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体施工桥梁的超短合拢段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9661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连续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体施工桥梁的超短合拢段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转体梁体、第二转体梁体和用于连接第一转体梁体和第二转体梁体的合拢段,所述合拢段包括先浇合拢段和后浇合拢段,所述先浇合拢段沿桥梁纵轴线分为左半幅和右半幅,所述第一转体梁体端部与左半幅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体梁体端部与右半幅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体梁体、第二转体梁体旋转闭合后形成后浇合拢间隙,所述后浇合拢段设置于后浇合拢间隙内,并将左半幅、右半幅、第一转体梁体、第二转体梁体连接形成一个连续梁整体。无需采用合拢吊架,仅用简易的模板即可完成现阶段的施工,节省钢材,成本低,很大程度减少了合拢段的施工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体施工桥梁的超短合拢段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续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转体施工桥梁的超短合拢段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常规的连续梁在施工时,需要进行转体闭合,由于两端的转体梁体端面为与普通矩形断面,为了转体时不发生相互干涉,预留的后浇合拢间隙较宽,导致后浇合拢段施工过程复杂。现有通常采用在桥位处满堂支架现浇或分节段悬臂浇注施工方法,如果桥梁跨越重要建筑物,如高速铁路,势必对既有建筑物营运产生较大影响,且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为了减小对既有公路或高速铁路的干拢而采用转体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对其运营额影响,目前连续梁合龙段施工均采用合龙吊架做为载体,在合龙吊架上进行支模后对连续梁进行合龙,但在既有铁路或公路上方进行合龙段施工要对既有铁路或公路进行管棚防护。而管棚的施工就要对既有铁路或公路造成干扰,这样对转体施工的优越性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跨越营运中的高速铁路,在有限的“天窗”时间施工,这种影响就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少后浇合拢段施工时间,降低对营运线干扰的转体施工桥梁的超短合拢段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一种转体施工桥梁的超短合拢段,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转体梁体、第二转体梁体和用于连接第一转体梁体和第二转体梁体的合拢段,所述合拢段包括先浇合拢段和后浇合拢段,所述先浇合拢段沿桥梁纵轴线分为左半幅和右半幅,所述第一转体梁体端部与左半幅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体梁体端部与右半幅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体梁体、第二转体梁体旋转闭合后形成后浇合拢间隙,所述后浇合拢段设置于后浇合拢间隙内,并将左半幅、右半幅、第一转体梁体、第二转体梁体连接形成一个连续梁整体。进一步的,所述左半幅和右半幅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合拢缓冲块,所述左半幅的合拢缓冲块与右半幅的合拢缓冲块错位设置,所述合拢缓冲块的厚度与后浇合拢间隙宽度一致。进一步的,第一转体梁体和左半幅断面预埋有第一临时固定装置,所述第二转体梁体和右半幅断面相应位置预埋有与第一预临时固定装置匹配的第二临时固定装置,所述第一临时固定装置和第二临时固定装置外露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临时固定装置以及第二临时固定装置均相对于桥梁纵轴线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临时固定装置和第二临时固定装置均为角钢或槽钢,所述角钢或槽钢外露部分错位焊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体梁体和左半幅断面预埋有第一预埋钢筋,所述第二转体梁体和右半幅断面相应位置预埋有与第一预埋钢筋匹配的第二预埋钢筋,所述第一预埋钢筋和第二预埋钢筋外露部分垂直绑扎有后绑钢筋,形成后浇合拢段钢筋网。进一步的,所述左半幅包括位于桥梁纵轴线一侧的左半幅主体和位于桥梁纵轴线另一侧的右半幅避让坡体,所述右半幅包括与右半幅避让坡体对应的右半幅主体和与左半幅主体对应的左半幅避让坡体,所述右半幅避让坡体和左半幅避让坡体均与桥梁侧面呈钝角,所述左半幅主体的端面为与左半幅避让坡体破面平行的斜坡面,所述右半幅主体的端面为与右半幅避让坡体破面平行的斜坡面。进一步的,所述左半幅与第一转体梁体之间、右半幅与第二转体梁体之间分别构成两个阶梯面,两个所述阶梯面随着第一转体梁体和第二转体梁体的旋转相互咬合,并在咬合部位形成后浇合拢间隙。本专利技术一种转体施工桥梁的超短合拢段施工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施工基础承台、安装转体系统、施工桥墩及转体梁体;步骤2:在转体梁体的端部施工由左半幅和右半幅构成的先浇合拢段,并在先浇合拢段和转体梁体内预埋预埋钢筋和临时固定装置;步骤3:旋转转体梁体,使左半幅和右半幅搭接闭合;步骤4:浇筑混凝土,将上转盘和下转盘浇筑成整体,完成封铰,同时焊接临时固定装置,利用后绑钢筋对预埋钢筋垂直绑扎形成后浇合拢段钢筋网;步骤5:通过对拉螺栓安装固定后浇合拢段模板,浇筑后浇合拢段混凝土;步骤6:待后浇合拢段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张拉跨中底板钢筋,解除梁墩临时固结,完成体系转换。进一步的,所述左半幅与第一转体梁体之间、右半幅与第二转体梁体之间分别构成两个阶梯面,两个所述阶梯面随着第一转体梁体和第二转体梁体的旋转相互咬合,并在咬合部位形成后浇合拢间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左半幅和右半幅构成的先浇合拢段,大大降低了两段转体梁体在转体中的干涉,使后浇合拢间隙大大减小。施工较短的后浇合拢段无需采用合拢吊架,仅用简易的模板即可完成现阶段的施工,节省钢材,成本低,很大程度减少了合拢段的施工时间。不需设置压重装置,简化施工流程。改传统的外置式劲性骨架锁定装置为简易埋置式预埋装置,节省钢材,简化施工流程。后浇合拢间隙纵向搭接横向合并,具有防过转功能,解决了常规转体施工过转难题,减少了施工风险。特殊情况下出现过转后,易于调整纠偏。