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0184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1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型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成型机上拉伸装置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型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驱动机构和用于拉伸铜管的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包括主动压轮和从动压轮,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主动压轮转动,所述从动压轮包括压轮本体和由所述压轮本体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环形压板,所述环形压板的端部设有环形的弧形槽,所述主动压轮周向设有环形的V型槽,所述V型槽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环形压板的厚度,所述铜管夹持在所述弧形槽和所述V型槽之间。

Form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lding machine, molding machine solves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n the tensile device of universality of technical problems, form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body, wherein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tension device used for drawing copper tube, the stretching device comprises a driving wheel and a driven wheel pressure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driving pressure roller rotates, the driven roller comprises an annular plate roller body and formed to extend outward from the roller body circumference, arc groove end of the annula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ing, wherein the driving pressure roller circumferential groove ring with the V the size of the V type, the opening of the groov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annular plate thickness of the copper tube is sandwiched between the arc-shaped groove and the groove 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型机
本技术铜管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成型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拉伸铜管的成型机的拉伸装置,包括主动压轮和从动压轮,主动压轮和从动压轮的周侧均设有向内凹陷的且呈环形的弧形凹槽,铜管夹装在两个弧形凹槽之间,由于弧形凹槽的大小一定,因此主动压轮和从动压轮只能夹装指定规格大小的铜管,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型机,具有通用性强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型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驱动机构和用于拉伸铜管的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包括主动压轮和从动压轮,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主动压轮转动,所述从动压轮包括压轮本体和由所述压轮本体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环形压板,所述环形压板的端部设有环形的弧形槽,所述主动压轮周向设有环形的V型槽,所述V型槽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环形压板的厚度,所述铜管夹持在所述弧形槽和所述V型槽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压板的内端厚度大于所述环形压板的外端厚度。更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压板包括以水平面为对称平面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顶面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为α,满足2.5°≤α≤5°,所述V型槽的锥度为β,满足10°≤β≤15°。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压轮包括分体成型的上半主动压轮和下半主动压轮,所述上半主动压轮和所述下半主动压轮固定连接以形成所述V型槽。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上还设有支撑轴,所述从动压轮内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支撑轴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从动压轮固定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的上端设有挡板,所述安装孔的下端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内设有卡簧,所述轴承定位夹装在所述挡板与所述卡簧之间。更进一步的,所述轴承至少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进一步的,所述从动压轮为丁腈橡胶从动压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成型机,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驱动机构和用于拉伸铜管的拉伸装置,拉伸装置包括主动压轮和从动压轮,驱动机构驱动主动压轮转动,从动压轮包括压轮本体和由压轮本体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环形压板,环形压板的端部设有环形的弧形槽,主动压轮周向设有环形的V型槽,V型槽的开口大于环形压板的厚度,铜管夹持在弧形槽和V型槽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中的铜管夹持在弧形槽和V型槽之间,且V型槽的开口尺寸大于环形压板的厚度,因此只要铜管的直径小于V型槽的开口尺寸,其均可夹装在V型槽内,此时只需要更换相应规格的从动压轮即可,无需更换主动压轮,切换简单方便,且通用性强;此外,由于环形压板的厚度小于V型槽的开口尺寸,因此可避免主动压轮与从动压轮之间发生干涉,保证了铜管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环形压板的内端厚度大于所述环形压板的外端厚度。