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芯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639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芯码,在码体上至少设置一个内开口,用于穿过钥匙,在码体内开口上设置一个用于定位的定位机构,在码体的外表面至少设置一个用于编码的编码机构,所述编码机构与定位机构设置一个关联值,并以关联值确定本码体的编码。本发明专利技术跳出了现有弹子码的范围,采用定位机构和编码机构实现机械编码,编码的码值理论上互开率为零,而机械编码让电子解码无法实施,人工解码无从下手,实现了高防护,技术开锁无法打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芯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芯码,属于锁具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锁芯,其最基本的原理是:锁芯里面有一排小孔,小孔里是长短不一的铜柱和弹簧,外面用铝封口。平时铜柱因为不受力而弹出半截,从而阻挡了锁芯的转动。当用对应的钥匙插入时,铜柱和钥匙上的齿接触,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曲线,该曲线对应锁的开启,使锁芯能够转动。锁芯根据防技术性开启的难易程度分三个级别,A级是基本的,B级是防盗的,超B级是超过B级的防盗能力(国标没有这个说法,此为行业统称)。A级锁芯的钥匙每一个面只有一排齿槽。B级两面均有两排齿槽。超B的锁芯采取的是叶片式,其钥匙齿槽通常是一道或多道蛇形槽。现有的各种级别的防盗锁芯:7x7:七个单锁珠;062:五套子母双珠;262S:子母双珠+互动珠;MT5:子母双珠+蛇形槽+α弹簧。其中我们把弹子、叶片称谓组成锁芯的码,锁具的技术性开启也就是无匙开锁。通常的开启方法是:1.将一薄、小钢片伸入锁芯,使其与锁芯不发生相对移动。轻轻转动锁芯,使锁芯发生微移。2.伸入另一细小刚性物体,拨动弹珠。弹珠会发生移动,由于一开始锁芯的微移,弹珠会在合适位置停卡。3.将所有弹珠拨平后,锁芯就能开启。锁芯的结构决定了防技术性开启的难度,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可以看出,其没有脱离弹子码的基础,只是在其基础上的叠加,这种叠加只是增加了放技术开启的难度,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钥匙的互开率依然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芯码,由其生产出的锁芯理论互开率几乎为零,跳出现有锁芯结构,技术开锁无法打开,防护能力超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一种锁芯码,在码体上至少设置一个内开口,用于穿过钥匙,在码体内开口上设置一个用于定位的定位机构,在码体的外表面至少设置一个用于编码的编码机构,所述编码机构与定位机构设置一个关联值,并以关联值确定本码体的编码。进一步的,所述编码机构以数字、字母或符号作为编码值。进一步的,所述关联值为数字值、角度值、以字母或符号代表的设定值。更进一步的,所述码体为圆环体,其内开口为圆孔,定位机构为设置在内圆孔上的凸起或凹槽,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外圆环上的凸起或凹槽,以定位机构所在位置作为0°,编码机构与定位机构以编码机构与定位机构之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产生的角度作为关联值。更进一步的,所述码体为半圆环体、弧形环体或小于360°的圆弧环体,其内开口为圆弧孔,定位机构为设置在内弧孔上的凸起或凹槽,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外圆弧环上的凸起或凹槽,以定位机构所在位置作为0°,编码机构与定位机构以编码机构与定位机构之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产生的角度作为关联值。更进一步的,所述编码以定位机构所在位置作为起始点,以固定的一个角度值作为基值,编码值=关联值÷基值。更进一步的,所述码体为椭圆形体或多边形体,其内开口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进一步的,锁芯码的应用,通过在锁芯内设置的若干锁芯码的编码机构实现机械编码组合,通过与机械编码组合对应的钥匙实现锁芯的开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跳出了现有弹子码的范围,采用定位机构和编码机构实现机械编码,编码的码值理论上互开率为零,而机械编码让电子解码无法实施,人工解码无从下手,实现了高防护,技术开锁无法打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码体,2、内开口,3、定位机构,4、编码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锁芯码,码体1至少设置一个内开口2,用于穿过钥匙,在码体内开口上设置一个用于定位的定位机构3,在码体的外表面至少设置一个用于编码的编码机构4,所述编码机构4与定位机构3设置一个关联值,并以关联值确定本码体1的编码。