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水瑛专利>正文

一种铜管连续拉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131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管连续拉伸机,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所述的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之间设有能将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内的铜管(100)引导至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的引导机构(3)。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

Continuous copper tube stretch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pper tube continuous drawing machine, comprising a first hydraulic stretching mechanism arranged at intervals of (1) and second (2): hydraulic stretching mechanism first hydraulic stretching mechanism of the (1) and second (2) hydraulic stretch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hydraulic stretching mechanism can be (1) in copper (100) to second (2) of the hydraulic drawing mechanism and guide mechanism (3).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管连续拉伸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管连续拉伸机,属于铜管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铜管的加工工艺一般经过熔铸、轧制、预拉伸和盘拉等工艺,轧制完成后的预拉伸一般都采用液压拉伸机拉伸,因为液压拉伸机拉力大,当经过液压拉伸机拉拔后的铜管直径变小、壁厚变薄,然后再输送至拉力相对较小的盘拉机拉伸。传统的预拉伸工艺一般都只采用一台液压拉伸机拉伸,预拉伸效率低,影响生产效率,而且只经过一次预拉伸的铜管在盘拉机进行拉伸时,也会造成盘拉机的负荷大,拉伸效率低,从而导致生产成本高。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铜管连续拉伸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铜管连续拉伸机,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之间设有能将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内的铜管100引导至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的引导机构3。如上所述的铜管连续拉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机构3包括设置在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之间的多根用于支撑铜管100的支撑滚动轴31,所述的引导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之间的引导架32,所述的引导架32包括固定的引导基座321,所述的引导基座321上设有能相对其转动的转动架322,所述的转动架322包括与引导基座321转动连接的竖轴3221和连接在竖轴3221上端的横轴3222,所述的横轴3222端部设有在转动架322转动时能在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输出端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输入端之间弧线运动的引导夹持部件33。如上所述的铜管连续拉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夹持部件33包括设在横轴3222端部的固定座331,所述的固定座331上设有能相对其上下滑行的滑动条332,所述的滑动条332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呈直线排列的齿牙333,所述的固定座331上并位于滑动条332的两侧分别设有能相对固定座331转动的左齿轮334和右齿轮335,并且所述的左齿轮334和右齿轮335分别与滑动条332上的齿牙333啮合,所述的左齿轮334上连接有在其转动时能跟随其摆动的左摆动臂336,所述的右齿轮335上连接有在其转动时能跟随其摆动的右摆动臂337,所述的左摆动臂336上设有左开口槽338,所述的右摆动臂337上设有能与左开口槽338围成能够夹持铜管100的夹持引导孔330的右开口槽339,所述的固定座331上还设有驱动滑动条332上下滑动的驱动件33a。如上所述的铜管连续拉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件33a为气缸。如上所述的铜管连续拉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基座321上设有沉孔323,所述的竖轴3221的下端插入到沉孔323内,所述的沉孔323内还设有套设在竖轴3221上的轴承组件324,所述的轴承组件324包括设在沉孔323孔底的推拉球轴承3241和位于推拉球轴承3241上方的圆珠滚子轴承3242。如上所述的铜管连续拉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轴3221与引导基座321之间设有扭簧34,当铜管100穿入到所述的引导夹持部件33内时,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对铜管100施加向前的推力,进而利用铜管100与引导夹持部件33之间的摩擦力推动转动架322向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转动,当铜管100进入到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时,所述的引导夹持部件33松开铜管100,所述的扭簧34驱动转动架322转动复位。如上所述的铜管连续拉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输入端设有便于铜管100端部进入的喇叭口21。