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酯偶联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659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磷酸酯偶联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采用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P-[2]O与高级脂肪醇,按一定配比和工艺条件来制备磷酸酯偶联剂。用该方法制备的偶联剂特别适用于处理碳酸钙等填料,并对聚烯烃类聚合物进行填充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可靠,无三废污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磷酸酯偶联剂处理填料进行填充复合后,不仅能增加填料用量、降低材料成本,还能大幅度提高聚合物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加工流动性,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领域,是。该磷酸酯偶联剂特别适用于处理碳酸鈣等填料,并对聚烯烃类聚合物进行填充复合。填充复合是当今高分子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它不仅能提高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而且能大幅度降低材料成本,这在石油价格上涨,化工原料日趋紧张的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单纯无机填料的加入常降低高分子材料的韧性,使加工流动性变差。偶联剂是一种能增进高分子材料与无机填料间相互作用,从而起到增进界面粘合,改善或提高复合材料性能等多方面功能的化合物。从四十年代硅烷偶联剂的出现到至今,商品化的各种偶联剂已达数百种之多,磷酸酯便是其中的一类。但大多数偶联剂仍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偶联效果不理想、价格偏高(每吨3~5万元)等缺点。由于广义上的磷酸酯是泛指含磷和具有酯基结构的有机磷化合物,因而随酯基数量及酯基结构不同可繁衍出许多种类来。自然,种类不同,其性能及用途也不尽相同。即使是用作偶联剂使用的磷酸酯也会因其原料不同,合成工艺条件不同,而得到不同结构、性能和用途的偶联剂。如日本专利JP62,225,556公开的一种专门处理填料/不饱和聚酯体系的磷酸酯偶联剂,该偶联剂的结构为 属低级醇磷酸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无机酸与醇,于20~90℃制备结构式为**与(RO)↓[2]***(R为烷基)磷酸酯偶联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机酸为P↓[2]O↓[5],醇为高级脂肪醇,二者的反应摩尔比为1:1~4在升温至20~90℃的高级脂肪醇中加入P↓[2]O↓[5],恒温搅拌反应3~7小时后,加水洗涤至水呈中性,脱水真真空干燥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恒付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