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芯的机械双编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972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芯的机械双编码方法,在锁芯内设置由若干片具有编码功能的码片构成的机械编码组,每个码片设置有与钥匙对应的编码结构,当钥匙的编码结构与机械编码组的编码结构对应时,旋转钥匙将锁芯打开,否则,码片在锁芯内按照锁芯结构做无助于锁芯打开的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跳出了现有弹子码的范围,采用定位机构和编码机构实现机械编码,编码的码值理论上互开率为零,而机械编码让电子解码无法实施,人工解码无从下手,实现了高防护,技术开锁无法打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芯的机械双编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芯的机械双编码方法,属于锁具制作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锁芯,其最基本的原理是:锁芯里面有一排小孔,小孔里是长短不一的铜柱和弹簧,外面用铝封口。平时铜柱因为不受力而弹出半截,从而阻挡了锁芯的转动。当用对应的钥匙插入时,铜柱和钥匙上的齿接触,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曲线,该曲线对应锁的开启,使锁芯能够转动。锁芯根据防技术性开启的难易程度分三个级别,A级是基本的,B级是防盗的,超B级是超过B级的防盗能力(国标没有这个说法,此为行业统称)。A级锁芯的钥匙每一个面只有一排齿槽。B级两面均有两排齿槽。超B的锁芯采取的是叶片式,其钥匙齿槽通常是一道或多道蛇形槽。现有的各种级别的防盗锁芯:7x7:七个单锁珠;062:五套子母双珠;262S:子母双珠+互动珠;MT5:子母双珠+蛇形槽+α弹簧。其中我们把弹子、叶片称为组成锁芯的码,锁具的技术性开启也就是无匙开锁。通常的开启方法是:1.将一薄、小钢片伸入锁芯,使其与锁芯不发生相对移动。轻轻转动锁芯,使锁芯发生微移。2.伸入另一细小刚性物体,拨动弹珠。弹珠会发生移动,由于一开始锁芯的微移,弹珠会在合适位置停卡。3.将所有弹珠拨平后,锁芯就能开启。锁芯的结构决定了防技术性开启的难度,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可以看出,其没有脱离弹子码的基础,只是在其基础上的叠加,这种叠加只是增加了放技术开启的难度,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钥匙的互开率依然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芯的机械双编码方法,以该方法其生产出的锁芯理论互开率几乎为零,跳出现有锁芯的原理,技术开锁无法打开,防护能力超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一种锁芯的机械双编码方法,在锁芯内设置由若干片具有编码功能的码片构成的机械编码组,每个码片设置有与钥匙对应的双编码结构,当钥匙的编码结构与机械编码组的编码结构对应时,旋转钥匙将锁芯打开,否则,码片在锁芯内按照锁芯结构做无助于锁芯打开的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码片上至少设置一个内开口,用于穿过钥匙,在码片内开口上设置一个同时用于定位和编码的定位编码机构,在码片的外表面至少设置一个用于定编码的定编码机构,所述定编码机构与定位编码机构设置一个关联值,并以定位编码机构的定位编码与关联值共同确定本码片的编码,通过在锁芯内设置的若干码片的定位编码机构和定编码机构共同实现机械编码组合,通过与机械编码组合对应的钥匙实现锁芯的开启。进一步的,所述编码的值以数字、字母或符号记录,所述关联值为数字值、角度值、以字母或符号代表的设定值。更进一步的,所述码片为圆柱体,其内开口为圆孔、多边形孔、圆弧孔或这些结构的组合,定位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内开口上的凸起或凹槽,定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圆柱体外表面上的凸起或凹槽,所述凸起或凹槽为圆形、圆弧形、多边形或这些结构的组合,以定位编码机构中心线位置为起始值,以定位编码机构中心线到边缘的角度作为定位编码值,以定编码机构与定位编码机构之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产生的角度作为关联值。更进一步的,所述码片的横截面形状为小于360°的圆弧形,其内开口为圆弧孔、多边形孔或这些结构的组合,定位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内开口上的凸起或凹槽,定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圆弧体外表面上的凸起或凹槽,所述凸起或凹槽为圆弧形、多边形或这些结构的组合,以定位编码机构中心线位置为起始值,以定位编码机构中心线到边缘的角度作为定位编码值,以定编码机构与定位编码机构之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产生的角度作为关联值。更进一步的,所述码片为椭圆形体或多边形体,其内开口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跳出了现有弹子码的范围,采用定位机构和编码机构实现机械编码,编码的码值理论上互开率为零,而机械编码让电子解码无法实施,人工解码无从下手,实现了高防护,技术开锁无法打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码片,2、内开口,3、定位编码机构,4、定编码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锁芯的机械双编码方法,在锁芯内设置由若干片具有编码功能的码片构成的机械编码组,每个码片设置有与钥匙对应的编码结构,当钥匙的编码结构与机械编码组的编码结构对应时,旋转钥匙将锁芯打开,否则,码片在锁芯内按照锁芯结构做无助于锁芯打开的运动。