所述编码机构4以数字、字母或符号作为编码值。所述关联值为数字值、角度值、以字母或符号代表的设定值。实施例2如图1所示的锁芯码,所述码体1为圆环体,其内开口2为一个圆孔,定位机构3为设置在内圆孔上的凹槽,编码机构4为设置在外圆环上的凹槽,以定位机构所在位置作为0°,编码机构与定位机构以编码机构与定位机构之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产生的角度作为关联值,图1中关联值为90°。所述编码的设定以定位机构所在位置的值作为起始值,以固定的一个角度值作为基值,编码值=关联值÷基值。如图1,假设基值=30°,则图1中画出的码体的编码值=3。但是我们在记录编码时,既可以用数字值,也可以用角度值或字母、符合等代替。本实施例中,360°外圆环上可以设置12个编码值(360÷30),而用此码体组成锁芯时,如采用10个码体,每个码体有12个编码值,其锁芯的编码数值可想而知,而采用码体的数量取决于锁壳的长度,可以大于10个码体,这就是为什么说本专利技术给出的锁芯码编码重复率几乎为零的原因。以本例解释,由于设置了定位机构和编码机构,并使有上述机构组合所产生的机械编码的存在,电子解码是不能使用的,而人工解码的技术开锁在理论上是无法完成的。实质上人工技术开锁会采用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方法,但是本专利技术由编码机构带动锁芯开启,人工技术开锁需要码体给出手感,才能实现开锁,本专利技术码体在单个拨动时会以圆心无限旋转,无法寻找手感,也就没有打开的可能。实施例3作为锁芯码的其中一种方式,所述码体为半圆环体、弧形环体或小于360°的圆弧环体,其内开口为圆弧孔,定位机构为设置在内弧孔上的凸起,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外圆弧环上的凸起,以定位机构所在位置作为0°,编码机构与定位机构以编码机构与定位机构之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产生的角度作为关联值。本实施例中给出的这些码体形状,都能实现与实施例2中相同的控制,但是由于不是360度圆环,其编码数值自然会减少。实施例4作为锁芯码的一种结构特征,所述码体为椭圆形或多边形,其内开口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这些结构特征的变化可以是随意的,但其目的只要能实施实施例1中所要完成的机械编码即可。上述实施例还可以依据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特征点延伸,但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就是核心部件,以本专利技术的核心部件向外延伸,但原理均相同,所以,本专利技术就不再一一列举实施例,上述实施例所产生的锁芯产品跳出了现有弹子码的范围,采用定位机构和编码机构实现机械编码,编码的码值理论上互开率为零,而机械编码让电子解码无法实施,人工解码无从下手,实现了高防护,技术开锁无法打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锁芯码,彻底改变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路径,拓展了研发思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锁芯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芯码,在码体上至少设置一个内开口,用于穿过钥匙,在码体内开口上设置一个用于定位的定位机构,在码体的外表面至少设置一个用于编码的编码机构,所述编码机构与定位机构设置一个关联值,并以关联值确定本码体的编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芯码,在码体上至少设置一个内开口,用于穿过钥匙,在码体内开口上设置一个用于定位的定位机构,在码体的外表面至少设置一个用于编码的编码机构,所述编码机构与定位机构设置一个关联值,并以关联值确定本码体的编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机构以数字、字母或符号作为编码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芯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值为数字值、角度值、以字母或符号代表的设定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芯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码体为圆环体,其内开口为圆孔,定位机构为设置在内圆孔上的凸起或凹槽,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外圆环上的凸起或凹槽,以定位机构所在位置作为0°,编码机构与定位机构以编码机构与定位机构之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产生的角度作为关联值。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忠芯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