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ariable position walking device,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vehicle, step motor, step motor chassis chassis, step motor, step motor, a belt wheel base, Zhou Cheng, II, II, belt pulley, step motor, step motor of belt pulley, belt wheel I, I, III, bearing bearing inner shaft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a bolt, nut, nut I, II, III, IV baffle bolt bolt, bolt, nut II VI, thrust bearing, wheel, driving wheel, L type connector, I-shaped connector, a driven wheel, cover plate, bolt, nut I, III outer shaft, cross connector, ring I, a bevel gear, clutch, shaft end cover, a nut, an inner shaft, V Kong, Kong and the walking arm transmission unit. The invention enables a walking wheel to obtain two modes of walking, which can rapidly walk on the ground level, and can pass through obstacles that are not accessible by ordinary wheeled vehicles at low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位行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变位行走装置,属于工程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伴随着交通技术的高度成熟,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为适应其工作环境都配备了相应的行走装置,如轮式和履带式等。轮式车辆适合在平坦的路面高速行驶,但遇到凸凹不平,尤其遇到较大坑时容易陷住轮胎,较大障碍物会直接阻碍轮式车辆前进,履带式车辆虽很好的适应在山地等凸凹不平和较多障碍物的环境下行走,但是行走装置的结构导致其在平坦路面行走速度缓慢且履带式车辆通常为满足其行走方式的工作需求导致其发动机设计的油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位行走装置,以解决轮式车辆在凸凹路面上行驶困难,甚至遇到较大障碍物直接被阻住和履带式车辆虽能很好的适应凸凹以及障碍物路面,但其平坦路面行走缓慢且油耗大的问题,一种可变位行走装置以其两种可来回切换的行走方式,既能适应平坦地面的高速行驶又能在凸凹不平的路面跨越障碍,非履带式结构增加了其机动性降低了油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变位行走装置,包括车桥1、小步进电机底盘2、大步进电机底盘3、小步进电机4、大步进电机5、变位底座6、轴承Ⅴ7、带轮Ⅱ8、皮带Ⅱ9、小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位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桥(1)、小步进电机底盘(2)、大步进电机底盘(3)、小步进电机(4)、大步进电机(5)、变位底座(6)、轴承Ⅴ(7)、带轮Ⅱ(8)、皮带Ⅱ(9)、小步进电机带轮(10)、皮带Ⅰ(11)、大步进电机带轮(12)、带轮Ⅰ(13)、轴承Ⅰ(14)、轴承Ⅲ(15)、内轴连接器(16)、变位连接器(17)、变位螺栓(18)、螺母Ⅱ(19)、螺母Ⅰ(20)、挡板(21)、螺栓Ⅳ(22)、螺栓Ⅲ(23)、螺栓Ⅱ(24)、螺母Ⅵ(25)、推力轴承(26)、轮盘(27)、主动轮(28)、L型连接器(29)、工字型连接器(30)、从动轮(31)、盖板(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位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桥(1)、小步进电机底盘(2)、大步进电机底盘(3)、小步进电机(4)、大步进电机(5)、变位底座(6)、轴承Ⅴ(7)、带轮Ⅱ(8)、皮带Ⅱ(9)、小步进电机带轮(10)、皮带Ⅰ(11)、大步进电机带轮(12)、带轮Ⅰ(13)、轴承Ⅰ(14)、轴承Ⅲ(15)、内轴连接器(16)、变位连接器(17)、变位螺栓(18)、螺母Ⅱ(19)、螺母Ⅰ(20)、挡板(21)、螺栓Ⅳ(22)、螺栓Ⅲ(23)、螺栓Ⅱ(24)、螺母Ⅵ(25)、推力轴承(26)、轮盘(27)、主动轮(28)、L型连接器(29)、工字型连接器(30)、从动轮(31)、盖板(32)、螺栓Ⅰ(33)、螺母Ⅲ(34)、外轴(35)、十字型连接器(36)、圆环(37)、锥齿轮Ⅰ(38)、变位离合器(39)、内轴端盖(40)、螺母Ⅴ(41)、内轴(42)、孔Ⅰ(52)、孔Ⅱ(53)和行走臂传动单元,所述行走臂传动单元由锥齿轮Ⅱ(43)、螺母Ⅳ(44)、行走臂(45)、行走轮导杆(46)、轴承Ⅱ(47)、锥齿轮Ⅲ(48)、轴承Ⅳ(49)、行走轮轴(50)、行走轮(51)组成;所述变位底座(6)通过螺栓Ⅳ(22)固定在车桥(1)上,轴承Ⅴ(7)外环与变位底座(6)内孔过盈配合,带轮Ⅱ(8)凸出端与轴承Ⅴ(7)内环过盈配合,小步进电机底盘(2)通过螺栓Ⅳ(22)固定在车桥(1)的一侧孔Ⅰ(52)处,小步进电机(4)通过螺栓Ⅳ(22)固定在小步进电机底盘(2)上,小步进电机带轮(10)固定在小步进电机(4)的轴上并通过皮带Ⅱ(9)与带轮Ⅱ(8)相连接,变位螺栓(18)螺纹端穿过带轮Ⅱ(8)凸出端的中间的螺纹孔,变位螺栓(18)另一端凸台与第一个轴承Ⅲ(15)内环过盈配合,第一个轴承Ⅲ(15)外环与变位连接器(17)一端内环过盈配合,变位连接器(17)另一端内环与另一个轴承Ⅲ(15)外环过盈配合,另一个轴承Ⅲ(15)内环与内轴连接器(16)外环过盈配合,内轴连接器(16)内环固定在内轴(42)一端,内轴(42)位于外轴(35)内,外轴(35)细的一端固定在两个轴承Ⅰ(14)内环上,两个轴承Ⅰ(14)外环固定在车桥(1)上,带轮Ⅰ(13)通过螺母Ⅱ(19)固定在外轴(35)中间位置,大步进电机底盘(3)通过螺栓Ⅳ(22)固定在车桥(1)的一侧孔Ⅱ(53)处且与小步进电机底盘(2)同侧,大步进电机(5)通过螺栓Ⅳ(22)固定在大步进电机底盘(3)上,大步进电机带轮(12)固定在大步进电机(5)的轴上,大步进电机带轮(12)通过皮带Ⅰ(11)与带轮Ⅰ(13)连接,推力轴承(26)内环固定在外轴(35)的末端,推力轴承(26)外环固定在轮盘(27)的腔内且用挡板(21)和螺母Ⅰ(20)固定推力轴承(26)的位置,螺母Ⅰ(20)为凸型结构,螺母Ⅰ(20)通过内螺纹与外轴(35)上的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黎明,唐兆家,王凤花,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