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耐磨中长途全轮位花纹,包括胎面花纹,所述胎面花纹包括数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花纹块、第二花纹块、第一花纹沟和第二花纹沟,第二花纹沟位于胎面中心线处,第一花纹块、第二花纹块和第一花纹沟在胎面中心线两侧横向对称布置,第二花纹块上设置有第一刀槽,第一刀槽连通第一花纹沟和第二花纹沟,第一花纹沟的两侧设置有副花纹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花纹沟为曲折弯度较大的纵向花纹沟,使得全轮位具有更强的驱动性,提高整个花纹块的刚性,减少花纹块的移动,减小了偏磨和掉块的可能性。综合各个设计特征的设计性能,使轮胎的驱动性、耐磨性、减噪性、等性能有了较大的提升,从而保证轮胎兼顾良好的驱动性能和导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磨中长途全轮位花纹
本技术属于轮胎胎面花纹
,具体涉及一种高耐磨中长途全轮位花纹。
技术介绍
由于现有汽车的性能不断提高,以及子午线轮胎的推广应用,对轮胎的性能要求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高速行驶下,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地面附着性、行驶安全性、节约燃料、耐磨性以及低噪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花纹的设计对轮胎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的驱动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驱动性能不强,轮胎不耐磨,噪音过大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驱动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驱动性能不强,轮胎不耐磨,噪音过大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耐磨中长途全轮位花纹。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高耐磨中长途全轮位花纹,包括胎面花纹,所述胎面花纹包括数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花纹块、第二花纹块、第一花纹沟和第二花纹沟,第二花纹沟位于胎面中心线处,第一花纹块、第二花纹块和第一花纹沟在胎面中心线两侧横向对称布置,第二花纹块上设置有第一刀槽,第一刀槽连通第一花纹沟和第二花纹沟,第一花纹沟的两侧设置有副花纹沟。胎肩上设置有半开肩刀槽、第三刀槽和第四刀槽,第三刀槽设置在第四刀槽两侧,半开肩刀槽设置在两个第三刀槽之间。所述第二花纹块为不规则八边形,其内角均为圆弧角。所述第一花纹沟的侧面与胎面垂线之间的夹角为20-25°,第二花纹沟的侧面与胎面垂线之间的夹角为15-20°,所述第一花纹沟和第二花纹沟均为曲折线,曲折线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15-40°。所述第二花纹沟的截面形状为阶梯形,分为四部分:上部为矩形,中部为梯形,下部为梯形,底部为半圆弧,四个部分的垂直高度之比为1:12:4:0.75,四个部分之间过渡连接。所述第一花纹沟的截面形状分为四部分:上部为矩形,中部为梯形,下部为矩形,底部为半圆弧,四个部分的垂直高度之比为1.5:13:1:2.5,四个部分之间过渡连接。所述第一刀槽的截面形状分为三部分:上部为梯形,中部为矩形,下部为半圆弧,三个部分的垂直高度之比为1.5:10.1:0.4,三个部分之间过渡连接。所述副花纹沟的截面形状为底角为圆角的V形。所述第三刀槽和第四刀槽的截面形状均为半圆弧,第三刀槽的圆弧直径小于第四刀槽的圆弧直径。所述半开肩刀槽的横截面形状为阶梯状,共有三个阶梯,从胎面中心线到胎肩方向,阶梯逐渐降低。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第一花纹沟和第二花纹沟为曲折弯度较大的纵向花纹沟,使得全轮位具有更强的驱动性,提高整个花纹块的刚性,减少花纹块的移动,减小了偏磨和掉块的可能性;第二花纹块为不规则多边形,避免了花纹块过小的尖角和锐角的出现,同时,在第二花纹块边角转折处做倒角处理,使之更加平滑过渡,避免了边角处的过渡磨损;第一花纹沟和第二花纹沟的侧面与胎面垂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增加了花纹块的刚性,减小了花纹块掉块的情况发生,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洁性,更好的排石能力;胎肩处为半开肩设计,有利于良好的散热,同时增加了转向时候的操控能力;第一刀槽加宽,具有更强的驱动性,第一刀槽连通第一花纹沟和第二花纹沟,避免了封闭气体的情况,同时,曲折形的花纹沟可以使接地时候的空气释放的更加平缓,有利于降低噪音,花纹块和副花纹沟将噪音在沟槽之间反复消耗,以降低噪音。综合各个设计特征的设计性能,使轮胎的驱动性、耐磨性、减噪性、等性能有了较大的提升,从而保证轮胎兼顾良好的驱动性能和导向性能,保证轮胎适应全轮位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二花纹沟a-a方向的剖面图。图3是第一花纹沟b-b方向的剖面图。图4是第一刀槽c-c方向的剖面图。图5是副花纹沟d-d方向的剖面图。图6是副花纹沟d-d′方向的剖面图。图7是半开肩刀槽e-e方向的剖面图。图8是第四刀槽f-f方向的剖面图。图9是第三刀槽g-g方向的剖面图。图10是半开肩刀槽h-h方向的剖面图。图11是半开肩刀槽m-m方向的剖面图。图12是第一刀槽n-n方向的剖面图。其中,1是胎面花纹;2是第一花纹块;3是第二花纹块;4是第一花纹沟;5是第二花纹沟;6是第一刀槽;7是副花纹沟;8是半开肩刀槽;9是第三刀槽;10是第四刀槽。