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蛋白质吸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11921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抑制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发现通过使用以含有磷酸胆碱基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固相处理液处理固相,使用以同时具有磷酸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样品处理液处理样品,然后将处理后的样品加入到处理后的固相中,从而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完成了本发明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抑制蛋白质吸附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抑制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使用以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固相处理液、以及以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样品处理液的抑制蛋白质吸附的方法。本申请主张通过参照而被引用于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031155号的优先权。
技术介绍
在临床检查、诊断用药的领域中,利用了免疫反应的测定方法得到广泛运用。其中,检查的高灵敏度化受到要求,临床检查、诊断用药的灵敏度的提高成为了大的技术问题。为了高灵敏度化,检测方法逐渐由利用如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的酶反应的方法转变为利用荧光或化学发光的方法。虽然通过使检测方式为荧光或化学发光,理论上能够确认一分子的检测对象物质的存在,但是实际上并没能得到目标灵敏度。作为影响利用免疫反应进行测定时的检测灵敏度的一个主要原因,可列举出,作为测定对象的抗体、抗原或者利用于测定的这些标记物在免疫反应容器或固相表面上的非特异性吸附。此外,作为样品使用如血清、血浆、细胞提取物以及尿的多种生物分子共存的物质时,由于如各种蛋白质的非特定大量的共存物质非特异性地吸附于免疫反应容器或固相表面而引发的噪声的生成,也是妨碍高灵敏度化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止这些非特异性吸附,以往以来,使用了通过将不参与免疫反应的如牛血清白蛋白、酪蛋白、明胶的来自生物的蛋白质吸附于免疫反应容器或固相表面,从而抑制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然而,使用如牛血清白蛋白的来自生物的蛋白质时,由于存在以BSE为代表的生物污染问题、批间偏差、保管温度以及使用期限等的限制,因此期望以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化学合成品为主要成分的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抑制剂的开发。作为以化学合成品为主要成分的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抑制剂,公开了以下的物质。专利文献1公开了“含有聚乙烯醇的阻断剂”。专利文献2公开了“含有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聚合物的蛋白质吸附抑制剂”。这些方法仅通过将作为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抑制剂的化学合成品物理吸附于固相表面而发挥效果。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在固相表面上的非特异性吸附,但是并不充分。并且没有公开或暗示本专利技术的样品处理液。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成4-1956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平成7-839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抑制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以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固相处理液处理固相,使用以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样品处理液处理样品,然后将处理后的样品加入到处理后的固相中,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如下所述。1.一种抑制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i)使用以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固相处理液处理固相的工序;以及(ii)使用以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样品处理液处理样品,进一步将该处理后的样品加入到(i)中处理后的固相中的工序;或者,(iii)使用以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样品处理液处理样品的工序;以及(iv)使用以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固相处理液处理固相,进一步将(iii)中处理后的样品加入到该处理后的固相中的工序。2.根据前项1所述的抑制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与所述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的组合,为以下的任意1种以上,(1)结构单元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甲基丙烯酸丁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的、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与结构单元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甲基丙烯酸丁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的、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的组合;(2)结构单元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甲基丙烯酸丁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与结构单元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甲基丙烯酸丁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的、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的组合;(3)结构单元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以及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与结构单元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甲基丙烯酸丁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的、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的组合,(4)结构单元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以及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与结构单元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甲基丙烯酸丁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的组合;(5)结构单元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以及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的、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与结构单元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甲基丙烯酸丁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的、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的组合;以及,(6)结构单元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以及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与结构单元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甲基丙烯酸丁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的组合。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抑制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中,包含于所使用的固相处理液以及样品处理液中的聚合物,虽是化学合成品但具有高的抑制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的能力。因此,可以作为虽然具有批间偏差或生物污染等问题、但仍被继续使用的来自生物的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抑制剂的代替品而使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抑制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以后,有时称作“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以下的工序。(i)使用以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固相处理液处理固相的工序;以及(ii)使用以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样品处理液处理样品,进一步将该处理后的样品加入到(i)中处理后的固相中的工序;或者,(iii)使用以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样品处理液处理样品的工序;以及(iv)使用以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固相处理液处理固相,进一步将(iii)中处理后的样品加入到该处理后的固相中的工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在利用酶反应、或者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抗体反应进行测定的免疫学测定方法等中使用,其中所述酶反应利用了例如:蛋白质、多肽、类固醇、脂质、激素等,更具体而言,利用了各种抗原、抗体、受体、酶等。具体而言,可以适用于公知的放射免疫分析法(RIA)、酶免疫分析法(EIA)、荧光免疫分析法(F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乳胶比浊法等,特别优选适用于酶免疫分析法(EIA)、荧光免疫分析法(F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乳胶比浊法、蛋白质印迹法等。在这些公知的免疫学测定法中,在使抗体或者抗原结合于固相表面后,利用固相处理液处理未结合抗体或者抗原的固相表面,另一方面,利用样品处理液处理样品,从而抑制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本专利技术的“固相”是指进行免疫反应的地点(反应容器)。特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抑制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i)使用以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固相处理液处理固相的工序;以及(ii)使用以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样品处理液处理样品,进一步将该处理后的样品加入到(i)中处理后的固相中的工序;或者,(iii)使用以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样品处理液处理样品的工序;以及(iv)使用以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固相处理液处理固相,进一步将(iii)中处理后的样品加入到该处理后的固相中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19 JP 2015-0311551.一种抑制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i)使用以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固相处理液处理固相的工序;以及(ii)使用以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样品处理液处理样品,进一步将该处理后的样品加入到(i)中处理后的固相中的工序;或者,(iii)使用以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样品处理液处理样品的工序;以及(iv)使用以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固相处理液处理固相,进一步将(iii)中处理后的样品加入到该处理后的固相中的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与所述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的组合,为以下的任意1种以上,(1)结构单元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甲基丙烯酸丁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的、含有磷酰胆碱基的聚合物,与结构单元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甲基丙烯酸丁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的、同时具有磷酰胆碱基、羟基及疏水性基团的聚合物的组合;(2)结构单元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甲基丙烯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田阳一川口恭昂根本亚兰奈中岛史雄坂元伸行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工艺纤维大学日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