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980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部件。电子部件(10)具备基体(20)、作为布线的两个第一内部电极(41)、玻璃膜(50)以及第一基底电极(61A)。第一内部电极(41)位于基体(20)的内部。玻璃膜(50)覆盖基体(20)的外表面(21)。第一基底电极(61A)与第一内部电极(41)电连接,并且局部地覆盖玻璃膜(50)。将玻璃膜(50)中的被第一基底电极(61A)覆盖的部位设为包覆部位(AC),将未被第一基底电极(61A)覆盖且与第一基底电极(61A)的外缘相距大于10μm的部位设为非包覆部位(AU)。在该情况下,包覆部位(AC)的厚度大于非包覆部位(AU)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部件


技术介绍

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子部件具备基体、内部电极、玻璃膜以及外部电极。内部电极位于基体的内部。玻璃膜覆盖基体的外表面。外部电极局部地覆盖玻璃膜。另外,外部电极与内部电极电连接。

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27804号公报

3、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子部件中,根据使用环境,有时水分及气体渗透到外部电极内。假设水分等到达外部电极与玻璃膜的边界,则难以将该水分等排出到大气中,水分等长期停留在外部电极与玻璃膜的边界。虽然玻璃膜是不供水分等通过的材料,但如果长时间暴露于水分等,则也难以防止水分等到达基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部件,具备:基体;布线,位于上述基体的内部;玻璃膜,覆盖上述基体的外表面;以及基底电极,与上述布线电连接,并且局部地覆盖上述玻璃膜,在将上述玻璃膜中的被上述基底电极覆盖的部位设为包覆部位,将未被上述基底电极覆盖且与上述基底电极的外缘相距大于10μm的部位设为非包覆部位时,上述包覆部位的厚度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部件,其中,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电子部件,其中,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岛知也星野悠太山田耕市佐佐木美希中野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