如上所述的铜管连续拉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的输入端设有能使从其内出来的铜管100变弯的导向斜板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机构能将第一液压拉伸机构内的铜管引导至第二液压拉伸机构,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采用两台液压拉伸机构对铜管进行预拉伸,提高生产效率,经过两次预拉伸的铜管直径变得更细,壁厚更薄,能够降低后续盘拉工艺盘拉机的工作负荷,进而提高盘拉效率,从整体上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液压拉伸机构对铜管进行第一次拉拔,拉拔出的铜管进入到左摆臂和右摆臂之间时,滑动条相对固定座向上滑动,通过滑动条上齿牙与其两侧的左齿轮和右齿轮啮合,进而驱动左齿轮和右齿轮转动,使得左摆臂和右摆臂相合,从而左摆臂上的左开口槽和右摆臂上的右开口槽相合而围成能够夹持铜管的夹持引导孔,由于第一液压拉伸机构一直在对铜管进行拉拔,所以铜管受到向前的推力,铜管与夹持引导孔之间的摩擦力就推动转动架转动,因此,铜管就在引导夹持部件的引导下从第一液压拉伸机构输出端运动至第二液压拉伸机构输入端并进入到第二液压拉伸机构内,当铜管在第二液压拉伸机构内被夹持住时,引导夹持部件则松开铜管,转动架转动复位。整个结构设计巧妙,而第一液压拉伸机构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只需采用不同规格的芯头模具就可以实现铜管的二次拉拔,从而在预拉伸工序就使铜管更细,壁厚更薄,提高生产效率,也降低后续盘拉工序盘拉机的工作负荷,降低生产成本。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的示意图之三;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部件的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部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铜管连续拉伸机,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所述的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之间设有能将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内的铜管100引导至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的引导机构3。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采用两台液压拉伸机构对铜管100进行预拉伸,提高生产效率,经过两次预拉伸的铜管100直径变得更细,壁厚更薄,能够降低后续盘拉工艺盘拉机的工作负荷,进而提高盘拉效率,从整体上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采用传统的液压拉伸机构,只是在实际生产中采用不同的芯头模具即可。如图2至4所示,所述的引导机构3包括设置在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之间的多根用于支撑铜管100的支撑滚动轴31,所述的引导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之间的引导架32,所述的引导架32包括固定的引导基座321,所述的引导基座321上设有能相对其转动的转动架322,所述的转动架322包括与引导基座321转动连接的竖轴3221和连接在竖轴3221上端的横轴3222,所述的横轴3222端部设有在转动架322转动时能在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输出端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输入端之间弧线运动的引导夹持部件33。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引导夹持部件33包括设在横轴3222端部的固定座331,所述的固定座331上设有能相对其上下滑行的滑动条332,所述的滑动条332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呈直线排列的齿牙333,所述的固定座331上并位于滑动条332的两侧分别设有能相对固定座331转动的左齿轮334和右齿轮335,并且所述的左齿轮334和右齿轮335分别与滑动条332上的齿牙333啮合,所述的左齿轮334上连接有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铜管连续拉伸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管连续拉伸机,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之间设有能将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内的铜管(100)引导至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的引导机构(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连续拉伸机,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之间设有能将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内的铜管(100)引导至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的引导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连续拉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机构(3)包括设置在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之间的多根用于支撑铜管(100)的支撑滚动轴(31),所述的引导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之间的引导架(32),所述的引导架(32)包括固定的引导基座(321),所述的引导基座(321)上设有能相对其转动的转动架(322),所述的转动架(322)包括与引导基座(321)转动连接的竖轴(3221)和连接在竖轴(3221)上端的横轴(3222),所述的横轴(3222)端部设有在转动架(322)转动时能在第一液压拉伸机构(1)输出端和第二液压拉伸机构(2)输入端之间弧线运动的引导夹持部件(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管连续拉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夹持部件(33)包括设在横轴(3222)端部的固定座(331),所述的固定座(331)上设有能相对其上下滑行的滑动条(332),所述的滑动条(332)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呈直线排列的齿牙(333),所述的固定座(331)上并位于滑动条(332)的两侧分别设有能相对固定座(331)转动的左齿轮(334)和右齿轮(335),并且所述的左齿轮(334)和右齿轮(335)分别与滑动条(332)上的齿牙(333)啮合,所述的左齿轮(334)上连接有在其转动时能跟随其摆动的左摆动臂(336),所述的右齿轮(335)上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甲芬梁水瑛
申请(专利权)人:梁水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