附图说明图1为转体施工桥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转体施工桥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转体施工桥梁的超短合拢段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体施工桥梁的超短合拢段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后浇合拢段模板固定示意图。图中:1—转体梁体,1a—第一转体梁体,1b—第二转体梁体,2—合拢段,201—先浇合拢段,201a—左半幅,201b—右半幅,202—拉剪箍筋,202—后浇合拢段,3—合拢缓冲块,3a—左半幅合拢缓冲块,3b—右半幅合拢缓冲块,4a—第一预埋钢筋,4b—第二预埋钢筋,5a—第一临时固定装置,5b—第二临时固定装置,6—后绑钢筋,7—后浇合拢段模板,8—对拉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传统转体施工桥梁的两段转体梁体1之间存在较大的后浇合拢间隙,导致合拢段2的宽度较大,后浇合拢段施工过程复杂。如图2和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合拢段由先浇合拢段201和后浇合拢段202构成,为了防止两段转体梁体在转体的过程中相互干涉,先浇合拢段201沿桥梁纵轴线分为左半幅201a和右半幅201b。两段转体梁体1分别为第一转体梁体1a和第二转体梁体1b,第一转体梁体1a端部与左半幅201a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体梁体1b端部与右半幅201b一端固定连接。其中,左半幅201a和右半幅201b的形状可以是多种,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中:左半幅201a和右半幅201b的端面为倾斜面,两者的倾斜面相对设置,且两个倾斜面之间形成后浇合拢间隙。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中:左半幅201a与第一转体梁体1a和右半幅201b左半幅之间、右半幅201b与第二转体梁体1b之间分别构成两个阶梯面,两个阶梯面随着第一转体梁体1a和第二转体梁体1b的旋转相互咬合,并在咬合部位形成后浇合拢间隙。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中:左半幅201a包括位于桥梁纵轴线一侧的左半幅主体和位于桥梁纵轴线另一侧的右半幅避让坡体,右半幅201b包括与右半幅避让坡体对应的右半幅主体和与左半幅主体对应的左半幅避让坡体,右半幅避让坡体和左半幅避让坡体均与桥梁侧面呈钝角,左半幅主体的端面为与左半幅避让坡体破面平行的斜坡面,右半幅主体的端面为与右半幅避让坡体破面平行的斜坡面,左半幅201a与右半幅201b之间形成后浇合拢间隙。左半幅201a与右半幅201b的形状不限与本专利技术三个实施例中提及的三种,其余能够在防止两段转体梁体在转体的过程中相互干涉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后浇合拢间隙的形状均应落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以下,以第三种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体施工桥梁的超短合拢段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体施工桥梁的超短合拢段,包括第一转体梁体(1a)、第二转体梁体(1b)和用于连接第一转体梁体(1a)和第二转体梁体(1b)的合拢段(2),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拢段(2)包括先浇合拢段(201)和后浇合拢段(202),所述先浇合拢段(201)沿桥梁纵轴线分为左半幅(201a)和右半幅(201b),所述第一转体梁体(1a)端部与左半幅(201a)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体梁体(1b)端部与右半幅(201b)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体梁体(1a)、第二转体梁体(1b)旋转闭合后形成后浇合拢间隙,所述后浇合拢段(202)设置于后浇合拢间隙内,并将左半幅(201a)、右半幅(201b)、第一转体梁体1a)、第二转体梁体(1b)连接形成一个连续梁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体施工桥梁的超短合拢段,包括第一转体梁体(1a)、第二转体梁体(1b)和用于连接第一转体梁体(1a)和第二转体梁体(1b)的合拢段(2),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拢段(2)包括先浇合拢段(201)和后浇合拢段(202),所述先浇合拢段(201)沿桥梁纵轴线分为左半幅(201a)和右半幅(201b),所述第一转体梁体(1a)端部与左半幅(201a)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体梁体(1b)端部与右半幅(201b)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体梁体(1a)、第二转体梁体(1b)旋转闭合后形成后浇合拢间隙,所述后浇合拢段(202)设置于后浇合拢间隙内,并将左半幅(201a)、右半幅(201b)、第一转体梁体1a)、第二转体梁体(1b)连接形成一个连续梁整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体施工桥梁的超短合拢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幅(201a)和右半幅(201b)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合拢缓冲块(3),所述左半幅(201a)的合拢缓冲块(3)与右半幅(201b)的合拢缓冲块(3)错位设置,所述合拢缓冲块(3)的厚度与后浇合拢间隙宽度一致。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体施工桥梁的超短合拢段,其特征在于:第一转体梁体(1a)和左半幅(201a)断面预埋有第一临时固定装置(5a),所述第二转体梁体(1b)和右半幅(201b)断面相应位置预埋有与第一预临时固定装置(5a)匹配的第二临时固定装置(5b),所述第一临时固定装置(5a)和第二临时固定装置(5b)外露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临时固定装置(5a)以及第二临时固定装置(5b)均相对于桥梁纵轴线对称分布。4.如权利要求3所述转体施工桥梁的超短合拢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临时固定装置(5a)和第二临时固定装置(5b)均为角钢或槽钢,所述角钢或槽钢外露部分错位焊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体施工桥梁的超短合拢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体梁体(1a)和左半幅(201a)断面预埋有第一预埋钢筋(4a),所述第二转体梁体(1b)和右半幅(201b)断面相应位置预埋有与第一预埋钢筋(4a)匹配的第二预埋钢筋(4b),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华军毕玉琢王德志文望青李海泉柳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