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速风洞推力矢量大攻角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航天气动力试验
,特别涉及一种低速风洞推力矢量大攻角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推力矢量技术应用于歼击机能够显著地提高飞机的性能,特别是对歼击机的敏捷性、减阻、安全性、生存能力、特殊战术动作和提高空战效能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它在现代战斗机突破失速障、实现大迎角过失速机动、增强敏感性和机动性,提高作战能力,减小起飞着陆距离,改善飞机起落特性以及改善飞机隐身特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研制具有上述技术性能的第四代战斗机,必须发展和建立与此相适应的新一代技术平台,其中推力矢量技术是组成这一技术平台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飞机推力转向时,一方面提供了直接的推力方向的改变,另一方面,喷流方向的变换,也使绕飞机气流的流动发生了变化,因此也对飞机的气动力产生重要影响。推力矢量技术能让发动机推力的一部分变成操纵力,代替或部分代替操纵面,从而大大减少了雷达反射面积;不管迎角多大和飞行速度多低,飞机都可利用这部分操纵力进行操纵,这就增加了飞机的可操纵性。就国内外目前的情况来看,一般采取风洞试验获取较为准确可靠的推力矢量数据,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速风洞推力矢量大攻角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1)、摇臂(2)、蜗杆(3)、配重(4)、尾支杆(5)、主支杆(6)、大攻角弯头(7)和通气弯管(9),其中:摇臂(2)固定在涡轮(1)上,所述摇臂(2)的一端连接吊臂,所述吊臂的另一端吊装配重(4);摇臂(2)的另一端与尾支杆(5)的上端相连;大攻角弯头(7)包括第一横杆、竖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竖杆的上端与第二横杆的右端固定连接,两个横杆相互平行且均与竖杆垂直;所述大攻角弯头(7)的第一横杆的右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尾支杆(5)的下端相连,且第二横杆与竖杆的连接端通过第二转轴与主支杆(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速风洞推力矢量大攻角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1)、摇臂(2)、蜗杆(3)、配重(4)、尾支杆(5)、主支杆(6)、大攻角弯头(7)和通气弯管(9),其中:摇臂(2)固定在涡轮(1)上,所述摇臂(2)的一端连接吊臂,所述吊臂的另一端吊装配重(4);摇臂(2)的另一端与尾支杆(5)的上端相连;大攻角弯头(7)包括第一横杆、竖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竖杆的上端与第二横杆的右端固定连接,两个横杆相互平行且均与竖杆垂直;所述大攻角弯头(7)的第一横杆的右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尾支杆(5)的下端相连,且第二横杆与竖杆的连接端通过第二转轴与主支杆(6)的下端相连,主支杆(6)的上端固定在蜗杆(3)的底板上;第二横杆的左端通过连接块与通气弯管(9)的一端相连;通气弯管(9)的另一端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毅,尹世博,郑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