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投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1154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用投射装置将罩壳内收纳的薄膜体的图案投射至罩壳的外侧。此处,通过抓握薄膜体的抓握部,可经由罩壳的连通孔将薄膜体拆卸至罩壳的外侧。因此,能够将薄膜体拆卸至罩壳的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投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像进行投射的车辆用投射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技术公告第202382141号说明书中记载的图形投影灯具中,在灯具外壳内设置有图形膜,将图形膜的像投射至灯具外壳外。此处,这样的图形投影灯具优选可将图形膜拆卸至灯具外壳的外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将像构件拆卸至收纳体的外侧的车辆用投射装置。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的车辆用投射装置包含:收纳体,其设置在车辆中,设置有拆卸部;像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收纳体内,设置有像,而且可经由所述拆卸部拆卸至所述收纳体的外侧;以及投射机构,其将所述像投射至所述收纳体的外侧。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案的车辆用投射装置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所述的车辆用投射装置,其具备限制机构,所述限制机构限制水经由所述拆卸部浸入至所述收纳体内。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案的车辆用投射装置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或第2方案所述的车辆用投射装置,其具备卡止机构,所述卡止机构将所述像构件卡止在所述收纳体内。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案的车辆用投射装置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第3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投射装置,其包含:供给体,其构成所述投射机构,在一侧配置有所述拆卸部;以及连接器,其经由所述拆卸部而设置在所述收纳体内且配置在所述供给体的一侧,并且与所述供给体连接,对所述供给体供给电力。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第1方案的车辆用投射装置中,在车辆中设置的收纳体内设置有像构件,投射机构将像构件中设置的像投射至收纳体的外侧。此处,在收纳体中设置有拆卸部,像构件可经由拆卸部拆卸至收纳体的外侧。因此,能够将像构件拆卸至收纳体的外侧。在本专利技术第2方案的车辆用投射装置中,限制机构限制水经由拆卸部浸入收纳体内。因此,能够抑制水浸入至收纳体内。在本专利技术第3方案的车辆用投射装置中,卡止机构将像构件卡止在收纳体内。因此,能够抑制像构件不必要地向收纳体的外侧脱离。在本专利技术第4方案的车辆用投射装置中,供给体构成投射机构,连接器与供给体连接,对供给体供给电力。此处,在供给体的一侧配置有拆卸部,连接器经由拆卸部而设置在收纳体内且配置在供给体的一侧。因此,不同于在供给体的另一侧配置连接器的情况,在供给体的另一侧,能够将车辆用投射装置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从车辆后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门镜装置的前视图。图2是从车辆右斜后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投射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从车辆右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投射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从上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投射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从车辆右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投射装置的剖视图(图4的5-5线剖视图)。图6是从车辆右斜后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投射装置中的薄膜体的卡止爪的立体图。图7A是从车辆右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投射装置的第1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4的5-5线剖视图)。图7B是从车辆右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投射装置的第2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4的5-5线剖视图)。图8是从车辆右斜后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投射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从车辆后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投射装置的前视图。