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高速电平移位复用器背景领域本公开的各方面一般涉及电平移位器和复用器,尤其涉及电平移位复用器。
技术介绍
芯片可包括不同功率域,其中每一功率域可对应于不同的供电电压。例如,第一功率域可具有较低的供电电压以降低第一功率域中的电路的功耗,而第二功率域可具有较高的供电电压以提高第二功率域中的电路的性能。一个或多个电平移位器可以被用于促成不同功率域中的电路之间的通信。例如,电平移位器可通过使信号的电压移位来允许该信号从一个功率域跨越到另一功率域。概述以下给出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简化概述以提供对此类实施例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实施例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标识所有实施例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实施例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概念以作为稍后给出的更加具体的说明之序。根据第一方面,本文描述了一种电平移位复用器。该电平移位复用器包括第一下拉电路,第一下拉电路耦合到第一节点并且具有第一和第二输入,其中第一下拉电路被配置成基于一个或多个选择信号来选择第一和第二输入中的一者,以及在第一输入被选择并且被驱动到第一状态时下拉第一节点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平移位复用器,包括:第一下拉电路,第一下拉电路耦合到第一节点并且具有第一和第二输入,其中第一下拉电路被配置成基于一个或多个选择信号来选择第一和第二输入中的一者,以及在第一输入被选择并且被驱动到第一状态时下拉第一节点以及在第二输入被选择并且被驱动到第二状态时下拉第一节点;第二下拉电路,第二下拉电路耦合到第二节点并且具有第三和第四输入,其中第二下拉电路被配置成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选择信号来选择第三和第四输入中的一者,以及在第三输入被选择并且被驱动到第三状态时下拉第二节点以及在第四输入被选择并且被驱动到第四状态时下拉第四节点;以及上拉电路,所述上拉电路被配置成在第二节点被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06 US 14/534,9671.一种电平移位复用器,包括:第一下拉电路,第一下拉电路耦合到第一节点并且具有第一和第二输入,其中第一下拉电路被配置成基于一个或多个选择信号来选择第一和第二输入中的一者,以及在第一输入被选择并且被驱动到第一状态时下拉第一节点以及在第二输入被选择并且被驱动到第二状态时下拉第一节点;第二下拉电路,第二下拉电路耦合到第二节点并且具有第三和第四输入,其中第二下拉电路被配置成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选择信号来选择第三和第四输入中的一者,以及在第三输入被选择并且被驱动到第三状态时下拉第二节点以及在第四输入被选择并且被驱动到第四状态时下拉第四节点;以及上拉电路,所述上拉电路被配置成在第二节点被第二下拉电路下拉的情况下上拉第一节点,以及在第一节点被第一下拉电路下拉的情况下上拉第二节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平移位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状态中的每一者是逻辑1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平移位复用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三输入由第一对互补信号驱动,而第二和第四输入由第二对互补信号驱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平移位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被配置成在第二节点被第二下拉电路下拉的情况下上拉第一节点,其中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耦合到第二节点;以及第二晶体管,第二晶体管被配置成在第一节点被第一下拉电路下拉的情况下上拉第二节点,其中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耦合到第一节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平移位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晶体管包括交叉耦合的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平移位复用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扼流电路,所述扼流电路被配置成在第一输入被选择并且被驱动到第一状态时减少从供电轨到第一晶体管的电流。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平移位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扼流电路被配置成在第二输入被选择并且被驱动到第二状态时减少从供电轨到第一晶体管的电流。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平移位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扼流电路被配置成在第三输入被选择并且被驱动到第三状态时减少从供电轨到第二晶体管的电流。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平移位复用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耦合在第二节点与接地之间的钳位晶体管,其中所述钳位晶体管被配置成在禁用信号处于逻辑1状态的情况下导通。10.一种用于电平移位复用的方法,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选择信号来选择多个输入中的一者;基于所述多个输入中所选的输入的状态,下拉第一和第二节点中的一者;在第二节点被下拉的情况下上拉第一节点;以及在第一节点被下拉的情况下上拉第二节点。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输入中的每一者包括差分输入。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节点被下拉的情况下上拉第一节点包括将第一节点上拉到第一电压,其中所述多个输入中被选择的输入由差分信号驱动,所述差分信号具有约等于第二电压的电压摆动,并且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节点被下拉的情况下上拉第一节点包括使用耦合在供电轨与第一节点之间的第一晶体管来上拉第一节点,并且在第一节点被下拉的情况下上拉第二节点包括使用耦合在供电轨与第二节点之间的第二晶体管来上拉第二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R·鲍尔斯,J·G·科罗娜,V·伯纳帕里,
申请(专利权)人: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