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12所示,一种高耐磨中长途全轮位花纹,包括胎面花纹1,所述胎面花纹1包括数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花纹块2、第二花纹块3、第一花纹沟4和第二花纹沟5,第二花纹沟5位于胎面中心线处,第一花纹块2、第二花纹块3和第一花纹沟4在胎面中心线两侧横向对称布置,第二花纹块3上设置有第一刀槽6,第一刀槽6连通第一花纹沟4和第二花纹沟5,第一花纹沟4的两侧设置有副花纹沟7。胎肩上设置有半开肩刀槽8、第三刀槽9和第四刀槽10,第三刀槽9设置在第四刀槽10两侧,半开肩刀槽8设置在两个第三刀槽9之间。第一花纹块2和第二花纹块3为轮胎提供足够的牵引力;副花纹沟7有利于减小花纹块的刚性,提高耐磨能力,防止异常的偏磨现象;如图12所示,第一刀槽6的不等深度设计在减小花纹块刚性的同时有利于散热,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第四刀槽可以提高轮胎的驱动性能,不同深度的第三刀槽和第四刀槽同时提高了轮胎的散热性,使轮胎的散热性有了整体的提高。第二花纹块3为不规则八边形,其内角均为圆弧角。第一花纹沟4的侧面与胎面垂线之间的夹角为20-25°,第二花纹沟5的侧面与胎面垂线之间的夹角为15-20°,所述第一花纹沟4和第二花纹沟5均为曲折线,曲折线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15-40°。第一花纹沟4和第二花纹沟5的曲折形状在提高牵引力的同时具有很好的排石能力。第二花纹沟5的截面形状为阶梯形,分为四部分:上部为矩形,中部为梯形,下部为梯形,底部为半圆弧,四个部分的垂直高度之比为1:12:4:0.75,四个部分之间过渡连接。第一花纹沟4的截面形状分为四部分:上部为矩形,中部为梯形,下部为矩形,底部为半圆弧,四个部分的垂直高度之比为1.5:13:1:2.5,四个部分之间过渡连接。第一刀槽6的截面形状分为三部分:上部为梯形,中部为矩形,下部为半圆弧,三个部分的垂直高度之比为1.5:10.1:0.4,三个部分之间过渡连接。副花纹沟7的截面形状为底角为圆角的V形。第三刀槽9和第四刀槽10的截面形状均为半圆弧,第三刀槽9的圆弧直径小于第四刀槽10的圆弧直径。半开肩刀槽8的横截面形状为阶梯状,共有三个阶梯,从胎面中心线到胎肩方向,阶梯逐渐降低。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第一花纹沟和第二花纹沟为曲折弯度较大的纵向花纹沟,使得全轮位具有更强的驱动性,提高整个花纹块的刚性,减少花纹块的移动,减小了偏磨和掉块的可能性;第二花纹块为不规则多边形,避免了花纹块过小的尖角和锐角的出现,同时,在第二花纹块边角转折处做倒角处理,使之更加平滑过渡,避免了边角处的过渡磨损;第一花纹沟和第二花纹沟的侧面与胎面垂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增加了花纹块的刚性,减小了花纹块掉块的情况发生,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洁性,更好的排石能力;胎肩处为半开肩设计,有利于良好的散热,同时增加了转向时候的操控能力;第一刀槽加宽,具有更强的驱动性,第一刀槽连通第一花纹沟和第二花纹沟,避免了封闭气体的情况,同时,曲折形的花纹沟可以使接地时候的空气释放的更加平缓,有利于降低噪音,花纹块和副花纹沟将噪音在沟槽之间反复消耗,以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耐磨中长途全轮位花纹,包括胎面花纹(1),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花纹(1)包括数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花纹块(2)、第二花纹块(3)、第一花纹沟(4)和第二花纹沟(5),第二花纹沟(5)位于胎面中心线处,第一花纹块(2)、第二花纹块(3)和第一花纹沟(4)在胎面中心线两侧横向对称布置,第二花纹块(3)上设置有第一刀槽(6),第一刀槽(6)连通第一花纹沟(4)和第二花纹沟(5),第一花纹沟(4)的两侧设置有副花纹沟(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磨中长途全轮位花纹,包括胎面花纹(1),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花纹(1)包括数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花纹块(2)、第二花纹块(3)、第一花纹沟(4)和第二花纹沟(5),第二花纹沟(5)位于胎面中心线处,第一花纹块(2)、第二花纹块(3)和第一花纹沟(4)在胎面中心线两侧横向对称布置,第二花纹块(3)上设置有第一刀槽(6),第一刀槽(6)连通第一花纹沟(4)和第二花纹沟(5),第一花纹沟(4)的两侧设置有副花纹沟(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磨中长途全轮位花纹,其特征在于:胎肩上设置有半开肩刀槽(8)、第三刀槽(9)和第四刀槽(10),第三刀槽(9)设置在第四刀槽(10)两侧,半开肩刀槽(8)设置在两个第三刀槽(9)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磨中长途全轮位花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花纹块(3)为不规则八边形,其内角均为圆弧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磨中长途全轮位花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纹沟(4)的侧面与胎面垂线之间的夹角为20-25°,第二花纹沟(5)的侧面与胎面垂线之间的夹角为15-20°,所述第一花纹沟(4)和第二花纹沟(5)均为曲折线,曲折线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15-4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磨中长途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代传,赵飞燕,张召英,樊军伟,马向前,郑永粮,
申请(专利权)人: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