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塑料光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403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和塑料光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备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塑料光纤的方法。以重量比计,取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硅氧烷类化合物为5∶1-50∶1的混合液;加入占混合液总重量0.1%-1%的偶氮类或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及0.03-0.2%硫醇类链转移剂,加热,将聚合成的塑料光纤预聚棒拉制成塑料光纤;将制备出的塑料光纤浸入氨水和醇的混合液内,进行溶胀和化学反应,形成SiO↓[2]纳米颗粒;从浸泡液中取出塑料光纤,使醇和氨水彻底挥发。得到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均有提高的纳米SiO↓[2]改性塑料光纤。(*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和塑料光纤
,特别涉及一种。塑料光纤具有纤芯径大、容易加工、柔韧性好,易于安装和维护及成本低的特点,并且其带宽比传统的铜绞线介质高上百倍,是局域网和光纤入户的首选传输介质,近年来各种高性能塑料光纤迅速发展。目前纳米技术为制备新型材料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其中无机纳米组分改性高分子聚合物的应用,已有广泛报道;改性的高分子材料有优良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质,随着理论研究和制备技术的发展,减小无机组分和高分子组分的相分离程度,其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此方法不需改动传统制备塑料光纤的仪器设备,并且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制备出的改性塑料光纤具有无机石英光纤和塑料光纤的双重特性,能提高塑料光纤的抗挠曲性、抗冲击性和耐热性;具有信号传输损耗小,产品成本低廉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塑料光纤的制备中。(1)将硅氧烷类化合物混合在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中,加入引发剂及硫醇类链转移剂,加热聚合成塑料光纤预聚棒;(2)加热,将塑料光纤预聚棒拉制成所需直径的塑料光纤;(3)将制备出的塑料光纤浸入氨水和醇的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塑料光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为:(1)将硅氧烷类化合物混合在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中,加入引发剂及硫醇类链转移剂,加热聚合成塑料光纤预聚棒;(2)加热,将塑料光纤预聚棒拉制成所需直径的塑料光纤;(3 )将制备出的塑料光纤浸入氨水和醇的混合液内,其中的醇将逐步溶胀塑料光纤,同时,在碱性条件下水和硅氧烷类化合物反应,反应至完全,形成SiO↓[2]纳米颗粒;(4)从浸泡液中取出塑料光纤,使醇和氨水彻底挥发,制备出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塑料光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厚王东军甄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