如此设计,提高了环形压板与压轮本体的连接可靠性,避免了环形压板的变形。环形压板包括以水平面为对称平面的顶面和底面,顶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满足2.5°≤α≤5°,所述V型槽的锥度为β,满足10°≤β≤15°。如此设计,既可以避免环形压板与V型槽发生干涉,又能最大限度的加工多种规格的铜管1。主动压轮包括分体成型的上半主动压轮和下半主动压轮,上半主动压轮和下半主动压轮固定连接以形成V型槽。如此设计,便于主动压轮的加工成型,降低了加工成本。本体上还设有支撑轴,从动压轮内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支撑轴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与从动压轮固定连接。如此设计,使得从动压轮的转动更加稳定灵活,从而避免弧形槽对铜管产生摩擦,可有效控制铜管表面质量。安装孔的上端设有挡板,安装孔的下端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内设有卡簧,轴承定位夹装在挡板与卡簧之间。如此设计,可防止轴承发生上下移动。轴承至少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轴向间隔设置在支撑轴上。如此设计,避免在只设置一个轴承且该轴承发生卡死时,从动压轮不发生转动的情况发生。从动压轮为丁腈橡胶从动压轮。如此设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O型圈之后易断裂的隐患,有效的提高了产品加工的质量、降低了废品率。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成型机包括本体、安装在本体上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和用于拉伸铜管1的拉伸装置,拉伸装置包括安装在本体上的主动压轮2和从动压轮3,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主动压轮1绕着O1轴转动,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设计,在此不再详述。本优选实施例中的主动压轮2周向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的V型槽21,从动压轮3包括压轮本体31和环形压板32,环形压板32由压轮本体31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环形压板32的端部设有环形的弧形槽321,弧形槽321是指槽的横截面呈弧形,且弧形槽321的尺寸与铜管1的规格相匹配,以实现与铜管1的面接触,防止铜管打滑而造成表面质量问题。V型槽的开口尺寸H大于环形压板32的厚度,铜管1夹持在弧形槽321和V型槽21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中的铜管1夹持在弧形槽321和V型槽21之间,且V型槽21的开口尺寸H大于环形压板32的厚度,因此只要铜管1的直径小于V型槽的开口尺寸H,其均可夹装在V型槽21内,此时只需要更换相应规格的从动压轮3即可,无需更换主动压轮2,切换简单方便,通用性强;此外,由于环形压板32的厚度小于V型槽21的开口尺寸H,因此可避免主动压轮2与环形压板32之间发生干涉,保证了铜管1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本优选实施例中的环形压板32的内端厚度大于环形压板32的外端厚度,且环形压板32包括以水平面为对称平面的顶面322和底面323,顶面32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满足2.5°≤α≤5°。V型槽21的锥度为β,满足10°≤β≤15°。当α<2.5°且β<10°时,环形压板32易与V型槽壁发生干涉,造成较小直径的钢管1无法夹紧在弧形槽321和V型槽21之间,当α>5°且β>15°时,此时较大直径的铜管1无法牢固的夹紧在弧形槽321和V型槽21之间,影响铜管1的拉伸。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α优选4°,β优选12°,此时既能避免环形压板32易与V型槽壁发生干涉,又能最大限度的加工多种规格的铜管1,同时也提高了环形压板32与压轮本体31的连接可靠性,避免了环形压板32的变形。为了便于主动压轮2的加工成型,降低了加工成本,本技术中的主动压轮2包括分体成型的上半主动压轮22和下半主动压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成型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型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驱动机构和用于拉伸铜管的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包括主动压轮和从动压轮,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主动压轮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压轮包括压轮本体和由所述压轮本体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环形压板,所述环形压板的端部设有环形的弧形槽,所述主动压轮周向设有环形的V型槽,所述V型槽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环形压板的厚度,所述铜管夹持在所述弧形槽和所述V型槽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驱动机构和用于拉伸铜管的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包括主动压轮和从动压轮,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主动压轮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压轮包括压轮本体和由所述压轮本体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环形压板,所述环形压板的端部设有环形的弧形槽,所述主动压轮周向设有环形的V型槽,所述V型槽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环形压板的厚度,所述铜管夹持在所述弧形槽和所述V型槽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压板的内端厚度大于所述环形压板的外端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压板包括以水平面为对称平面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顶面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为α,满足2.5°≤α≤5°,所述V型槽的锥度为β,满足10°≤β≤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章伟周力行楼贤奇
申请(专利权)人:海亮安徽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