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控制力臂及虚拟现实体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65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向控制力臂,包括力臂本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于力臂本体的两端,力臂本体呈杆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枢转连接至力臂本体;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连接部相对力臂本体转动时,第一传感器或第二传感器感测到该转动信号;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第二连接部相对力臂本体转动时,第三感器或第四传感器感测到该转动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带有虚拟现实体验设备,是一种可站立进行虚拟现实体验,形成人机互动、动感方式更加多元、自由的方向控制力臂及虚拟现实体验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向控制力臂及虚拟现实体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虚拟现实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方向控制力臂及虚拟现实体验设备。
技术介绍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众所周知,虚拟现实体验处于发展初期,有诸多需求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行业空白较多,绝大部分从业单位都在使用高度雷同的动感座椅系统,不但体验形式、题材单一,系统本身也较为简单,产品生命周期非常短。现有的虚拟现实体验设备在体验是大多是坐在舱体中进行体验,体验效果较差,多样性较弱,而且在较为舱体的晃动较为剧烈时,还有将人甩出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站立进行虚拟现实体验,形成人机互动、动感方式更加多元、自由的方向控制力臂及虚拟现实体验设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解决方案如下:方向控制力臂,包括力臂本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力臂本体的两端;所述力臂本体呈杆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方向控制力臂及虚拟现实体验设备

【技术保护点】
方向控制力臂,包括力臂本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力臂本体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力臂本体呈杆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枢转连接至所述力臂本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力臂本体的第一转轴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力臂本体的第二转轴均在水平方向上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所述力臂本体转动时,所述第一传感器或所述第二传感器感测到该转动信号;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所述力臂本体转动时,所述第三传感器或所述第四传感器感测到该转动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方向控制力臂,包括力臂本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力臂本体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力臂本体呈杆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枢转连接至所述力臂本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力臂本体的第一转轴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力臂本体的第二转轴均在水平方向上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所述力臂本体转动时,所述第一传感器或所述第二传感器感测到该转动信号;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所述力臂本体转动时,所述第三传感器或所述第四传感器感测到该转动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控制力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本体、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枢转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本体,所述第一弹性件另一端枢转连接至所述第一转轴的偏心处;所述第一弹性件上固设有第一感应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固设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本体上,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感应部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上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向控制力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阻尼器,所述第一感应部垂直的设于两个所述阻尼器的外壳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控制力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部本体;所述第二转轴在其径向上相对地设有两个第二感应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本体上设有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且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感应部的移动路径之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向控制力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梦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