图10是从下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投射装置的仰视图。图11是从车辆前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投射装置的剖视图(图10的11-11线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图1中,以从车辆后方进行观察的的前视图展示了作为设置有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投射装置10的设置体的车辆用门镜装置12。再者,附图中,以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以箭头OUT表示车宽方向外侧(车辆右方),以箭头UP表示上方。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门镜装置12设置在作为车门的侧门(尤其是前侧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且车辆前侧端的车辆外侧。如图1所示,车辆用门镜装置12具备作为固定构件的支柱14,支柱14的车宽方向内侧端固定在侧门上(车体侧),由此,车辆用门镜装置12得以固定在侧门上。在支柱14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支承有作为设置构件的大致长方体形容器状的遮阳板16。遮阳板16配置在支柱14的车宽方向外侧。在遮阳板16的车辆后侧壁上贯穿形成有大致矩形状的开口18,开口18使得遮阳板16内部朝车辆后侧敞开。在遮阳板16的下壁上贯穿形成有大致矩形状的通孔20,通孔20使得遮阳板16内部朝下侧敞开。在遮阳板16内固定有安装机构(图示省略),在安装机构上安装有作为视觉确认机构的大致矩形板状的反射镜22。反射镜22配置在遮阳板16内的开口18附近,将开口18大致封闭。反射镜22的镜面22A朝向车辆后侧,由此,反射镜22使得车辆的乘坐人员(尤其是驾驶员)可对车辆后侧进行视觉确认,从而对乘坐人员的视觉确认进行辅助。另外,反射镜22可从安装机构上卸下,在反射镜22已从安装机构上卸下时,遮阳板16内经由开口18朝车辆后侧敞开。在遮阳板16内,在通孔20的上侧收纳有车辆用投射装置10。如图2~图5所示,车辆用投射装置10设置有作为收纳体(外构件)的大致长方体形容器状的罩壳24,罩壳24的下表面是开口的。罩壳24固定在遮阳板16内,由此,车辆用投射装置10设置在遮阳板16内。在罩壳24的车辆后侧壁的下部贯穿形成有作为拆卸部的长条矩形状的连通孔26,连通孔26沿车宽方向延伸。在罩壳24的上壁外侧一体形成有矩形筒状的连接筒28,连接筒28内与罩壳24内连通。在罩壳24的下侧固定有作为漏光构件的矩形板状的外透镜30,外透镜30将罩壳24的下表面的开口封闭。罩壳24与外透镜30之间是密封的,限制水经由罩壳24与外透镜30之间浸入至罩壳24内。外透镜30配置在遮阳板16的通孔20内,将通孔20封闭。在罩壳24内固定有作为内构件的倒圆锥台形容器状的盒体32,盒体32的上表面敞开,并且不透光。在盒体32的周壁的车辆后侧部分贯穿形成有作为内拆卸部的长条矩形状的敞开孔34,敞开孔34沿盒体32的周向延伸,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罩壳24的连通孔26相对。在盒体32的下壁贯通形成有圆状的漏光孔36,漏光孔36与盒体32同轴配置。在盒体32上设置有作为投射手段的投射机构38。在投射机构38中设置有作为供给体的矩形板状的电路基板40,电路基板40固定在盒体32的上侧。在电路基板40的下表面固定有作为光源的LED42,LED42与电路基板40电性连接。LED42收纳在盒体32的上端内,且配置在盒体32的中心轴线上。在盒体32的上侧部分内同轴收纳有作为第1透镜的剖面大致H字形的准直透镜44,准直透镜44固定在盒体32内。在盒体32的下侧部分内同轴收纳有作为第2透镜的剖面大致U字形的第1成像透镜46,第1成像透镜46固定在盒体32内。在准直透镜44与第1成像透镜46之间形成有间隙48,间隙48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盒体32的敞开孔34相对。在盒体32的下侧部分内,在第1成像透镜46的下侧同轴收纳有作为第3透镜的剖面大致T字形的第2成像透镜50,第2成像透镜50固定在盒体32内。在第2成像透镜50上同轴形成有大致圆柱状的突出部50A,突出部50A朝下侧突出而嵌入在盒体32的漏光孔36内。在电路基板40的上侧安装有矩形柱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用投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收纳体,其设置在车辆中,设置有拆卸部;像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收纳体内,设置有像,而且可经由所述拆卸部拆卸至所述收纳体的外侧;以及投射机构,其将所述像投射至所述收纳体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20 JP 2015-0088201.一种车辆用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收纳体,其设置在车辆中,设置有拆卸部;像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收纳体内,设置有像,而且可经由所述拆卸部拆卸至所述收纳体的外侧;以及投射机构,其将所述像投射至所述收纳体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限制机构,所述限制机构限制水经由所述拆卸部浸入至所述收纳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山一幸大桥正继荒井诚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