在码片1上至少设置一个内开口2,用于穿过钥匙,在码片内开口上设置一个同时用于定位和编码的定位编码机构3,在码片1的外表面至少设置一个用于定编码的定编码机构4,所述定编码机构4与定位编码机3构设置一个关联值,并以定位编码机构的定位编码与关联值共同确定本码片的编码。所述编码的值以数字、字母或符号记录。所述关联值为数字值、角度值、以字母或符号代表的设定值。实施例2一种锁芯的机械双编码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码片1为圆柱体,其内开口2为圆弧孔和四方形的组合,定位编码机构3为设置在内开口上的凸起或凹槽,定编码机构4为设置在圆柱体外表面上的凸起或凹槽,所述凸起或凹槽为圆形、圆弧形、多边形或这些结构的组合,以定位编码机构3中心线位置为起始值0,以定位编码机构3中心线到边缘的角度作为定位编码值,以定编码机构4与定位编码机构3之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产生的角度作为关联值。如图1中,以定位编码机构3中心线到边缘的角度作为定位编码值,我们以中心线到边缘线的角度作为编码值=30,关联值=90,关联值代表控制锁芯开启机构的位置,不同的锁芯码之间的编码值相同或不同,组合成一组编码数,而对于一个锁芯或多个锁芯,我们可以采用相同的关联值,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关联值。打开该锁的钥匙必须同时对应编码值和关联值才能打开锁。此结构以内开口中的定位编码值,该值理论上从1~360,而关联值的理论值也是从1~360,两个理论值相互关联,在不同锁芯码上产生的组合再叠加所使用的锁芯码的数量,这种叠加所产生的互开率理论上的值远远超过实际使用的值,趋于无限大。通过在锁芯内设置的若干码片1的定位编码机构3和定编码机构4共同实现机械编码组合,通过与机械编码组合对应的钥匙实现锁芯的开启。实施例3作为码片结构的一种,所述码片1的横截面形状为小于360°的圆弧形,其内开口2为圆弧孔、多边形孔或这些结构的组合,定位编码机构3为设置在内开口上的凸起或凹槽,定编码机构4为设置在圆弧体外表面上的凸起或凹槽,所述凸起或凹槽为圆弧形、多边形或这些结构的组合,以定位编码机构中心线位置为起始值,以定位编码机构中心线到边缘的角度作为编码值,以定编码机构与定位编码机构之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产生的角度作为关联值。实施例4作为码片结构的一种特征,所述码片为椭圆形或多边形,其内开口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这些结构特征的变化可以是随意的,但其目的只要能实施实施例1中所要完成的机械编码即可。上述实施例还可以依据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特征点延伸,但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就是核心部件,以本专利技术的核心部件向外延伸,但原理均相同,所以,本专利技术就不再一一列举实施例,上述实施例所产生的锁芯产品跳出了现有弹子码的范围,采用定位机构和编码机构实现机械编码,编码的码值理论上互开率为零,而机械编码让电子解码无法实施,人工解码无从下手,实现了高防护,技术开锁无法打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锁芯的机械双编码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芯的机械双编码方法,在锁芯内设置由若干片具有编码功能的码片构成的机械编码组,每个码片设置有与钥匙对应的编码结构,当钥匙的编码结构与机械编码组的编码结构对应时,旋转钥匙将锁芯打开,否则,码片在锁芯内按照锁芯结构做无助于锁芯打开的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芯的机械双编码方法,在锁芯内设置由若干片具有编码功能的码片构成的机械编码组,每个码片设置有与钥匙对应的编码结构,当钥匙的编码结构与机械编码组的编码结构对应时,旋转钥匙将锁芯打开,否则,码片在锁芯内按照锁芯结构做无助于锁芯打开的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的机械双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片上至少设置一个内开口,用于穿过钥匙,在码片内开口上设置一个同时用于定位和编码的定位编码机构,在码片的外表面至少设置一个用于定编码的定编码机构,所述定编码机构与定位编码机构设置一个关联值,并以定位编码机构的定位编码与关联值共同确定本码片的编码,通过在锁芯内设置的若干码片的定位编码机构和定编码机构共同实现机械编码组合,通过与机械编码组合对应的钥匙实现锁芯的开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芯的机械双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的值以数字、字母或符号记录,所述关联值为数字值、角度值、以字母或符号代表的设定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芯的机械双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片为圆柱体,其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忠芯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