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穿桥面桥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906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中穿桥面桥塔结构,包括双主梁和塔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主梁之间间隔设有多根横梁,多根所述横梁沿顺桥向间隔设置,所述横梁由两根外横梁和一根内横梁组成;两相邻的所述内横梁的之间设有顺桥向设置的边纵梁;所述外横梁一端与边纵梁连接,另一端与双主梁侧板连接;所述内横梁的两端连接在两侧的边纵梁上;所述边纵梁之间铺设顺桥向通长的桥面板;所述塔柱从双主梁和边纵梁之间空隙中垂直穿过;横桥向相对的所述塔柱下部之间设有下横梁,所述塔柱下部外侧设有承载双主梁的牛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了结构构造,减小了桥塔基础规模,减小了施工难度,降低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穿桥面桥塔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桥塔结构,具体是一种中穿桥面桥塔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斜拉桥的桥塔形状主要有钻石形、A字形、H形、倒Y形等。H形塔是比较传统的桥塔型式,完全竖直的塔柱便于施工,力线传递顺畅,斜拉索基本在同一平面内,简化了锚固系统,但对主梁的抗扭刚度和抵抗横向位移帮助有限,H型桥塔适用于相对较窄的桥面,外形相对简洁美观。例如上海南浦大桥、荆岳长江大桥等。对于带传力撑架的双主梁结构,H型桥塔可从主梁与纵梁间穿过。钻石形塔由H形桥塔通过折线演变而成,斜拉索形成空间受力,塔、索之间的空间立体感增强,桥塔外形优雅美观,给人以苗条轻盈的美感。斜拉索由平面索转变为空间索,可以使主梁获得较高的扭转自振频率,提高其临界颤振风速,上塔柱收拢,向上的力感鲜明,也有效的缩短了上横梁的长度,明确的表达了横梁的作用,下塔柱通过向内收缩,可以减小承台等基础尺寸,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桥型。例如天兴洲大桥、日本多多罗大桥、宁波甬江特大桥等。对于传统的钻石形桥塔,当下塔柱高度较低时,下塔柱内收范围有限,也会出现基础尺寸过大的情况。A字形、倒Y形以及人字形桥塔的塔肢间距从塔顶至塔底逐渐增大,减少或取消了上横梁,力线传递顺畅,稳定和向上的力感更强,突出了斜拉桥轻盈、高耸的形象,但基础尺寸大,工程造价稍高。例如俄罗斯岛大桥、苏通大桥、诺曼底大桥、南京长江三桥等。另外,对于紧邻既有桥的斜拉桥而言,桥塔塔柱与既有桥存在干扰问题,增大了斜拉桥的施工难度,同时也会影响塔柱截面尺寸的选择;对于下塔柱较矮的斜拉桥桥塔,传统的桥塔结构基础宽度受桥面宽度制约,当桥面宽度较宽时会导致基础规模过大,从而增加工程造价,同时由于基础宽度较宽会对通航及防洪产生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结构受力、节约桥位资源、减小施工难度、降低工程造价的中穿桥面桥塔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的中穿桥面桥塔结构,包括双主梁和塔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主梁之间间隔设有多根横梁,多根所述横梁沿顺桥向间隔设置,所述横梁由两根外横梁和一根内横梁组成;两相邻的所述内横梁的之间设有顺桥向设置的边纵梁;所述外横梁一端与边纵梁连接,另一端与双主梁侧板连接;所述内横梁的两端连接在两侧的边纵梁上;所述边纵梁之间铺设顺桥向通长的桥面板;所述塔柱从双主梁和边纵梁之间空隙中垂直穿过;横桥向相对的所述塔柱下部之间设有下横梁,所述塔柱下部外侧设有承载双主梁的牛腿。优选的,所述塔柱、牛腿和下横梁为混凝土现浇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牛腿与所述下横梁位于同一标高面。优选的,所述牛腿顶面设有垫石,所述垫石顶面设有支座,双主梁承载于所述支座上。优选的,横桥向相对的所述塔柱上部之间设有上横梁。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塔柱和上横梁为混凝土现浇一体成型结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塔柱包括上塔柱、中塔柱和下塔柱,所述中塔柱位于上塔柱和下塔柱之间;所述下塔柱从双主梁和边纵梁之间空隙中垂直穿过;横桥向相对的所述下塔柱之间设有所述下横梁;横桥向相对的所述上塔柱之间设有上横梁。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内横梁之间设有横肋,所述横肋两端连接在两侧的边纵梁上。优选的,在所述塔柱处,所述内横梁之间设有多根所述横肋。优选的,所述横肋平行所述内横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塔柱从桥面镂空区穿过,基础宽度不受下塔柱高度影响,特别适用于下塔柱较矮的斜拉桥;塔柱从桥面穿过,可较大程度减小桥塔横向宽度,对于紧邻既有桥的斜拉桥而言,可有效减小施工时紧邻既有桥的影响,从而降低工程费用;本技术不仅适用于带传力撑架的双主梁截面,充分利用桥面镂空处,构造合理,结构新颖;同时适用于下塔柱较矮的斜拉桥,可有效减小基础规模,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同时适用于紧邻既有桥的斜拉桥,可有小减小既有桥对施工的影响,从而降低施工难度。具体的:一)塔柱中穿双主梁与边纵梁之间的镂空区,可有效降低基础规模,特别适用于下塔柱较矮的情况,基础尺寸的减小对于缩小主跨跨度及通航防洪均是有利的,同时也可降低工程费用;二)桥塔结构横向宽度较既有桥塔结构有较大程度减小,特别适用于紧邻既有桥的情况,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少了施工费用;三)桥塔结构外观简洁大气,与主梁结构形式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景观效果较好。