线圈部件的小型化以及散热特性的提高。根据本专利技术,外部连接用输入电极以及输出电极中的一方在俯视下配置于线圈芯体的内侧,因而与将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的双方配置于线圈芯体的外侧的现有的线圈部件相比,能够容易地实现俯视下的面积的小型化。另外,对于线圈芯体的内侧的区域(规定区域)而言,形成线圈电极的导体的密度高,线圈电极通电时产生的热量容易蓄积。因此,将输入电极以及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线圈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绝缘层;线圈芯体,其埋设于所述绝缘层以包围规定区域;线圈电极,其卷绕于所述线圈芯体的周围;外部连接用输入电极,其设置于所述绝缘层的一个主面以及另一个主面中的任一方,并与所述线圈电极的一端连接;以及外部连接用输出电极,其设置于所述绝缘层的一个主面以及另一个主面中的任一方,并与所述线圈电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极以及所述输出电极中的一方在俯视下配置于作为所述规定区域的所述线圈芯体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20 JP 2015-008917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绝缘层;线圈芯体,其埋设于所述绝缘层以包围规定区域;线圈电极,其卷绕于所述线圈芯体的周围;外部连接用输入电极,其设置于所述绝缘层的一个主面以及另一个主面中的任一方,并与所述线圈电极的一端连接;以及外部连接用输出电极,其设置于所述绝缘层的一个主面以及另一个主面中的任一方,并与所述线圈电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极以及所述输出电极中的一方在俯视下配置于作为所述规定区域的所述线圈芯体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极以及所述输出电极中的另一方在俯视下配置于所述线圈芯体的外侧,所述输入电极以及所述输出电极均设置于所述绝缘层的所述一个主面以及所述另一个主面中的一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极以及所述输出电极中的另一方也在俯视下配置于所述线圈芯体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极以及所述输出电极中的至少一方与配置于所述绝缘层的内部的散热用虚设导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电极具有:多个第一布线图案,它们一端配置于所述线圈芯体的内侧且另一端配置于所述线圈芯体的外侧,并在所述绝缘层的一个主面沿所述线圈电极的卷绕轴方向排列;多个第二布线图案,它们一端配置于所述线圈芯体的内侧且另一端配置于所述线圈芯体的外侧,并在所述绝缘层的另一个主面沿所述线圈电极的卷绕轴方向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坪喜人番场真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