塔柱力线传递顺畅,桥塔横向宽度小,有效降低基础规模,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对于紧邻既有桥施工的斜拉桥采用该新型桥塔结构,可减小施工时紧邻公路桥的影响,从而有效降低施工费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该桥塔结构结合带传力撑架的双主梁桥面布置特点,构造合理,结构新颖,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简而言之,本技术优化了结构构造,减小了桥塔基础规模,减小了施工难度,降低工程造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图3是图2的B-B截面图图4是本发技术桥塔构造图顺桥向的向视图图5是本发技术桥塔构造图横桥向的向视图图中:双主梁1、塔柱2(上塔柱2.1、中塔柱2.2和下塔柱2.3)、外横梁3、内横梁4、边纵梁5、下横梁6、牛腿7、垫石8、座9、上横梁10、横肋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图1~图5以及列举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设计的中穿桥面桥塔结构,包括双主梁1和塔柱2;所述双主梁1之间间隔设有多根横梁,多根所述横梁沿顺桥向间隔设置,所述横梁由两根外横梁3和一根内横梁4组成;两相邻的所述内横梁4的之间设有顺桥向设置的边纵梁5;所述外横梁3一端与边纵梁5连接,另一端与双主梁1侧板连接;所述内横梁4的两端连接在两侧的边纵梁5上;所述边纵梁5之间铺设顺桥向通长的桥面板;所述塔柱2从双主梁1和边纵梁5之间空隙中垂直穿过;横桥向相对的所述塔柱2下部之间设有下横梁6,所述塔柱2下部外侧设有承载双主梁1的牛腿7。优选的,所述塔柱2、牛腿7和下横梁6为混凝土现浇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牛腿7与所述下横梁6位于同一标高面。优选的,所述牛腿7顶面设有垫石8,所述垫石8顶面设有支座9,双主梁1承载于所述支座9上。优选的,横桥向相对的所述塔柱2上部之间设有上横梁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塔柱2和上横梁10为混凝土现浇一体成型结构。如图4至图5所示,所述塔柱2包括上塔柱2.1、中塔柱2.2和下塔柱2.3,所述中塔柱2.2位于上塔柱2.1和下塔柱2.3之间;所述下塔柱2.3从双主梁1、和边纵梁5之间的空隙中垂直穿过;横桥向相对的所述下塔柱2.3之间设有所述下横梁6;横桥向相对的所述上塔柱2.1之间设有上横梁10。再如图1所示,所述内横梁4之间设有横肋11,所述横肋11两端连接在两侧的边纵梁5上;在所述塔柱2处,所述内横梁4之间设有多根所述横肋11。优选的,所述横肋11平行所述内横梁4。桥梁竖向荷载的传递途径如下:大部分竖向荷载通过斜拉索传递给桥塔,再通过桥塔传递给基础;另一部分竖向荷载通过桥面系传递给双主梁1,再通过支座9及垫石8传递给牛腿6,牛腿7传递给塔柱2,最后通过塔柱2传递给基础。具体的,工作时,桥梁竖向荷载通过两条途径传递给基础。其一为桥梁竖向荷载→桥面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中穿桥面桥塔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穿桥面桥塔结构,包括双主梁(1)和塔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主梁(1)之间间隔设有多根横梁,多根所述横梁沿顺桥向间隔设置,所述横梁由两根外横梁(3)和一根内横梁(4)组成;两相邻的所述内横梁(4)的之间设有顺桥向设置的边纵梁(5);所述外横梁(3)一端与边纵梁(5)连接,另一端与双主梁(1)侧板连接;所述内横梁(4)的两端连接在两侧的边纵梁(5)上;所述边纵梁(5)之间铺设顺桥向通长的桥面板;所述塔柱(2)从双主梁(1)和边纵梁(5)之间空隙中垂直穿过;横桥向相对的所述塔柱(2)下部之间设有下横梁(6),所述塔柱(2)下部外侧设有承载双主梁(1)的牛腿(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穿桥面桥塔结构,包括双主梁(1)和塔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主梁(1)之间间隔设有多根横梁,多根所述横梁沿顺桥向间隔设置,所述横梁由两根外横梁(3)和一根内横梁(4)组成;两相邻的所述内横梁(4)的之间设有顺桥向设置的边纵梁(5);所述外横梁(3)一端与边纵梁(5)连接,另一端与双主梁(1)侧板连接;所述内横梁(4)的两端连接在两侧的边纵梁(5)上;所述边纵梁(5)之间铺设顺桥向通长的桥面板;所述塔柱(2)从双主梁(1)和边纵梁(5)之间空隙中垂直穿过;横桥向相对的所述塔柱(2)下部之间设有下横梁(6),所述塔柱(2)下部外侧设有承载双主梁(1)的牛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穿桥面桥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柱(2)、牛腿(7)和下横梁(6)为混凝土现浇一体成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穿桥面桥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7)与所述下横梁(6)位于同一标高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穿桥面桥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7)顶面设有垫石(8),所述垫石(8)顶面设有支座(9),双主梁(1)承载于所述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标印涛曾敏王伟民张运波蒋杰锋柳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